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学生是通过听、读和看等行为和技能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的普及、多媒体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开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推广等,将会在更大程度上以更快的速度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也会影响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改变教学理念和方式,学习和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自己的教学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8.1 信息技术在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地位及概念界定
信息技术(IT),也常被称为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指在信息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一般来说,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
《英语课标2017》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信息化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特点,科学地组织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重视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及时了解和跟进科技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选择恰当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确保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由此看来,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善教学模式,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既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也是培养未来新型人才的需要。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包括两方面: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其中信息资源包括网络、硬件(如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软件(如各种办公软件、搜索工具、小程序等),以及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资源(如图片、文本、视频等)。
18.2 信息技术手段典型教学案例分析解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对于教师而言,信息技术使随时随地筛选、提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成为现实;对于学生而言,信息技术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信息量、拓展了他们的学习渠道和资源。但是,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不能与时俱进,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和新课标对老师的要求。有一部分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新的信息技术,却不善于甄别和选择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导致花费了学生大量时间,学习效果却不理想。因此,只有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是在一定时间内的学习效果。学习效率不仅仅是学习者利用最少的时间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更是学习的投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等代价)与学习的产出(数量、质量和成果)之比,而且特别强调如何以最少的时间、精力投入,获得最多的学习成效,包括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及非智力因素等(赵丽娟,2011)。华建新(2008)从时间效率、信息处理效率、知识积累效率、互动沟通效率、知识应用和创新效率五个方面构建了学习效率的评价指标。其中,信息处理和知识积累可以总结为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中学英语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英语教学时要遵循三个原则:时间效率原则、信息获取与处理效率原则和互动沟通效率原则。
18.2.1 基于时间效率原则设计信息化课堂
如今,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时间很宝贵。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时间也很有限,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内增加课堂容量,并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个挑战。因此,英语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首先要遵循的就是时间效率原则。
英语教学中的时间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最大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选择什么信息资源或信息技术手段取决于该资源或手段所需时长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比率是否最优化,是否符合时间效率原则。下面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
外研版教材八年级上册“Module 5 Lao She Teahouse Unit 2 It describes the changes in Chinese society.”这是一节阅读课,课文介绍了老舍茶馆及其背景知识。在本课中,笔者采用视频导入的方式让学生简要了解北京著名茶馆的基本信息以及文化背景,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在设计本课导入环节时,笔者搜索到老舍茶馆的大量图片、一篇几百词的英文文字简介和大约1分钟的英文视频简介。英文简介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学生至少需要花4分钟才能读懂文章,耗时太长,时间效率低。而简单展示几张图片虽然耗时最短,但是无法展示老舍茶馆内部全貌以及里面的传统文化氛围,无法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笔者最终选择了视频简介来导入这节课,因为此视频在一分钟之内从内到外展示了老舍茶馆的全貌,中间还穿插了茶馆里常见的表演片段,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感受到茶馆的传统文化氛围,了解茶馆的基本信息。一分钟时间便能达成导入环节的教学目标,符合时间效率原则。
案例2:
外研版教材八年级上册“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这是一节写作课,学生在课上给笔友写一封邮件,介绍学英语的方法。笔者选用了智能手机和电子白板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了实时互动点评。
有三种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辅助教师完成课上作文的即时点评。第一种方式是用软件Microsoft Word或PowerPoint现场输入学生习作文本,然后使用电子白板进行点评修改。这种方式在手动输入文本的过程中耗时较长,但是文本显示最清楚。电子白板可以即兴板书,点评和修改很方便。第二种方式是直接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手写版习作,用红笔点评修改。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准备时间最短,缺点是显示不够清楚,不利于学生理解。第三种方式是现场用智能手机给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拍照,连接电脑,打开照片,然后用电子白板点评和修改作文。第一种方式耗时太长,时间效率最低。第二种方式较短,但是点评的效果要差许多,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三种方式用时适中,利于教师点评和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符合时间效率原则。因此在本案例中,笔者选择了第三种信息技术手段。
