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志愿服务的历史演进

中国志愿服务的历史演进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在中国的传统语系中,我们极少见到“志愿者”一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志愿服务是空穴来风或是纯粹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历史上,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就渗透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这一阶段有代表性的两个事件,可以说是新中国志愿服务的雏形和萌芽,一是50年代青年志愿垦荒队; 二是6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

中国志愿服务的历史演进

尽管在中国的传统语系中,我们极少见到“志愿者”一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志愿服务是空穴来风或是纯粹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历史上,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就渗透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儒家的“仁者爱人”、墨家的“兼爱非攻”、道教的“积善成仙”、佛教的“慈悲为怀”都跟志愿精神相一致,古代曾出现过的“义仓”、“义米”、“义舍”活动也具有一定的近现代志愿意义。近代以来,随着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始与现代西方文明结合起来,开始了近现代具有志愿色彩的慈善公益活动。

1. 近现代的慈善公益活动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而当时的政府又救济不力,于是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良方,民间慈善组织迅速发展起来; 同时,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不仅在中国传播慈善观念,还在中国开设学校教堂、医院、育婴堂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的慈善活动走向现代的慈善事业[5]

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挽救民族危机是当时各慈善组织的共同主题。围绕这一宗旨,许多公益性团体和组织纷纷诞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成立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慈善组织开始诞生。

1904年,日俄战争在东北爆发。许多无辜的国民天天在死亡线上挣扎,而当时的清朝政府却束手无策。为救护中国难民,上海海关沈敦和等人成立了“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这是中国最早的和红十字会有关联的组织。为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1904年3月10日,清朝商约大臣吕海寰、工部左侍郎盛宣怀等人在上海邀请中立的英、美、法、德代表,共同协商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直接宗旨是救护日俄战争期间交战受伤的士兵及东北战地难民并帮助其出境治疗,其行为在当年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承认。上海万国红十字会首先在营口设立分会,并在营口营建医院一所、受难院一所,共赈济由战地逃出无依靠的难民不下5000名。1905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及其各分会募集巨款,在沈阳、承德辽阳、营口等27处设点急赈难民22万余人。但因为经费的严重不足,1905年9月5日,日俄战争结束后,万国红十字会也宣布解散。1907年,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1911年清朝覆灭。1912年大清红十字会更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并在1912年1月15日得到国际红十字会的正式承认, 1919年中国加入红十字会国际协会。这之后,在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做了大量赈灾、救护工作。同时,中国红十字会秉承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多次参与对其他国家的援助。1919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西伯利亚俄国难民,救助德、奥华侨返国; 1925年,玻利维亚巨灾后捐助3000法郎; 1923年,日本大地震时派出医疗队赴东京救护、赠送药品、捐助金并资助华侨返国。在1947年日本又发生大地震时,中国红十字会仍发扬了高度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募集赈款2035万元及部分物资资助日本。

除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红十字会以外,在中华民族饱受战争创伤之时,对流浪儿童的救济和教养也成为当时慈善救助的重点,救助难童孤儿的慈善公益结构纷纷成立。其中,较著名的是1928年由孔祥熙、邝富灼、高凤池、郭禀文等夫人在上海发起的中华慈幼协会,1934年成立了各种儿童教养机构,主要从事战区儿童救护、设立教养院所、资助各教导机构以及发行慈幼书刊等工作; 在武汉,抗日战争一开始,社会各界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就极为关切和重视,李德全、曹孟君、安娥四处奔走,发出“救助孩子”的呼声,战时儿童保育会于1938年3月10日在汉口正式成立,宋美龄任理事长、李德全任副理事长[6]

除了战争救助外,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时,中国的有识之士赋予慈善文化新的意义。例如: 以从事赈灾活动而著称的江南绅商经元善提出新的慈善观,认为“救急不如救贫”,由兴办义赈推展至兴办近代新式学堂; 著名教育家、社会学家晏阳初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的乡村教育运动中,提出“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的方案,试图在落后的农村开办乡村建设运动,从而寻找中华民族的复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志愿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志愿服务指的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志愿服务。在这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临界点,1949年到改革开放为第一阶段,改革开放至今为第二阶段。

(1) 志愿服务概念出现前 (1949—1978)。这一阶段有代表性的两个事件,可以说是新中国志愿服务的雏形和萌芽,一是50年代青年志愿垦荒队; 二是6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

50年代的青年志愿垦荒队。1949年后,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一些地区的农民走上合作化的道路,农村面貌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但农村从整体上来说还相当落后。随着建国后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家需要粮食的数量大大增加,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根本解决不了日益增长的粮食需要; 在城市,百废待兴,城市失业情况非常严重:以上海为例,到1954年,无法就业的青年人数高达60万。1955年6月,共青团中央在赴苏联学习共青团的工作经验后,向中共中央递交了一份《关于苏联开垦荒地的一些情况的报告》,该报告对苏联垦荒的规模、物资、人员、组织、共青团在垦区的工作和垦区的生活状况、建设“共青城”等状况作了介绍。报告提出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有好处的,也是解决城市青年就业的一个办法。中共中央于6月27日转发了该报告,并批示这个报告很有参考价值。

