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配》在华东区汇演获得极大的成功并摄制成电影后,《天仙配》在海内外得以广泛地传播,一时间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黄梅戏热,从而大大激发起安徽省委省政府振兴和发展黄梅戏艺术事业的决心和信念。举办艺人训练班、成立省级黄梅戏剧团、搜集整理和加工黄梅戏传统剧目,演出班社由私营、民营改为国营,演出思想倡导为工农兵服务、为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戏剧发展方针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出台了一系列振兴和发展黄梅戏的政策措施。通过解放初期的改制、改戏、改人,到后来提出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培养队伍、开拓市场、加大投入,狠抓精品的思路,黄梅戏艺术事业一浪高过一浪的向前推进。从1953年省团成立到2003年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的50年,是黄梅戏艺术跨越性发展的50年。50年来,黄梅戏艺术事业从勃发生机异军突起的振兴,到超常规的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创新发展,黄梅戏艺术迎来了艺术特色更加鲜明、人才济济、剧目累累、光彩照人、一片万紫千红的艳阳天。50年的振兴发展的历程,人们常用“梅开三度”来形象化的描绘和比喻。“梅开三度”鲜明的表述了黄梅戏艺术在解放后创新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以及三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点、艺术成就、标志和特色。“梅开一度”,“文革”前17年,黄梅戏艺术乘着全国解放的东风,以其自身的素质和鲜明的地方戏特色冲出安徽,《天仙配》和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树立了剧目及代表性人物两座艺术丰碑,黄梅戏成为安徽省代表性剧种并高高矗立于中华民族的戏剧之林。“梅开二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时代大潮中,黄梅戏艺术与时俱进,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竞相开放,并举繁荣;黄梅戏电影连放异彩;黄新德、马兰、韩再芬一代新秀成为黄梅戏领军人物;黄梅戏新剧目《红楼梦》、《徽州女人》响誉海内外;黄梅戏艺术开创了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大家一致公认黄梅戏是安徽文化事业的“窗口”和“品牌”。“梅开三度”,党的十六大以来,黄梅戏艺术事业主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按照文化艺术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努力解决新形势下黄梅戏艺术发展中的人才、资金、市场,剧目等新课题,迎接更大的挑战和美好的未来。
(一)黄梅戏的改革创新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起
199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权衡黄梅戏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以无比宽广的眼界,提出了“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对从事黄梅戏艺术和安徽文化工作的人说来,这是焕发青春、振奋精神,进一步创新发展黄梅戏的号角。对于建筑在物质文明之上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说来,这无疑是一次重大和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从那时起,这一激动人心的口号就成了业内外人士殚精竭虑、乐此不疲、开拓创新、进一步发展黄梅戏艺术及其事业的共同的行动指南。“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这既是省委把安徽这一文化大省建设成为文化强省的世纪之交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发展黄梅戏的公开表态和宣示。为此,在文件出台之前,省政府分管科教文化的领导还到省直和安庆市等市区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调研,并提出了唱响黄梅戏必须树立的六种意识: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市场意识、精品意识、人才意识、开放与特色意识、投入意识。这为进一步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创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认识条件。与其他各项工作及事业推进一样,唱响黄梅戏即进一步推进黄梅戏的创新发展也必须做到思想领先、认识到位。新时期改革开放及各条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最大特征,就是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在首位,努力做到与时俱进。把思想观念的更新放在推进黄梅戏创新发展的首位,这既是黄梅戏艺术“梅开三度”的历史经验,也是现实和未来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新时期创新发展黄梅戏必须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情况,站在新的起点上。
