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需要的形成是从社会性需要向个体身上转化的过程。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变化与一个国家或企业原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社会性助人需要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上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社会矛盾,随着这些矛盾的形成和加剧,社会越来越需要志愿服务; 另一方面人们也有更多的财力、物力进行志愿服务,助人需要也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究其根本,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变化是永无休止的,当一个社会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又会产生。但是,人们的社会性助人需要往往是潜在的,需要去发现、揭示。
在志愿行为发生前,外界的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相应的助人动机,这时形成的动机是潜在的动机,也可以称之为意向。在发生志愿行为的过程中有三个因素: 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此阶段,组织因素、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相互作用可能影响一个人成为志愿者。其中个人因素包括是性格、人口统计学上的特质、人格特质等,组织因素包括志愿组织机构的宣传和号召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水平、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需要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他人需要的注意。组织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人,外部因素逐渐内化,最终与个人因素相结合,产生助人的需要 (见图8-2)。
就个体因素来讲,包括角色采择的能力和倾向、认知归因方式、需要和动机、人格因素、自我效能感等。根据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在一个人帮助他人之前,一定是确认他人有某种需要或愿望。个体因素 (个体的先行状态和特质特征等) 和个体对特定情境的解释这两方面会影响到他 (她) 注意到他人的需要[1]。“个体”因素中的对他人的积极评价、角色采择能力、他人定向、自我关注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个体特征的形成也受个体社会化历史和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许多个体特征又会随着社会认知水平的发展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对他人需要的明晰程度、需要的来源、潜在受助者的身份等都有一个判断。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志愿者对情境的解释,从而影响到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不同的志愿者关注的有需要的群体是不同的,关注的程度也是不同的,这些都受到志愿者个体因素以及个体对情景因素的解释。个体在实施助人行为之前,一定是注意到了他人某种需要帮助的行为表现。如果不能察觉出别人的需要,自然就不会做出助人行为。因此只有一个观点采择能力较高的人,才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理解别人的需求,进而做出助人行为。
图8-2 助人需要的形式(www.xing528.com)
在志愿服务当中,人格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有研究者 (Peggy,2001) 使用了两组调研数据 (样本量N=2681),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志愿者工作与快乐、生活满意、自尊、对生活的把控感、健康和郁闷这人性中六个方面的关系[2]。结果显示,拥有更好的个性资源与精神状态的人更容易从事志愿者工作。
这些因素有关于“助人”和“仁慈”特质的自我认同,自尊和自我聚焦,个体的价值观、需要和偏好等。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具有仁慈、助人、慷慨等特质,或者自认为是一个利他主义者,那么参与志愿服务的可能性就大。因为一个人一旦形成利他自我形象后,便努力保持这种自我形象,并且使自己的行为与之保持一致。自尊水平和自我聚焦的程度也影响个体的助人意图。人的自尊水平不同,助人的原因也可能不同,如与自尊水平较高的人相比,中度自尊和低度自尊的人更可能为赢得社会赞许或避免受拒绝而产生亲社会行为动机。自我聚焦在不同情况下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也不同,在他人需要比较明显时自我聚焦能促发亲社会行为,但在他人需要不太明显时,自我聚焦则可能会妨碍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从而影响助人动机的产生。一个人的价值观、需要和偏好也会影响到志愿行为的决策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