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黄梅戏制成VCD碟片,借以大批量的生产和传播,使其深入到千家万户,这是黄梅戏艺术事业富有时代性和现代化的又一突出标志。将黄梅戏一台台剧目制成VCD碟片,使黄梅戏得到多种形式的传播,不仅有利于广大戏曲专业工作者学习、模仿和欣赏,使其进一步领略到黄梅戏的精神风貌,也有利于广大戏迷观众和戏曲爱好者学习、模仿和传唱,而且还有利于戏剧创作者、研究者保存资料和分析研究。在戏曲艺术不景气、观众和演出市场均有所滑坡的情况下,此举无疑是注入了一份振奋剂。安徽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黄梅戏剧本文集,又推出了音像齐全的VCD碟片,等于永久地保存和传承安徽文化艺术事业的这份遗产,插上了双翅。总之,把黄梅戏制成VCD碟片,确实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举。
1998年前后,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二、三团,通过有关音像出版社的支持和协助,率先将自己的拿手好戏制成VCD,出版发行海内外,受到了广大戏迷观众的热烈欢迎,热销劲和供不应求的场面难以表述。此现象足以表明黄梅戏及其VCD制品有很大的生命力。他们制成VCD的剧目是《包公误》、《包公赔情》、《慈母泪》、《血狐帕》、《杨门女将》、《王熙凤与尤二姐》、《皮秀英四告》、《罗帕记》、《公主与皇帝》、《卖油郎与花魁女》、《富贵图》、《碧玉簪》、《春江月》、《荞麦记》、《孟丽君》、《桃花梦》、《桃李无言》、《皇帝告状》、《贞娘怨》、《两代姻缘》、《桃花女》、《泪洒相思地》、《孔雀东南飞》、《推车赶会》、《卖斗箩》、《柳暗花明》、《小辞店》等。
2002年前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与马鞍山黄梅戏剧团通过安徽科技音像出版社出版,将自己复排的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制成VCD在海内外发行,同样受到热烈欢迎。他们制成VCD的剧目是《红楼梦》、《无事生非》、《打猪草》、《打豆腐》、《啼笑姻缘》、《梁山伯与祝英台》、《红丝错》、《乾隆辨画》、《戏牡丹·扫花堂》、《陈州怨》、《乌金记》、《半边月》、《墙头马上》、《渔网会母》、《巧妹与憨哥》、《金玉奴》、《费姐》、《五女拜寿》、《珍珠塔》、《窦娥冤》、《包公嫁女》、《桃花扇》、《砂子岗》、《柜中缘》、《游春》、《灵姑戏虎》、《游园惊梦》、《补背褡》、《兰桥汲水》、《纺线纱》。在这期间,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推出了《於老四与张二女》、《秦香莲》;安徽省宿松县黄梅戏剧团制成了自己的VCD《布衣青天》;吴琼个人组团摄制了黄梅戏VCD,剧目有《春草闯堂》、《花魁女》、《六月雪》、《春香传》、《借妻》、《春香闹学》、《兰桥汲水·点大麦》等。
2004年,安徽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研究会、黄梅戏艺术编辑部联合出品,由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演出,安徽科技音像出版社出版,将一批富有特色的小戏整体推出,制成VCD在海内外公开发行。剧本整理何成结,导演陈佑国、张忠言,这批黄梅戏小戏VCD无论剧情内容,还是唱腔和表演真正做到了原汁原味,观后让人感到别有一番风味。这批VCD剧目是《游春》、《卖杂货》、《补背褡》、《打纸牌》、《戏牡丹》、《登州找子》、《三字经》、《纺线纱》、《打豆腐》、《府门耻笑》、《湘子化斋》、《讨学俸》、《闹黄府》、《吕蒙正回窑》、《邀学》、《小清官》、《瞧相》,另外还有一台新近自创的大戏《邓石如》,其中《三字经》、《湘子化斋》等是首次演出。