首先,必须树立忧患意识。越是形势大好,越要具有危机意识。这不仅是黄梅戏艺术内在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特别是兄弟剧种有的超常规发展、有的显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戏曲艺术不景气、市场在萎缩、滑坡的现况没有改变,黄梅戏虽然滑坡的速度慢一些,但从近期一些剧团活动难的情况的连续反映,短期内要想达到繁荣时期的水平,必须作更大的艰苦努力。总而言之,只有牢记“成于思、荒于嬉”的古训,在危机感中刻苦劳作,才能在忧患中奋起。
其次,应尽快地树立市场意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毫无疑义,一定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体制。戏曲作为文化形态之一,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识形态的要素,其审美的要求与市场价值取向尽管不尽相同,但戏曲的创作生产和传播,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和文化建设,在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已经多样化、多元化、市场化的今天,若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那么肯定不能生存和发展。目前戏曲界的困境多少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的不适应造成的。要跳出阴影就必须尽快的认识市场的运作方式和规律、尽快地树立市场意识、按市场的需要去调整剧目生产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剧团管理的全过程。实践经验一再证明,只有在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做出成绩来,在“跑市场”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唱响黄梅戏才不是一句空话。
第三,牢固地树立精品意识。黄梅戏的创新、发展必须靠精品佳作来推动。必须发挥品牌效应。一部戏救活一个剧种。这是戏曲界人人皆知的格言警句。黄梅戏从解放初时的濒于绝境中起死回生直至异军突起、勃发生机,靠的就是《天仙配》、《夫妻观灯》、《打猪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后来的几度梅开,也都是靠《红楼梦》、《生死擂》、《徽州女人》等精品佳作的支撑和推动。精品剧目必定是时代的最强音,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的结合。新时期的精品剧目必定是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佳作。集中打造具有黄梅戏特色的精品佳作是唱响黄梅戏的根本之策。从《天仙配》到《徽州女人》再到《何处桃花红》,黄梅戏创造的精品,为黄梅戏争得了一次又一次荣誉,并推进了黄梅戏一次又一次跨越性的发展。
第四,坚定的树立人才意识。黄梅戏的创新发展必须站在一批精英的肩膀上。戏曲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戏曲表演人才的多才多艺性和宝贵性,同时也决定了戏曲人才培养磨炼的艰难性和不可多得性。一位表演艺术家的作为也许就决定了该剧种的兴衰成败。人们经常讲,看到了《天仙配》就想起了严凤英,想起了严凤英就想到了七仙女和黄梅戏。严凤英、王少舫对黄梅戏的起死回生和兴盛作出的巨大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在他们之后,黄梅戏舞台上又涌现出了黄新德、马兰、杨俊、张辉、韩再芬、赵媛媛等一大批杰出的中青年表演艺术家,是他们作为台柱子共同撑起了俏丽的、姹紫嫣红的黄梅戏舞台。戏曲人才是唱响黄梅戏的关键。坚定的树立人才意识,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造就各具行当特色的表演艺术家、还要造就众多有个性成就的剧作家、作曲家、舞台美术家和导演及戏曲管理人才,以便强强联合共同来打造黄梅戏艺术的明天,使唱响黄梅戏真正具有组织上的保证。
第五,树立开放意识。一个剧种能否做到对外开放,不仅仅是创新发展的方式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剧种的固有素质和本身品格问题。包容、吸收、综合一切有利于黄梅戏艺术创新发展的各种其它艺术元素,是黄梅戏一贯的做法。黄梅戏艺术的发生发展和成熟的历史就是大胆容纳、善于借鉴其它剧种等一切门类艺术元素的历史。在艺术多样化、多元化且激烈竞争的今天,开放已成必然趋势。在保持本身的特色、个性基础上,强化对外开放和勇于包容吸收,是黄梅戏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最后,树立投入的意识。唱响黄梅戏必须要加大经济投入,这是不言而喻的。树立“六种意识”是唱响黄梅戏的思想认识基础。经过几年来的贯彻落实,我们已经看到了端倪。经历了前几十年的努力,再加上今天的举措,黄梅戏不仅有了全面发展的基础、有了协调发展的条件,而且也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促使其又好又快的发展指日可待。(www.xing528.com)
