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志愿服务概论:探讨志愿行为和助人行为

志愿服务概论:探讨志愿行为和助人行为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②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而助人行为的特征除了与利他行为的第四、第五特征相同,其他几个方面则不同。如果在场的他人表现消极,人们的助人行为会减少; 如果他人的表现积极,人们的助人行为会有所增加。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做有利于公益、有利于社会或者他人的事,志愿行为的动机是为了助人,助人行为的结果与志愿行为期望的一致。

志愿服务概论:探讨志愿行为和助人行为

1. 助人行为

(1) 助人行为与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①助人行为与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能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4]的利他行为,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包括助人行为、遵守社会规范行为、友善行为、公共参与行为等。强调一个人在作出有益于他人的行为时完全的无私性和自我牺牲精神。除了可能获得精神上的自我满足 (即孔德所说的积极情感) 之外,他没有任何自利的动机。

助人行为是一种行为者在动机上希望有益于他人 (不管他有没有同时想到有益于自己),同时在结果上也确实有益于他人的行为[5],但是也有学者将助人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等同起来,如杨宜音、张曙光助人的基本动机助人行为 (Helping) 被社会心理学家界定为对他人有益的行为,因此它也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或亲他人的行为。

②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具有以下5个特征: 自愿; 以利他为目的 (其结果可能是利他有损己、利他不损己、利他亦利己); 不期望他人和社会的回报 (只有自我报偿,如愉快、欣慰); 某方面的付出 (如时间、财富、名誉); 对方得到好处和益处。而助人行为的特征除了与利他行为的第四、第五特征相同,其他几个方面则不同。助人行为可能是非自愿的 (例如,有社会压力、责任性的),可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或者交换的目的,也可能是期望回报 (包括精神的或物质的) 的。

(2) 中国人的助人动机: 特殊主义倾向与恩报观。中国人倾向于在人际关系中来定义人,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用“好人”、“坏人”、“自己人”、“外人”等轻易地将人划分不同的类别,这影响到中国人的助人心理。认为并不是所有的遇到困难,限于危险的人都值得同情、帮助。中国人往往更倾向于认为: 只有“好人”才值得同情和帮助;而对于“坏人”,则不必讲什么人道。

同时,中国人的助人动机和中国社会源远流长的“恩报”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人之重“恩报”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6]

(3) 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①社会因素:

·旁观者: 他人在场对旁观者助人的行为会产生影响。如果在场的他人表现消极,人们的助人行为会减少; 如果他人的表现积极,人们的助人行为会有所增加。

·人际关系的性质: M.Clark等人把人际关系分为“交换关系”和“共有关系”[7]。他们认为,市场交易中的人们是典型的交换关系,而家人之间是典型的共有关系。在共有关系中,人们会关注对方是否需要帮助; 而在交换关系中,人们关注的不是对方要不要帮助,而是对方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自己应该记住以后还他多少人情。

②个人因素:

·助人信念: 乐于助人的确可能来自一种价值观和信念。

·移情: 有研究发现,人很早就形成了移情能力。善于移情的人也更容易帮助别人。

·内疚: 社会心理学家还假设,人们感到内疚的时候能够增加助人行为。

·闲暇或匆忙: 人们是否有空闲也影响着人们是否对他人提供帮助。

·决策: 是否需要采取行动的决策。

·受助者的特征归因: Darren George (1992) 发现,一个人由于外界不可控的原因造成学业上的困难,比起由于个人原因导致的困难,会得到更多同情和帮助。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因为制度性原因、他人或环境而导致的困境,是值得帮助的; 如果由于个人原因,特别是个人好吃懒做,甚至带有欺骗目的,人们就不会同情他[8]。(www.xing528.com)

③受助者特点:

·性别: 女性比男子更容易得到帮助。如果潜在助人者为男子,则女性不幸者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帮助,80%的研究都证明了这种倾向。不过,如果助人者为女性,则男女不幸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是同等的。

·相似性: 有关相似性在外国的研究中有很多。比如,他们研究黑人与白人、不同肤色人种之间的相互助人特点,发现当现场同时有白人和黑人见证黑人需要帮助时,白人表现得不那么积极; 但是当现场只有白人时,对不同种族的人的帮助程度没有差别。

·外部特征: 受助者的外部形象会影响人们的助人意愿。一个有魅力的求助者更容易得到帮助,这种魅力不仅包括人的长相,也包括人的穿着打扮。

·人格特征: 我们更愿意帮助那些看起来善良、友好的人,我们更愿意帮助那些没有伤害过我们的人,更愿意帮助那些是由于外在不可控的原因而陷入无助状态的人,而不太愿意帮助那些因内在理由而面临困境的人[9]

2. 志愿行为与助人行为的关系

志愿行为强调的是志愿者的志愿性,看重行为的动机性; 而助人行为,主要展现在行为结果对他人的影响上,即是否对他人有所帮助,所以志愿行为和助人行为之间有所交叉,但是也有所区分。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做有利于公益、有利于社会或者他人的事,志愿行为的动机是为了助人,助人行为的结果与志愿行为期望的一致。两者之间的区别点在于,志愿行为强调志愿和无报酬,助人行为则未必是这样的。所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 桑秀藩: 《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载《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199页。

[2] [美]盖拉特: 《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邓国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3] 田军: 《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4页。

[4] [美]J.L. 弗里德曼、[美]D.O. 西尔斯、[美]J.M. 卡尔史密斯: 《社会心理学》,高地、高佳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6页。

[5] 王小章: 《中国社会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183页。

[6] 王小章: 《中国社会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183页。

[7] Clark,M.S.Mills,J.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in exchange and communal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9:37,pp.12-24.

[8] 杨宜音、张曙光: 《社会心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177页。

[9]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28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