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志愿服务概论:实现助人动机

志愿服务概论:实现助人动机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艾森伯格的理论[3],这个条件符合非紧急情况下的助人意图建立的条件。艾森伯格[4]提出,在非紧急情况下人格因素和认知因素并不是孤立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同样体现在特定情境中个人目标层阶上。在本阶段中,艾森伯格还提到助人方式的识别和助人能力的确认。艾森伯格[5]认为,助人意图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受个人的有关能力、人与情境的变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志愿服务概论:实现助人动机

社会大环境和志愿者自身意愿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将志愿者的需要 (比如自我实现等) 与社会助人的需要统一起来,就是助人需要的现实化,换句话说就是助人需要的可实现程度。在人们形成潜在的助人动机之后,是需要在外部条件刺激下,才产生志愿行为的。在产生志愿行为前的这个阶段,个人动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个人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志愿行为的发生与否,其他因素会通过动机影响志愿行为的持续性。助人动机的现实化可由图8-3表示:

图8-3 助人动机的现实化

助人意图是指个体已经明确意识到了的需要。但现实的助人需要能否转化为动机,还要看个体的素质和外部条件能否与助人需要统一起来。如果实现了统一,现实的需要就可以转化为内部动机,从而推动个体去展开助人活动。如果个体的素质和外部条件不能与现实的助人需要相统一,那么,将导致个体被迫放弃助人意向。

在某种情况下,志愿者并非处于一种十分危急的状态,其助人需要并不具有迫切性。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是否产生助人的动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根据艾森伯格的理论[3],这个条件符合非紧急情况下的助人意图建立的条件。根据该理论可知在非紧急情况下,认知因素对亲社会行为意图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亲社会行为的主观效用分析即对亲社会行为的代价和受益的主观评估。例如,如果志愿服务有很大的风险如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物质上的损失等,即使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人,助人的可能性也会减小。很多志愿者在有助人意图的时候,并不完全是利他动机,其中也掺杂了很多利己的成分。二是对他人需要原因的归因。如果有助人意识的志愿者把潜在受助者的需要归于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就更可能萌发助人的动机; 如果归于他 (她) 可控制的内部因素,就可能萌发不助人的动机。例如,张三的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原因是他所在的工厂效益不好 (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李四的家庭经济也非常困难,原因是他不好好工作 (可控制的内部因素),人们可能想帮助张三,而不想帮助李四。(www.xing528.com)

艾森伯格[4]提出,在非紧急情况下人格因素和认知因素并不是孤立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同样体现在特定情境中个人目标层阶上。在特定的情境中,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目标或价值取向,有些目标、需要是道德的,有些则是不道德的,它们之间会产生冲突,冲突的最后解决方式决定着个体是否要助人。在本阶段中,艾森伯格还提到助人方式的识别和助人能力的确认。她认为它们对个体能否产生助人动机并不是一个必要条件。如在紧急条件下,一个人在决定助人之前并没有考虑到助人的方式和助人能力问题。

志愿者助人需要有两种转化: 一种是外显的,受意识支配,直接付诸行动; 另一种是内隐的,在潜意识里进行,有助人的意念。第一种转化是在社会性的助人需要被发现、被揭示以后进行的,这时的助人需要已经由潜在状态转变成了现实状态。而第二种转化则往往是在诱因的作用下,才使助人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

艾森伯格[5]认为,助人意图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受个人的有关能力、人与情境的变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某些情形下助人行为和助人意图之间缺少一致性的原因是潜在助人者无能为力或感到无能为力。有关的个人能力,如助人的特定技能、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技能、有效策略的知识、人际间问题解决能力等,影响助人意图向亲社会行为的转化。个人有关能力的高低影响到助人意图与行为联系的加强或减弱,如适当的训练 (提供与助人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在某些情况下能增加助人行为; 个人能力的相对水平也影响助人意图和行为的联系,如在紧急条件下,若有能力更强者在场,个体的助人行为将部分地受到抑制。所以在很多人产生志愿服务的念头后,也就是产生助人意念后,并不一定会转化为志愿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