(二)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是黄梅戏改革创新的窗口
2003年底,中国安庆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隆重举行。这是黄梅戏艺术界最为辉煌的一次盛会,也是值得最为关注的一件大事。第三届艺术节的组织者对活动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名流云集,好戏连台,精彩纷呈,业内外人士反响强烈。特别是主题晚会,构思新颖。编导者们将历史回顾与现状介绍结合,综览与重点推出并举,写实与写意交融,对于黄梅戏在当今的风貌说来,无疑是一次精美的展示和生动的汇报。随后展演的一台台优秀剧目,是一批精心打造的精品佳作,是黄梅戏今后走向的生动写照。在艺术节期间,省黄展演了新近创作的古典历史名剧《长恨歌》,安庆市黄一团演出了新编历史剧《孔雀东南飞》,二团演出了自身的经典剧目《徽州女人》,三团演出了新创作的古装历史剧《知府黄干》,铜陵市团演出了都市黄梅音乐剧《青铜之恋》,池州市团演出了新编历史剧《情断杏花村》,宿松县剧团演出了新编古装历史剧《半边月》。这些力作代表了当今黄梅戏艺术的水准和风貌。同时,还回顾展演了传统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等,算得上争奇斗艳,各领风骚。
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是一扇窗口,从中人们看到了一系列亮点,看到黄梅戏今后的走向。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揣度。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各个剧目中的主要人物是那样的鲜明清晰。徽州女人(韩再芬扮演)那种渴望性爱而又无能为力的在痛苦中平静的忍耐、期盼、等待、直到绝望。刘兰芝(赵媛媛扮演)刚刚享受到一次情爱而又无端接到休书的那种悲愤,以及那如泣如诉、撕心裂肺的鸣冤呼喊。事业有成年轻气盛的卢青青(鲍晓霞扮演)对失去情爱的无可奈何,以及忍痛与铜都、大铜、心爱的雕塑并非情愿的“再见”。安庆知府黄干(刘国平扮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功利思想的涓涓流淌和付出。李半月诉民情、告赃官、报冤仇、“手捧合镜心潮涌”的凄凄惨惨、悲悲切切。一幕幕场景、一幅幅情境、一句句对白、一段段演唱、一个个身段,参演剧目无不紧扣着每一位观众的心。艺术节的展演反映了黄梅戏近年来的剧目创作,紧紧抓住了努力开拓人性这一根本,极力关注到人物命运的深层次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以及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发展,表明了黄梅戏的艺术创作,眼界更加开阔,意旨更加高远深沉、戏剧人物形象更加厚实丰满,证明了黄梅戏驾驭人物性格深层次矛盾的能力在加强,以及如何将传统戏剧神韵推向现代的水平、能力在提高。通过艺术节开幕式的主题晚会和随后展演的剧目这两扇窗口,黄梅戏艺术还显现出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其他许多特点。诸如剧情的铺垫写意化,主线更加突出,节奏更加紧凑,矛盾冲突更为集中,音乐唱腔设计更加富有感染力,舞台美术和灯光的烘托更现代化,更为真实自然,人物形象特别是主角形象更为突出。这一切都意味着黄梅戏艺术进入新的世纪后,在坚守其自身的艺术风格和特色的同时,正从京剧中吸收其大气恢弘,从越剧中吸收其华丽景秀,从舞剧中吸收其形体动作的表现艺术技巧,从话剧中吸收其语言艺术刻画人物的力度,以及从影视剧吸收其再现细节真实的方式方法。黄梅戏艺术正在吸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艺术元素,正在进行新一轮更高层次的艺术综合。这一切还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黄梅戏,正在走近现代科技与现代人的审美意识视野,意味着古老的黄梅戏艺术,正在经历着从过去的辉煌走向更加壮丽的未来。这就是黄梅戏今天的风貌和走向。
(三)对黄梅戏进一步改革创新的一些思考
黄梅戏已走出安徽。中国安庆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成功举行,走近现代、走向未来已初见端倪。黄梅戏艺术经过解放后几十年的创新发展,曾几度梅开,已经走出安徽,走到全国,走上国际,成为全国极为关注的五大剧种之一。目前正以昂扬的姿态,青春的风貌,坚定的步伐,走近现代,走向未来。