由此,1955年7月,团中央根据党中央的精神,发布了《关于组织青年参加边疆建设问题的一些意见》,动员一部分城市中未升学的初中、高小毕业生及其他失业青年参加垦荒工作。

1955年8月,按照团中央的设想与要求,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即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成立。垦荒队组成的原则有三条: 第一,必须绝对自愿; 第二,不要国家一分钱投资; 第三,去了就不回来。由杨华、李秉衡、庞淑英、李连成、张生五人发起,8月16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全文刊登五位发起人的申请书,短短十天内就吸引了800多人报名。北京团市委按照团中央书记处的指导意见,从中选拔出了60名年轻力壮、思想端正的青年,其中男队员48人,女队员12人,他们当中有16名党员和42名团员。8月28日,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正式成立。30日,这次志愿垦荒队来到了黑龙江萝北县,开始了他们的志愿垦荒事业。在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带动下,黑龙江、天津、辽宁、山东、河北、武汉、云南、广东、福建、浙江、河南、江西、广西等省市、自治区的青年也纷纷开展了青年志愿垦荒队活动,开始了远、近距离的垦荒。青年志愿垦荒队员发展到20多万名。闻名全国的“共青城”就是在这个时候由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建设的[7]

50年代的青年志愿垦荒运动尽管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粮食问题和城市青年就业问题,由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的,但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当时一些主要城市和地区直接参加垦荒志愿活动的只有数百人,但报名人数却是成千上万,还有更多的青年通过捐款捐物来表示对这活动的支持。青年志愿垦荒活动是中国青年服从祖国建设需要,将满腔热情转化为自身自觉行为的表现,尽管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它提出的“绝对自愿、不要国家投资”的原则,在新中国的志愿服务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6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雷锋,1940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1962年8月15日,因工作意外殉职,年仅22岁。早在雷锋同志生前,他的事迹在军内就有报道: 当辽宁抚顺地区连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时,雷锋带病坚持抗洪抢险,奋战七昼夜; 得知灾区生活困难,又将自己省吃俭用的200元捐献给灾区; 战友家缺钱,他便以战友的名义给战友家寄钱……雷锋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雷锋在鞍钢化工总厂和焦化厂总共工作一年零两个月,在这一年零两个月中,18次被评为标兵,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5次被评为红旗手; 入伍两年多,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二次,先后被评为艰苦奋斗节约标兵、少先队优秀辅导员、模范共青团员、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等[8]

雷锋牺牲后,应其生前辅导过的少先队员们请求,雷锋同志所在的部队于1962年10月办了“雷锋烈士事迹展览室”。抚顺团市委委带领宣传部人员参观后,被雷锋的精神所感动,认为“雷锋同志不仅是解放军学习的榜样,更是全社会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号召全市广大青少年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之后,这活动引起共青团辽宁省委的重视,向全省推广。当时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认为这项活动意义深远,在1963年2月15日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团组织“都应该参照辽宁的经验,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同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题词,号召全国人民都来学习雷锋: 1963年3月5日,中央各大报刊同时刊出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手迹,3月6日《解放军报》刊登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的题词手迹,3月7日首都各大报纸都有转载。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核心的集体行动,将学雷锋活动推向高潮,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雷锋精神感染和教育了千千万万的人,到处出现了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社会主义新人新事。

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是在学雷锋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94年2月4日,共青团中央就发出了《关于“青年志愿者学雷锋奉献日”活动的通知》,全国掀起青年志愿者学雷锋做奉献的热潮; 1995年3月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在北京召开“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志愿者行动”的座谈会; 2000年,团中央将每年的“学雷锋日”——3月5日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日”。

(2) 志愿服务的开展 (1978年至今)。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巨大变革给人们的价值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在迷茫、困惑中重新审视传统、审视现实、审视自我,志愿服务就是在这种迷茫、探索和重塑过程中产生。改革开放至今的志愿服务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 公益转型期 (1978—1986)、自发探索期(1987—1993)、组织推动期 (1994—2000)、多元发展期 (2001—2007)、全民参与期(2008年以后)[9]。(www.xing528.com)

①公益转型期 (1978—1986)。十年“文革”,不仅让老百姓物质匮乏,生活水平下降,更对社会公德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改革开放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启动的。全国人民迫切希望改变生活现状,实现生活富裕。从1978年到1986年,影响社会的主流思想是走出陈旧、僵化的思想观念,激发全社会的物质创造热情。当时尽管也有人对当时社会公德淡薄、团结互助意识缺失表示忧虑,并提出在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也要发扬传统美德、建设互助风尚的建议,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这时候,各机构也年年开展“学雷锋”活动,但往往出现“雷锋叔叔三月来了四月走”的现象,“学雷锋”活动形式化、短期化。当时社会中也有些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的人士,但往往会被认为“傻帽”、“不够进化”。为此,只有实现观念变革,中国的公益服务、友爱互助才会涣发新的生命力。