以上这些VCD制品都是从舞台演出的现场直接录制下来的。从戏曲艺术上说来,是原生态的舞台表演艺术。在这批VCD剧目的演出中,不少当今走红的演员显现出他们的才能和风貌。如省团的黄新德、马兰、刘华、李文、蒋建国、吴亚玲、周源源、何云等。安庆黄梅戏剧院的马自俊、满玲玲、董家林、赵媛媛、刘国平、潘文革、鲍小霞、汪莉、韩再芬、熊辰龙、李萍、王萍、汪小明等。怀宁县的何金龙、刘丽华、马美霞、黄鸿英、叶小芹、吴松明等,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表演风采。就剧目上说来,除部分传统经典剧目是复排以外,其它剧目都是80年代以来最新创作的。如《红楼梦》、《无事生非》、《啼笑姻缘》、《孔雀东南飞》、《慈母泪》等,有些还是参加省市戏剧节和艺术节上的获奖剧目,如《喜脉案》、《贞娘怨》、《柳暗花明》、《王熙风与尤二姐》等,而且还些剧目的唱腔大多是新编的,较为新颖悦耳,有些已广泛流行于街市城乡。因此,这批黄梅戏VCD很有收藏保存价值,对于欣赏与研究也是有益的。
与以上一批制成的黄梅戏VCD不同,以下将要介绍并列出的黄梅戏VCD碟片,既不是对舞台剧的直接录像,也不像黄梅戏电影和电视剧VCD,它是黄梅戏VCD的一种新样式,即离开了舞台在外景地摄制。外景地拍摄减少了舞台表演上的戏曲程式化痕迹,增强了戏剧故事发生发展和转化的真实性和直观性,使其还原于社会生活本身。虽然增强具体可感性,但它也不像电视剧那样,大量运用景致镜头,借景叙事,借景抒情,借景表现人物处境刻画人物性格。它与舞台剧一样,不过多地展示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细节,基本上还是虚拟写意。外景地摄制的黄梅戏VCD,是介于舞台剧与电视剧之间的一种戏曲艺术样式。从它投放市场的反映和发展方向上看,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与业内人士的欢迎和重视。
2004年,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首先出版发行了由李必玉总策划、程勇导演、南陵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VCD,主要演员有汪玉水、张文畅、王士龙、陈宗仁、李善保、方立友,以及黄樱林、刘春兰、梅彩霞、李娜、蒋红、张小平等,可谓名角演绎,经典再现。这批VCD主要在黄山及徽园风景区摄制。片头曲是“山青水秀春常在,春意浓浓百花开,百家争鸣花似锦,一曲黄梅送暖来。”剧目是《逼儿休妻》、《雷打张继宝》(又名《清风亭》)、《仁义状元》、《千里寻儿记》、《攀龙附凤》、《赵五娘上京》(又名《琵琶记》)、《十八岁大姐嫁周岁郎》(又名《双玉蝉》)、《开棺断子》、《站花墙》、《风筝情》、《活捉护心毛》(又名《茶碗记》)、《包公出世》、《三蜷寒桥》、《公主招亲》、《恩仇录》、《七品审奇案》、《双凤朝阳》、《虎山奇缘》、《逼母讨饭》、《花烛泪》(又名《龙凤环》)、《九更天》、《劝小姑》、《唐伯虎点秋香》、《三女抢板》(又名《生死牌》)、《杜十娘》、《十不全讨老婆》、《贫女泪》、《大花轿》、《奇巧姻缘》、《白蛇传》、《皇帝媒》、《罗成招亲》、《薛凤英上吊》、《亲父斩子》、《三拜花堂》、《陈三两》、《王三姐》(又名《王宝钏》)、《状元与乞丐》、《莲花庵》、《赖婚记》、《李三娘》(又名《白兔记》)、《铡美案》、《南瓜记》、《白灯记》、《张万郎讨饭》(又名《休丁香》)、《母子泪》、《讨饭皇帝》、《狸猫换太子》、《孟姜女》、《过关》、《驼子娶亲》、《挑牙虫》等,共48个戏,可谓丰富多采,花团锦簇。
