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忆老北大-张中行全集(14)·散简续存(下)

回忆老北大-张中行全集(14)·散简续存(下)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改为说我的第三个母校北京大学,至少以齿德论,高喊为海内第一,推想连我的业师疑古玄同先生也只好不疑而信。这样说,不避自吹自擂之嫌,近年来我写了不少回忆老北大的文章,也就不当斥为可怜无补费精神了吧?以图书馆为例,零星介绍北大是一个角度,写回忆录《流年碎影》是另一个角度,都要触及它,内容就不免有重复,而取一舍一之法又不可行,剩下的唯一可行之法就只有请读者谅解了。1998年4月25日于京华北郊

回忆老北大-张中行全集(14)·散简续存(下)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我则略有不同,也因为环境是水更深,火更热,回忆是不仅有,而且很多。只是不敢说,更不敢写,试想,比如在干校,只是从众看看彗星,就定性为想变天,况明白表示,旧时代的有些事物值得怀念乎?幸而七十年代过去,迎来三十年河西,改革了,开放了,说或写些无关大体的,不再有加某种冠,发往北大荒的危险,我四外看看,从猎心喜,有时也就拿起笔,写些心中所想而无大违碍的。这所写有一部分就是回忆,而回忆中的一个不小的部分就是有关七七事变前的北京大学的。

何以有兴致写这些?一种解释是由林语堂所说,“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演绎而来,是学校也是自己的好。这样的近于诛心之论像是有些道理,不过适用的范围却要加些限制。比如我的母校还有第一个,河北屯镇立小学,第二个,通县师范学校,如果我本于偏爱,吹嘘这两个学校都是海内第一,听者会有何反应?也许不免于掩口胡卢吧?如果改为说我的第三个母校北京大学,至少以齿德论,高喊为海内第一,推想连我的业师疑古玄同先生也只好不疑而信。何况“北大真不愧为大”(胡博士语),又不只是年纪最大。还有什么值得捧出来让大家看看的?显然不少。这不少中有人,有事,尤其是治学、律己、对人等诸多方面的高尚精神,就是现在,说是稀有,应该继承并发扬而光大之也不为过。这样说,不避自吹自擂之嫌,近年来我写了不少回忆老北大的文章,也就不当斥为可怜无补费精神了吧?

语云,旁观者清,想不到还有旁观者厚,竟有有权编印之人觉得,如果将我的这类文章集为一册出版,正值北京大学庆百岁生辰之年,让心仪北京大学多种成就的人看看,必是颇为有意义的事。觉得是知,依照王文成公的理论,立即化为行,于是我就接到集为一册的雅命。这是有关母校的事,于情于理我都要积极,且也材料都在手头,于是未费大力就交了差。连自己也惊讶,大鱼小虾都收,篇数竟多到半百。但是写,时间有先后,立脚点有彼此,所以同一人,同一地,同一事,难免在不同的篇什里都提到。以图书馆为例,零星介绍北大是一个角度,写回忆录《流年碎影》是另一个角度,都要触及它,内容就不免有重复,而取一舍一之法又不可行,剩下的唯一可行之法就只有请读者谅解了。(www.xing528.com)

还要说几句提醒读者的话,所收篇什的大部分已见于三种琐话(《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和《流年碎影》,您如果拥护集中,明知重复而仍乐得破费,我念生意之经,兼代出版社,表示欢迎;如果分散与集中无所谓,那就还是走经济学的路,不开钱袋吧。

1998年4月25日于京华北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