总之,我们评估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是否符合时间效率原则时,需从两个维度考虑:一是所需时长是否经济;二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18.2.2 基于信息获取与处理效率原则拓展学习渠道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的学习阵地从课内转移到课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流行、大数据的涌现,学生被各种信息层层包围。这些信息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大大拓宽了他们的学习渠道。但是,高效地获取科学的信息并处理这些信息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并不容易。
因此,英语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信息搜索能力,了解常见的英语学习资源和渠道,事先应亲自投入学习资源和渠道的“海洋”,为学生筛选出优质的学习资源。避免学生在自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时的盲目性,保证信息的科学性。这就是遵循了信息获取与处理效率原则。
案例3:
音标教学课课前,学生需要先预习,初步了解国际音标的知识,并会认读常用音标。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笔者提前甄别和筛选出优质资源和渠道,将结果告知学生,供学生预习时选用。
在布置预习任务之前,笔者先从网上寻找音标学习的各种网站、App、图片、音频和视频。笔者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为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国际音标的知识,应选择讲解清晰、无科学性错误的文字资料、图片或视频资料。为了确保学生能正确认读常用音标,应选择具备语音评测功能的App或者平台,比如“翼课网”“E听说”等。对于较复杂的平台或网站,笔者还先行体验,了解注册和使用过程,总结使用经验。通过比较各种资源或渠道,筛选出优质的资源,下载或者记录出处和使用方法。最后,笔者将筛选结果告知学生,让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和渠道进行音标的学习。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在盲目地搜索信息中浪费时间,也能避免他们被网络上错误的信息所误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18.2.3 基于互动沟通效率原则创设新型学习平台
《英语课标2017》指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是教育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有效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式学习是衡量他们学习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新型学习平台,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例如,互联网能帮助英语学习实现随时随地及时互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给学生学习的互动提供了硬件支撑。基于移动终端开发的大量学习软件提供多元的学习互动平台和渠道,如各种词汇学习软件、听力训练软件、作文批改软件、人机对话软件和音频视频软件等。教师可以将这类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相结合,形成新的英语学习平台。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QQ、博客、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分享学习资源、讨论相关话题。简言之,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覆盖面和频率。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带来了全新的互动学习方式——人机互动。
英语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学习平台时,要根据互动和沟通效率的需要进行选择。下面以两个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4:
外研版教材九年级上册“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1 It’s more than 2,000 years old.”这一课是关于世界各国奇观的一个对话,其中涉及几个难读的专有名词,如the Giant’s Causeway,Victoria Falls,the Terracotta Army和the Three Gorges Dam。笔者通过人机对话平台发布朗读作业,确保学生课后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包括这几个专有名词。
为了确保课后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两种反馈途径:第一种途径是每个学生单独把朗读课文的录音通过微信发给教师,教师进行人工点评;第二种途径是教师把朗读作业发布至人机对话平台,如“E听说”“翼课网”等平台,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朗读课文,平台系统自动评分。教师通过后台能看到所有学生的得分,可以进行重点点评。学生可以结合系统反馈及时改进朗读。此外,学生还能在平台上看见班级里朗读得分高的学生名单,可以向他们学习。第一种途径虽然使用到信息技术,但是没有脱离传统的师生互动的单一模式,互动沟通效率较低。第二种途径除了有师生互动外,还有即时、客观的人机互动,以及生生互动,互动沟通效率更高,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www.xing528.com)
案例5:
外研版教材八年级上册“Module 6 Animals in danger Unit 2 The WWF is working hard to save them all.”这一课谈论了濒危动物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为保护大熊猫所做的努力。本节课后,笔者布置了一个拓展性的探究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濒危动物,研究它们的生存现状,并制作一份保护濒危动物的电子版海报。为了让此次小组合作探究更高效,笔者创建了相应的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
在活动之前,笔者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组员的具体分工。每个组建立微信群,每个组员将自己负责部分的资料上传至微信群。组员之间可以互帮互助。最后,由一名组员整合所有信息,完成最终成果——电子版海报。笔者将每个组的成果发布到班级英语学习微信公众号上,供全班师生学习和讨论。在这个过程,教师创建了两种学习平台:微信讨论群和微信学习公众号。微信讨论群的范围仅限于小组成员之间,能有效避免与本小组探究任务不相关的信息出现,提高生生互动沟通的效率,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合作学习效率的目的。而微信学习公众号的内容呈现的是每个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最终成果,具有学习和借鉴价值,所以可以面向全体师生。
18.3 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策略
信息技术在深化英语课程改革上,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一方面促使学校和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完善教学和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促使学生更新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大部分学校的信息环境、大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都落后于现有的信息技术,而且《英语课标2017》所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混合式、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推广。为此,中学英语教师需要进一步学习,做一些调整,才能适应英语课程改革的形势和达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18.3.1 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
中学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完善英语课程教学和评价体系。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的“一书、一师、一粉笔”的单一教学模式,为英语教师带来了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1)使用投影教学。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教学模式。投影是老师用得最多、最熟悉的教学设备。这一模式所需要的硬件主要有投影机、电脑、屏幕、网络等,使用最多的软件是Power-Point以及各种视频和音频播放器。教师可以将教学所需的课件、视频、音频、实物投影等与投影仪连接。与传统的黑板板书相比,它能承载和展示更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足之处在于,课件展示的都是教师事先预设的内容,不方便呈现学生现场生成的内容。