也是2004年,也是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朱玉兵策划并出品,电视导演陈佑国,舞台导演张忠言。由岳西、太湖县黄梅戏剧团和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共同演出。主要演员有张启生、王海根、潘宏桥、王霞、唐雪莲、徐丽萍、何金龙、叶小芹、方云丛等。他们共推出了27曲戏:是《半夜夫妻》、《柳凤英休书》、《萧湘夜雨》、《蔡鸣风辞店》、《姐妹情仇》、《双合镜》、《盘夫索夫》、《赵五娘上京》(又名《琵琶记》)、《休丁香》、《双丝带》、《绣鞋记》、《金钗记》、《凤凰记》、《夺锦楼》、《清官册》、《二度梅》、《龙凤环》、《卖花记》、《楚三怪》、《鸡血记》、《李慧娘》又名《红梅记》、《大佛寺》、《卖水记》、《孟姜女》、《鹦哥记》等。这一批VCD剧目的最大特点,是以黄梅戏传统剧目特别是36大本为主打。在27曲戏中有17部戏是黄梅戏传统经典大戏,而且是原汁原味的,足以让人领略到36大本戏的原有风貌。(www.xing528.com)
还是2004年,陈坚、黄琼总策划,黄琼、钱勇为出品人,由丁江涛,张启生联合组团,丁江涛、张启生、丁述田、何金龙、刘丽华、张丽萍、陈玲俐等主演。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推出了28部黄梅戏剧目。这28部戏分别是《桃花恋传》、《三鼎甲》、《一夜皇后》、《血掌印》、《玉姑峰》、《六月雪》(又名《窦娥冤》)、《凤冠梦》、《青蛇外传》、《府门耻笑》(又名《荞麦记》)、《凤还巢》、《秋香三笑戏伯虎》、《杀子报》、《千里寻儿记》、《苦菜花》(又名《逼儿休妻》)、《丁生扫雪》、《王婆骂鸡》、《夫妻血泪》、《血溅望夫亭》、《赵霸抢亲》、《想嫂子》、《金锁记》、《苦女冤》、《老表娶亲》、《傻大姐吵嫁》、《陈赛金游园》(又名《罗帕记》)、《孟姜女过关》、《孬子拜寿》等。这一批剧目流传很广,在人民大众中有一定的影响。
2005年,望江县黄梅戏剧团推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批拿手好戏。这批黄梅戏剧目VCD由朱玉兵、王太权策划,庄洪强出品,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主要演员有方云从、姚虹、龙妮、储纪波、童玲红、方金学、李军等。这批VCD剧目主要是在天柱山外景地摄制,景色与剧情统一和谐。剧目是《莫愁女》、《御河桥》、《杨八姐游春》、《丫鬟断案》、《双血衣》、《梅香》、《状元打更》、《恩仇录》、《送香茶》(又名《赶子图》)、《合同记》、《贼婿乘龙》、《王婆骂鸡·打瓜园》、《女附马》、《乱世姻缘》等共15曲戏。这一批VCD戏,无论从选材,唱做和选景等都比较讲究,可谓是VCD中的上乘之作。
