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百家、佛家、道家都对慈善有过精辟的论述,比如: 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佛教讲“慈悲”,道教讲“积德”。各流各派尽管在表述上不同,但都蕴含着救人济世、福利为民以及共通的道德准则和人道理念。
1. 儒家“仁爱”观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由孔子开创的,先后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程朱和近代儒学思想家的发展,其含义不断丰富。仁字由“人”与“二”组成,表示人与人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相互亲爱的关系,儒家的仁爱思想主要体现为亲情之爱与非亲之爱:
(1) 亲情之爱。在儒家的仁爱思想中,尤为重要的是血缘亲情。《礼记·中庸》中写道: “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孟子认为: “仁之实,事亲是也。”儒家的亲情之仁,既包括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也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孔子把“孝悌”视为仁爱的根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在儒家看来,人在世界上要处理好五种基本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孝悌对应的是父子和兄弟关系。孔子虽将孝悌并称,但着力阐述的是“孝”,子女对父母的“孝”是儒家亲情之仁的根本。
儒家所说的“孝”包括孝养、孝敬和孝顺三层含义。养是孝的最低层级,养而能敬方能称之为孝,孝养必须提高到孝敬和孝顺的高度,百孝顺为先。《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之?”《孟子·离娄下》提出: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这五种不孝行为中,不养父母就占了三项之多,可见对养亲的重视。但是,养亲毕竟是孝的最低层次。《礼记·祭义》说: “孝有三: 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换言之,孝养必须提升到孝敬和孝顺的高度。孔子强调“无违”和“色难”,就是要强调孝的恭顺性和长期性。《论语·为政》: “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 ‘何谓也?’子曰: ‘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即使父母有过,儿女也要顺从。《论语·里仁》: “子曰: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对此,《礼记·檀弓上》解释是: “事亲有隐不犯,事君有犯不隐。”即事父须敬、须顺,事兄亦然。作为孝的补充,孔子对悌的论述比较简略,但其基本精神与孝相同,亦是敬、顺。
孝敬父母是世界文明的共同点,儒家的特色在于强调孝顺,将“孝”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欲致其知者,先格其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从中可以看出,在家中遵行孝悌之道,既是个人的修身养德,也是将来得以治国的基础。“孝”不仅仅是家庭和谐的根本,还是奠定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础。
(2) 非亲之爱。第一是忠君之爱。忠君,并不是指忠于君主一个人,而是指忠于国家、忠于社稷。忠君之仁爱是不断变化的,《论语·颜渊》: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认为,君臣双方的关系是相对的,君主对臣子有权威,但君主也要有一定的义务。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他认为君主只有尽到君主的责任,才能要求臣民尽忠。荀子也认为国君“有社租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君道》),对君主顺从与否主要要看君主是否有利国家和臣民。经过秦朝的专制集权,汉代董仲舒认为君权不可违抗,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理论,并认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基义》)。把“三纲”、“五常”看做宇宙间的神圣法则。千年之后的宋代儒学更将之看做是天理良知,程颢自称“吾学虽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上蔡语录》卷上)。在《朱文公文集·读大纪》中,朱熹说道: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第二是泛爱。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这是孔子对“仁”的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即“泛爱众”,不仅要爱自己的家人,更要爱一切人,热爱社会乃至普天下的人民大众,要把自己对家庭的亲情、血缘之爱扩展为对朋友的爱,倡导普遍的人类之爱。子张问仁与孔子。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请问孔子怎样才是仁。孔子答道能实行五种美德于天下,就能达到仁的境界了。子张接着问是哪五种美德。孔子回答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这其实是讲你若对他人仁爱,他人也会把仁爱反馈给你。恭指的是对上仁爱,宽、惠指的是对下仁爱,而要做到恭、宽和惠,信和敏是必需的。在《孟子·离娄下》也写道: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说,我关爱别人,别人也会关爱我; 我尊敬别人,别人也会尊敬我,总之我与人为善,我也会得到善。基于此,我们要为善、要关爱别人。之后的韩愈首次提出“博爱”并用来解释“仁”,比孔子的“仁者爱人”范围更大: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 《韩昌黎集·原道》) 最值得一提的是,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提出“民胞物与”一说,提出不仅要博爱人,而且要博爱一切物; 人类和动物皆是朋友,要和平便要“四海之内皆兄弟”,要环保,更要“物吾与也”。
2. 墨家“兼爱非攻”思想