②自发探索期 (1987—1993)。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生活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衣食住行,而是标志生活质量的精神的满足。在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中西文化交汇的广州、深圳两地,一批热心青年主动参考与借鉴香港、澳门“义务工作”的经验,结合学雷锋活动,率先探索志愿服务的形式。1987年,广州市诞生了全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中学生心声热线,“志愿服务”的萌芽破土而出。1989年,在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诞生了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团体——天津和平区新兴街道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 1990年,深圳市诞生全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志愿者社团——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 1992年,在香港义工的直接指导下,广东省佛山市诞生“义工团”。不同类型、名称各异的志愿组织开始陆续产生。这一时期的“志愿服务”大多是由青年或者其他年龄人群自发组建、自发服务的,所以力量相对单薄、社会影响力也有限。但促进了商品经济社会中的新型友善互助风尚,提供了先行探索的经验。

③组织推动期 (1994—2000)。20世纪90年代,由组织推动的自上而下发起并推广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始在中国出现。最具有影响力的莫过于1994年由共青团中央发起并成立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截至1998年3月,团中央成立省级志愿者协会31个,地市级青年志愿者协会738个,青年志愿服务站15018个,志愿服务基地21569个,参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次高达7240万[10]。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隶属于共青团,是目前中国最为活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志愿者队伍之一; 另一支志愿者队伍是隶属于民政部的社区志愿者队伍,目前已形成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志愿服务网络,服务领域涉及社区居民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服务主体包括老、中、青各类群体。除了这两类组织推动的志愿服务以外,中国的其他社会团体也有自己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如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慈善总会、中国老龄科技工作者协会等。原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也定期向国外派遣志愿者开展援外工作。此外,在这阶段还有一些民间性的志愿者组织,如“自然之友”、“绿色家园志愿者”等,但影响力不大。因此,联系中国现今的实际状况,这一阶段共青团组织推动的志愿者行动,奠定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基础。

④多元发展期 (2001—2007)。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日益与国际接轨,国际上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行动都会对中国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2001年是国际志愿年,在其影响和推广下,中国志愿服务进入多元发展期。2001国际志愿年的庆祝活动,促进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的合作,也促使社会各界发现志愿服务是促进全民的事业,政府部门、各群团组织以及其他机构与组织开始越来越重视志愿服务。在此影响下,民政部加快了社区志愿服务的步伐,于2005年3月成立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后更名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妇联成立了“巾帼志愿服务总队”; 中国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扩大了公益团体的力量; 企业和各民间组织发展志愿服务的热情也日渐高涨。中国的志愿服务开始打破传统单一职能部门的限制,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⑤全民参与期 (2008年以后)。联合国志愿组织中国项目官员在北京奥运志愿服务成果转化研究第二次会议上曾经说过: “2008年将是中国志愿服务元年。”最主要的标志是全民参与志愿服务时代的来临。体现在2008年两件大事上: 一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志愿服务。成千上万的志愿者踊跃奔赴救灾第一线,有些是志愿组织派来的,更多的是自发前往的。在救灾现场,到处都是解放军官兵、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志愿者中有青年的,也有中老年的,甚至还有少年的; 有党团员志愿者,也有宗教团体志愿者和企业志愿者。数以千万计的志愿者在灾区,为当时的抗震救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让所有中国人一夜之间认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二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10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和20万拉拉队志愿者共170万志愿者参与了服务,志愿者以其微笑的形象、优质高效的服务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让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媒体记者、运动员,所有的现场观众和场外观众对志愿服务有了新的认识。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过去的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共有7.7万园区志愿者、13万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197万城市文明志愿者参与了世博志愿服务,刷新了北京奥运会170万志愿者的纪录。

从以上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轨迹来看,志愿服务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必将蓬勃深化,不断朝着专业化、国际化、法制化、全民化的方向发展。

[1] 丁元竹: 《社区志愿的火种何以燎原——国外志愿服务的发展》,载《社区》2005年第8期。

[2] 佚名: 《国外志愿服务概况》,中华志愿者协会官方网站,http: //cva.mca.gov.cn/article/zyyj/201110/20111000188004.shtml,访问日期,2013-03-07。

[3] 北京志愿者协会: 《走近志愿服务》,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8页。

[4] 黄莉: 《他山之石——国外志愿服务》,闽东青年网,http: //www.mdyouth.org.cn/show.asp? id=14095,访问日期,2013-01-12。

[5] 王娟: 《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5页。

[6] 北京志愿者协会: 《走近志愿服务》,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第82~83页。

[7] 赵国春: 《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队旗》,胡耀邦史料信息网,http://www.hybsl.cn/huinianyao bang/huainianwenzhang/2009-07-17/15054.html,访问日期,2013-01-12。

[8] 北京志愿者协会: 《走近志愿服务》,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107页。

[9] 谭建光,周宏峰: 《中国志愿者: 从青年到全民——改革开放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载《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1期。

[10] 北京志愿者协会: 《走近志愿服务》,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