2005年是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的多产年。这一年安徽徽剧团与歙县黄梅戏剧团合作,选择精兵强将,在黄山潜口风景区拍摄了近150部黄梅戏VCD。这批VCD由马发佳策划,胡庆平出品,总监制陈坚,总导演李必玉。主演有施兴华、郑芳、王祥、阮燕、张桂霞、陈宗仁、陈琳、刘春兰、汪朝华、王士龙、滕中玉、程冰、范震宇、董青兰、黄小琴、陈正华、小燕子等。这批VCD剧目是《李十娘》、《风流和尚》、《莫愁女》、《可怜的妈妈》、《洞房奇冤》、《寡妇泪》、《三娘教子》、《玉簪记》、《男扮女装进洞房》、《叔嫂情》、《血冤》、《兄弟情深》、《庵堂相会》、《一子孝双母》、《打蛮船》、《选驸马》、《伤心婆婆》、《苦妹妹找妈妈》、《洞房会》、《山姑情》、《观音送子》、《恩爱夫妻》、《潘阳回朝》、《刘文龙上京》、《薛冰娘》、《九岁孤儿》、《伤心奶奶苦孙子》、《相思风雨中》、《老来苦》、《陶金玉投亲》、《文香扇》、《四姐下凡》、《李旦逃难》、《八岁状元》、《儿女情仇》、《桑园产子》、《错中缘》、《孝顺媳妇》、《老子十七儿子十八》、《狐狸精找婆家》、《坏丫头好女婿》、《母老虎大战金钱豹》、《瞎女情深》、《临江驿》、《冤屈记》、《傻丫头找婆家》、《一只绣花鞋》、《金殿争夫》、《赌妻还妻》、《四郎探母》、《孝子失妻》、《官府藏娇》、《女婿戏丈人》、《五女泪》、《五美图》、《武汉杀妻》、《余老四拜年》、《厢房逼妻》、《二十四孝》、《季文秀落难》、《兰丝带》、《晒罗裙》、《小二子钓鱼》、《皇后梦》、《抡丈夫》、《候美容降香》、《双喜良缘》、《江西女状元》、《杨贵妃》、《卖酒女上轿》、《蜜蜂记》、《歪打正着》、《白玉楼》、《干旱记》、《祥林嫂》、《昭君出塞》、《苏小妹》、《二更帘》、《秦雪梅观画》、《错妻》、《丁郎寻父》、《破镜重圆》、《呆哥与哑女》、《陈氏下书》(又名《鸟金记》)、《呆子驸马》、《跳粉墙》(又名《西厢记》)、《回宫》、《九斤姑娘》、《农夫娶娘娘》、《蛟龙扇》、《富春令》、《渔夫拾子》(又名《渔网会母》)、《春归燕》、《双女寻夫》、《二斤猪肉娶新娘》、《白奶奶醉酒》、《十八里相送》(又名《梁山伯与祝英台》)、《玉镯案》、《寿堂风波》(又名《五女拜寿》)、《莫居易娶亲》、《双金印》、《桃李梅》、《汉玉壁》、《尼姑产子》、《贪官记》、《王金豆借粮》、《官梦》、《三上轿》、《柳玉娘》、《安寿宝卖身》、《弟霸兄妻》、《娘要嫁》、《八姐游春》、《秦桂英蒙冤》、《乳娘》、《二龙山》、《赵门传奇》、《翠娥与素娘》、《转心壶》、《钟馗嫁妹》、《妓女泪》(又名《玉堂春》)、《豆腐女》、《十五贯》、《小和尚调情》、《武大郎》、《春香传》(又名《金钗记》)、《乱婚》、《樱春冤》、《天之骄女》、《患难情》、《泣美人》、《失子惊疯》(又名《牌环记》)、《主仆姻缘》、《四老爷蹲面缸》、《转世姻缘》、《长亭恨》、《一夜夫妻》、《烈女救夫》、《王老虎抢亲》、《秀才受冤》、《一女三嫁》、《云楼会》等。这一批黄梅戏VCD可称得上集大成者,其丰富性多样性首屈一指,可圈可点。
2004和2005年,在安徽黄山、天柱山、九华山这些风景区拍摄并制成的这批黄梅戏VCD,数量之大、品种之多、款式之新、质量之高、影响之大都是空前的。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这次出版发行的VCD将近250部戏,除少量的剧目有所重复外,对于多数剧目,观众都是第一次见面,切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快慰。这些剧目几乎囊括了黄梅戏绝大多数传统经典剧目,同时根据黄梅戏的艺术特点,移植了许多其他剧种的剧目,如越剧、庐剧和京剧等,特别是几乎覆盖了越剧舞台上有较大影响的戏目,如《陈三两》、《双玉蝉》、《二度梅》和《柳玉娘》等。而且还整理加工了多台古典历史名剧,针对外景地拍摄的需求删繁就简、推陈出新。如《李三娘》(即《白兔记》)、《李慧娘》(即《红梅记》)。一个是宋元杂剧名剧,一个是明传奇名剧。古典名剧还有《琵琶记》、《萧湘夜雨》、《拜月亭记》等等。同时,也有少量的从文学作品中改编的剧目,如《祥林嫂》等。这批剧目还有一个特点,即把同一个人物角色的演和唱分开,吸取一些唱得好的为其配音,寻找一些扮相俊的为其表演,二者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同一剧目,使其锦上添花,完美别致。