墨家开创者墨子的仁爱观是对儒家思想的超越与扩大,墨家强调“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的博爱说。墨子的“兼爱”强调一视同仁。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要以“义”为标准去爱人。
墨子认为: “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 有义则富,无义则贫; 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墨子·天志上》) “万事莫贵于义也”(《墨子·贵义》) 所以,墨子认为,在道义上可以厚爱的,就应该厚爱; 在道义上可以博爱的,就应博爱; 这就是无等差的爱。德行、君上、父母以及年长的,都足以厚爱。但厚爱长者,却不要因为幼者年纪小便去博爱,近亲就厚爱,远亲就博爱,有最亲的人,却没有博爱的人。如果一味地以厚爱至亲为义,那就是只论亲情等差不谈道德人品的做法。
第二,墨子提出“爱人”也包括“爱己”。
“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己在所爱,爱加于己。伦列之爱己,爱人也。”(《墨子·大取》) 墨子认为爱人亦包括自己,所以应该爱己。在封建等级社会下,能看到自己,并明言爱人也应爱己,既提倡博爱又不忽视爱己,也不溺于利己中,这在中国古代实不多见。
与“兼爱”相关的便是“非攻”思想,墨子列举了许多战事的坏处,主张“非攻”。但他又区分了正义的战事和非正义的战事,如有人主动来犯还是要积极防御而不是因为主张非攻而坐以待毙。
3. 道教“积德行善”说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受道家思想影响深远。
在思想上,道教宣扬积德行善、得道成仙。在道教经典《太平经》中倡导“天道无亲,唯善是与”,把是否行善积德看成能否得到善报并得道成仙的重要依据。为倡导行善,他提出一种善恶报应“承负”说,虽然有善人遭罪,这是他上一辈人作恶,他这辈子承负而来,若他坚持行善,他将会得福,而恶人得势是因为上一辈之福,他的下一代必将遭受报应。这种“承负说”指导人们坚持为善,坚定善念。东晋道教思想家葛洪说: “夫所谓道,岂唯养生之事而已乎,易曰: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抱朴子内篇·明本》) “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抱朴子内篇·对俗》)道教认为,修道必须懂仁义道德,应以孝顺、忠诚、仁爱为本,做善事必不可少,有力者多为,无力者少做,不能不做,更不能作恶。少了即便服丹药也不可能成仙,多做善事,即使不服药,也可颐养天年。
在具体操作上,道教倡导一种独具特色且简单易行的“功过格”思想。所谓“功过格”,是道士用来自记善恶功过的一种簿册。善言善行为功,记功格; 恶言恶行为过,记过格。其实就是一个日记本,记下自己的善恶言行,这样一日、一年就知道自己为恶多少,做善几何。因为人们总不愿自己过多于功,因此,“功过格”是一种促使人为善言善行的激励方法。(www.xing528.com)
4. 佛教慈悲思想
佛教自印度传来,其慈悲思想为中国民众广为信奉。 “慈悲”的根本精神是爱,“慈”侧重对人的关爱,“悲”侧重对人的同情,在佛教经典《大智度论》中,龙树说: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它将慈善思想的外延扩展到一种人所能及的可能范围,将慈悲扩展到一切有生物体,这种对爱的扩大,常被说成“大慈大悲”。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利他济世的思想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在佛教中有个经典的慈悲利他的佛祖“舍身饲虎”的例子: 一天,佛祖的前身大车王子与二位兄长出游,于山林之中无意见到一只母虎与小虎奄奄待毙,顿生慈悲之心,准备以身饲虎。不想母虎畏惧活人,竟不敢上前撕噬,大车王子遂爬上高树,想摔死自己,结果被暗中保护。大车王子又用一根尖竹猛刺自己的脖子,瞬时血流满地,母虎舔血恢复了体力,吞噬了大车王子的肉体,于是八只虎皆保全了性命[12]。
佛教慈悲思想作为爱的体现主要表现为布施与放生。在《大乘义章》卷二十中说:“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缀己惠人目之为施。”布施与今天捐赠类似,放生多指助人为乐。佛教的“放生”与“不杀生”直接相关,如果说“不杀生”是一种消极关爱的话,那么“放生”就是积极去“与一切众生乐”,对佛教来说,放生是一种修行,在《金光明经》、《杂宝藏经》中都有记载。佛教强调“业报轮回”说: 人的一言一行都在造“业”,有“业”必有“报”,无论做什么都应以慈悲为怀,有业必有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祖教诲: 千万别作恶,作恶必得恶报,做人一定要有爱心,要行善,可能现在运气不好,但终究会得到好报的。
通过中西方传统的慈善理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中西方都具有博大精深的慈善传统。无论是基督教的博爱精神,还是中国儒家倡导的有亲疏远近次序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道家的“积善成仙”,或是佛教的慈悲思想,都拥有浓烈的爱人济世情怀,它们都共同强调把爱扩大,倡导普遍的人类之爱,这种精神与志愿精神根本一致。志愿服务正是在这些传统的慈善思想土壤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志愿服务尽管起步较晚,但从中国传统的慈善文化土壤来看,我们应对其充满信心。
第二,我们应正确看待慈善传统并加以合理利用。传统终归是传统,我们不能因有丰富的传统盲目乐观,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历史不同于现实,思想理论也不能代替社会实践,我们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加以消化、吸收、利用,然后去做、去行、去参与,否则只是空想。
[1] 郑建邦: 《国际关系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69页。
[2] 姚新中: 《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3] 《圣经·出埃及记》,19: 4-6。
[4] 《圣经·玛窦福音》,22: 37。
[5] [德]卡尔·白舍客: 《基督宗教伦理学》(下),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7页。
[6] 《圣经·圣望》,4: 20以下。
[7] 《圣经·路加福音》,23: 43。
[8] 《圣经·玛窦福音》,5: 44; 《路加福音》,6: 27。
[9] 《圣经·罗马书》,12: 20-21。
[10] 卓新平: 《中国基督教基础知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11] 杨慧林: 《罪恶与救赎——基督教文化精神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