(2)使用电子白板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所需的硬件主要是电子白板、电脑、网络、音响等,所需要的软件除了常见的PowerPoint、Microsoft Word外,各种教学App都可以使用。电子白板像一台屏幕放大了的触摸式电脑终端页面,教师不但随时可以调用事先储存在电脑里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均可在屏幕上进行即兴板书和点评。这一教学模式特别适合需要对具体内容进行点评和讨论的课,比如阅读课、写作课和语法课。
(3)使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所需的主要硬件设备是网络、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便于携带、输入,集各种软件和信息技术功能于一身,如果做到人手一台,再通过网络,那么就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并能及时反馈。随着语音技术的发展,各种具有语音测评功能的人机对话平台开始进入中学英语课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均可装载各种人机对话平台,能极大地提高互动效率。因此,这种模式特别适合英语听说教学。但是这种模式对硬件和网络要求较高,如果学生无法做到人手一台设备,则课程无法进行;如果网络不够通畅,则课堂效率会大打折扣。
(4)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模式所需的主要硬件设备是网络、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目前,有大学和商业机构已经研发出线上教学系统,集教学功能、评价功能和管理功能于一身。即使不使用这些线上教学系统,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QQ、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实时发布学习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进行线上答疑。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不方便集中在校学习的特殊时期,也可以作为日常居家答疑的途径。这种教学模式可能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5)翻转课堂。
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所需的主要硬件设备也是网络、电脑或智能手机。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交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知识。学生需要在课前通过看视频讲解、查阅资料等手段完成自主学习。在课上,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专注于深层次的探究和交流。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将课上讲授的知识事先录成微课,上传至电子邮箱、网盘、QQ、钉钉、微信等网络平台,供学生预习使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时间安排进行自学。这一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学生的自律性和自学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上课时要特别关注课前自学效果较差的学生,并给予及时的关注和指导。
(6)使用电子书包教学。
电子书包就是将教材板块化、结构化,是基于电子版的教学材料合成,是数字化的出版物,它可提供在线测评、辅导和自学的功能。电子书包教学模式所需要的硬件有平板电脑、网络等。目前,国内电子书包出版物还不够普及。电子书包给教师提供了一些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源,所以教师的备课量相对减少。但是,由于配套资源是结构化的,不利于教师加工和编辑,所以针对性不强。教师要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18.3.2 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形成性评价
除了改善教学模式之外,教师还需要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此次课程改革把教学评价,特别是形成性评价,正式纳入教材体系和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以往评价手段和评价主体单一的局面,教学的评价中纳入了学生自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信息技术手段恰好能弥补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不足,满足多元化评价方式的要求。比如,英语教师可以利用Excel和电子文档记录学生日常学习档案,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平时测验成绩和考试成绩等,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并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教师通过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平台布置学习任务时,这些程序和平台会记录学生完成的情况,并形成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报告和曲线图。这些信息技术手段注重对学习过程、认知过程和成长过程的评价,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
又比如,英语教师可以创设QQ群、微信群、公众号、博客、论坛等各种新型学习平台,让学生就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互评,也可以通过问卷星、腾讯投票等小程序让学生参与互评。这些互评方式更为灵活、准确。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不断反思,彼此取长补短。
此外,英语教师通过“翼课网”“一起作业网”“E听说”等人机对话系统布置自学任务时,系统会自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反馈。学生可以根据系统的反馈和所学知识进行反思,进行自我再评价,通过这种自我评价调控自己的学习,从而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
总之,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要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体现多渠道、多视角、多层次、多方式的特点,使评价更加全面。形成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8.3.3 做好技术保障,提高信息素养
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应提高学校信息化教育的“硬件”和“软件”。“硬件”指的是学校信息环境、硬件设备、技术支撑和管理体制的建设;“软件”指的是提高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
在“硬件”方面,作为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议学校配备新型教学模式所需的信息环境、网络和硬件设备,如局域网、互联网、广播系统、直播系统、多媒体、电脑、电子白板、听说教室和平板电脑,引进或开发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软件、教学系统。
此外,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创新教学模式,开发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资源,依靠互联网创设英语学习交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教师能够传递优质的学习资源,同时学生之间能够协作学习,共享资源与成果,进而形成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还必须协调好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法,而是用信息技术手段作为辅助工具,将二者有机整合,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主要指英语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信息化课堂,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创设新型的学习平台,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学英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关注形成性评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