除以上介绍的外,2005年,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还出版发行了其他数批黄梅戏VCD碟片。其中之一,就是由泾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一批剧目,如《梁赵姻缘》、《猪八戒招亲》、《三请樊梨花》、《杨乃武与小白菜》、《济公出世》、《血衣仇》、《牧童与小姐》、《世上只有妈妈好》、《三看御妹》、《王莽篡位》、《借尸还魂》、《杨四郎过关》、《船头会》、《花花公子》、《山姑与秀才》等15部大戏,其中不乏经典。泾县剧团中的老生付本福,老旦杨凤玲,小生陈小华、李文杰,花旦钱小燕、袁媛,小旦王春霞、胡媛媛都有尚好的表现。他们贴近人物,声情并茂,加上在外景地摄制,画面秀美。可以说,这一批黄梅戏VCD碟片,做到了情景交融、图文并茂。最值得一提的是,泾县剧团还演绎了40曲小戏,也摄制成VCD碟片。其中有表现科白口才技巧的《钓蛤蟆》;有反映孬子系列的《孬子拜寿》、《借种》、《呆子换妻》;有表现情色系列的《和尚调情》、《尼姑思凡》、《好色公公》、《马迪钻鸡笼》;有反映乡风陋俗的《劝赌》、《兄弟换妻》、《驼子相亲》、《懒老婆》;有反映行业手艺人风情的《瞧相》、《挑牙虫》、《卖杂货》、《闹肉铺》等等。这些剧将劝勉告诫寓于讽刺嘲弄之中,是名副其实的田间地头的喜剧、闹剧或杂剧,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乡村百态、人间万象。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将这些表现乡村民俗和人情世故的原生态剧目集中摄制出来,既有利于积累黄梅戏艺术的原汁原味的资料,又有利于全面地展示黄梅戏的风貌,因此,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举。另外,宣州市华艺黄梅戏剧团也推出了30台大戏,并录像制成VCD。其中不少是黄梅戏36大本中的经典,如《枯井沉冤》、《陷巢州》、《哑女告状》、《岳州渡》、《剪发记》、《双玉燕》、《玉河情缘》等。“桃花映红春满楼,莺歌燕舞景色秋,四季歌声人间路,黄梅一曲唱千秋”,情意绵绵、戏声阵阵。黄梅戏音像制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戏迷观众的欢迎。
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和2005年大批量出版发行外景地拍摄的黄梅戏VCD,既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也是一次大胆的开拓创新和发展。此举既为广大戏迷观众创造和提供了观看黄梅戏的机会条件,又为黄梅戏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应该看到,制成黄梅戏VCD,仅仅是黄梅戏创作生产和传播的一种形式。除此而外,还有舞台剧形式、广播剧形式、电影和电视剧形式。他们交相辉映,相互增色,从而共同描绘和谱写出黄梅戏的远景和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