黄梅戏艺术在上个世纪走出安徽,经验是丰富的,很值得认真总结。笔者认为,黄梅戏之所以能走到全国、走上国际,根本所在是黄梅戏艺术的鲜明的个性和自身固有的素质。不是靠讲普通话、流行音乐元素、电子琴伴奏、取消锣鼓,以及歌剧化的方向等。戏曲艺术是民族艺术,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一定的乡土文化氛围中经过长期的酿造,才生长成熟起来。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黄梅戏艺术只有更加坚定的守住其地方性、通俗性、抒情性的特点和乡土化、大众化、歌舞化的方向,坚守住自身的本色和风貌,才能以鲜明的个性特色繁荣于祖国的戏剧之林,才能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走近现代、走向未来。一切似是而非的说法都应得到质疑,一切急功近利的浮躁浅薄的行为都应得到抵制。黄梅戏艺术究竟以什么样的风貌走近现代、走向未来,不仅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更是一个很值得大胆探索的实践。对于黄梅戏艺术的发展,开拓和继承都是需要的。保护好黄梅戏音乐唱腔的原汁原味,是当前全部实践课题中的首要任务。这是来自市内外、省内外、全国上下的共同心声。黄梅戏的地方性主要体现在戏剧语言和唱腔上。假若这两个主要标志不复存在了,黄梅戏的固有风貌也就面目全非了,地方性戏剧之间的相互区别的根本点也就消失了。形势是严峻的,一切有识之士都要珍爱好黄梅戏的固有风貌。
从《天仙配》1954年参加上海会演一鸣惊人,到2003年中国安庆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风貌展现,黄梅戏艺术走过了一条与时代同步前进的创新发展的道路。传统剧目、移植剧目、改编剧目、古典历史剧目、新创剧目等,竞相登台,各显神韵。情节剧、都市音乐剧、戏曲歌舞剧、意识流探索剧等,紧跟时尚,锐意创新。舞台剧、广播剧、影视剧等,千姿百态,各展风采。诉说人间悲欢,再现民族风情,表现当代风流,反映时代精神,张扬地域特色,传承中华文化,承接内外交流,联系八方宾客,内容和形式都在进步。黄梅戏的风貌不是古老,不是高贵华丽,也不是平庸。黄梅戏的风貌是年青、纯朴清新、俗而不凡、与时俱进。“梅花香自苦寒来”,黄梅戏的开创者和开拓者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剧作家、作曲家、表演艺术家等,在这里难以用数语表述之。应该编写今天的“皖优谱”,用以记载和张扬他们在传承和发展黄梅戏艺术事业上的丰功伟绩。戏曲艺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虽市场有些萎缩滑坡,目前困境犹在,但黄梅戏舞台仍呈现出万紫千红、绚丽多彩的景象。黄梅戏的艺术风貌是一扇重要窗口,自豪地代表着安徽文化事业的形象。
黄梅戏从解放前的冷落一隅到解放后风靡全国名扬海外,靠的是大力提高自身素质,靠的是创新和发展。创新是戏剧发展的前提和核心。从解放后黄梅戏艺术事业所走过的路程来看,黄梅戏艺术事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艺术观念的创新,也包含有戏曲文艺体制和创作生产的体制的创新,还包括传播手段、机制、方式方法的创新。戏曲艺术是以文学剧本为基础,音乐声腔为特色,演员演唱为中心的综合艺术。把戏曲这一综合性艺术看成一个系统,我们就会感到戏曲艺术的创新,一是系统内的主体精神风貌即自身素质的创新,二是系统外的客观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创新。只有做到二者的紧密结合,努力促使其相互影响,相互推进,才能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在这里,新剧目成批的创作和出现,既是戏曲艺术事业创新性发展的最最重要的标志,又是系统内其它各要素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解放后黄梅戏艺术事业梅开三度,最主要的标志和象征就是新剧目的大量涌现。就新剧目的题材内容上说来,新剧目除继承了题材的世俗性外,积极开拓创作领域,努力做到创作面的开放性和广泛性,大力增强时代特色是一个重要亮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梅戏的新剧目深情的叙说时代故事,刻画时代人物,表现时代风尚,反映时代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在对安徽乡土题材的发掘和悲情剧感人意境的创造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而使黄梅戏从一个乡村舞台小戏一跃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五大剧种之一,音乐唱腔是黄梅戏艺术的最主要的特色,也是不同戏曲门类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和基本点。黄梅戏原有声腔可以说由板腔体和曲牌体两部分所组成。以平词为主体的板腔体行腔稳定,叙事透彻,抒情穿透力强,是常用常新百用不厌的腔体。所有的花腔小调可以用曲牌体一言以蔽之。黄梅戏艺术在音乐唱腔上的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就是揉合和新编。揉合和新编既根据剧情戏容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又极力保持原有腔体的韵味和格调。解放后50多年的创新发展,大大增强了黄梅戏音乐唱腔的多样化丰富性和表达力感染力,使黄梅戏的音乐唱腔更加丰满更加雅致,民乐性和戏剧性得到了共同体现。演唱技艺的提高和加强,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是黄梅戏在解放后创新发展的又一突出体现。随着声像电器家庭化,音像制品商品化,黄梅戏从单纯的舞台走向电影、电视、广播、VCD四合一的轨道,从而使黄梅戏走到了天南海北千家万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