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行为发生后,志愿行为的收益 (或称动机满足) 与前面两个阶段有着交互的动态影响。这个阶段的志愿者已经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对志愿行为有了新的态度,也培养了一定的对组织的态度,这些都可以影响志愿者继续进行志愿行为的意愿,影响志愿行为的持续性。志愿行为的实施本身会强化以后的助人行为,这是与志愿者参与志愿行为的动机相联系的。首先,志愿服务的实施能增强助人者关于助人形象的自我认知和利他性的内部归因,志愿者为保持这种形象则可能做出与之一致的亲社会行为。其次,志愿者所做的志愿行为可能改变了自身的价值观,这一变化可能有利于志愿行为的产生。再次,在志愿服务过程当中,有时候会得到物质的、社会的或情感的报偿,为继续得到这种报偿而更愿意从事志愿服务。最后,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使其在志愿活动当中得到了提升和锻炼。志愿服务的反馈机制如图8-4所示:
图8-4 志愿行为的反馈
对于志愿者退出组织的影响因素,有的研究者发现并不是任务的难度,而更是志愿者对“应该”收获的和“实际”收获的差距使其放弃最初自愿的选择,志愿者希望可以收获良好的自我体验,但组织却将志愿者只看成可以工作的单独个体,志愿者因为没有收获这种预想的自我体验,为了避免继续体验消极情绪而退出志愿活动。志愿者自身的获取才是使志愿精神能够发展壮大的核心原因,志愿者组织给志愿者营造的氛围、价值观才是真正可以维持其组织经久不衰的良药。
动机的需要理论和行为主义的理论认为,志愿者因为有一定的需要,因此产生一定的动机。而一个志愿者活动可以为志愿者提供的功能性收获是多方面的,既可以促进社会交往,又可以表达价值,还可以提升自我等。如果志愿者重要的功能性需要在活动中得到满足,那对志愿者来说,是一种正强化,那么他会对志愿者活动产生好的评价,并愿意进一步参加志愿者活动。反之如果这个相应的功能性动机不能满足,那么对志愿者来说这是一个正惩罚,那么他对志愿者活动的评价将不高,并且更加不愿意参加后续的活动。基于这个理论认为志愿者功能性动机的满足可以预测志愿者志愿行为的持续性。
Clary等人从功能分析的角度假设,志愿者的重要动机能否在志愿行为经历中得到满足是影响他们动机持续性的因素。有研究表明,动机与收益的匹配程度越大,志愿行为的工作满意度越大,则持续服务的意愿越强烈,持续性越高。志愿者的动机和对收益的期望与服务经历匹配的程度对志愿行为的工作满意度和倦怠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6]。例如,有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动机与收益匹配对持续服务时间的影响。社会动机强烈的志愿者,如果是在凝聚力较强的小组中工作,则服务时间越长,越可能完成服务; 而小组凝聚力的强弱对价值观动机强烈的志愿者完成服务期没有影响。
[1] 王美芳、庞维国: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载《心理学动态》1997年第5期。(www.xing528.com)
[2] 刘永芳: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3] 俞国良: 《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5~480页。
[4] 佘双好: 《随时光而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158页。
[5] 佘双好: 《随时光而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158页。
[6] Clary,E.G.,Snyder,M.,Ridge,.D.Copeland,J.,Stukas,A.,Haugen,J.,etal..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the motivations of volunteers:A functional approach.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74,1998,p.15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