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秋,华东区在上海举行戏曲汇演。黄梅戏上演剧目是一大戏《天仙配》和两小戏《打猪草》、《砂子岗》,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和反响。整理加工后的神话传奇剧目《天仙配》获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优秀演出奖。严凤英、王少舫、张云峰、潘景琍获戏曲演员一等奖。黄梅戏《天仙配》引起了会场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议论,也引起了汇演组织者和一批评论家的高度赞赏。“山野的风”、“林中的清泉”、“芬芳的小花”、“俏丽的村姑”等美言佳句直扑黄梅戏而来。总之一句话,名不见经传且曾未在上海滩露脸的黄梅戏——清新、优美、朴实且好看、好听、好懂。会后,上海电影制片厂立即作出决定,将黄梅戏《天仙配》摄制成电影。1955年底影片在全国上映。从此,神话传奇剧《天仙配》进入了亿万人的心底,全国上下认识了黄梅戏剧种,认识了黄梅戏的一代大师严凤英和王少舫,认识了安徽的文化艺术土特产——黄梅戏的艺术风貌。
(一)《天仙配》的故事情节和精神风貌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参加华东区戏曲汇演前进行了一系列的加工改造和推陈出新。之所以一举成功,引起强烈反响,并不是偶然的,是由黄梅戏艺术固有的素质和《天仙配》崭新的艺术风貌决定的。首先,是《天仙配》构置了吸引人的神奇性的故事情节。天上仙女与人间贫苦长工在极不相称的情境中结为夫妻,使大众化通俗性的即追求自由幸福爱情的思想主题得以形象化的表达,使“天上人间不一样”得以向“天上人间都一样”转变,使人们的美好的神话般心愿向往得以实现。其次,是成功地塑造了十分感染人的七仙女与董永两个舞台艺术形象。作品所塑造的七仙女是一个有见地、聪明伶俐、富有同情心、敢作敢为、忠于爱情的本为仙女恰似村姑的形象。董永则是一个家境贫寒、卖身葬父、诚恳守信、“忠厚老实心肠好,身世凄零惹人怜”的艺术形象。戏剧在七仙女与玉帝、董永与付员外两对矛盾的交织冲突中,让天上与人间、有情与无情、悲与孝、爱与恨、生活理想与现实境遇交替地展开激烈的碰撞,使本为仙女恰似村姑与忠厚老实的董永两个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不断地得以鲜明地显现,使作品产生并唤起人们强烈的同情心和怜惘情绪。第三,是作品真切地反映了农业文明社会中尚未脱贫脱俗的人群的莫大的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天仙配》中的“满工对唱”集中表现了他们双方的生活理想和追求。“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戴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种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应该说,这些要求并不高,但特定的身世和处境决定着他们难以实现。从审美价值上看,《天仙配》不仅表现了天上人间都一样的自然美、社会美,以及七仙女与董永共同抗争世俗偏见的夫妻之间的和谐美,而且抒发并洋溢着对人生和生活的憧憬,以及男女之间自由爱情的理想主义美。可以说,作品满足了人们在大苦大难到来时渴望神仙搭救的心态;迎合了广大青年男女渴求能冲破阻挠获得幸福美满和自由爱情的热望;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渴望能过上安稳太平和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的美好追求。《天仙配》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思想意义是作品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最后,是神话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天仙配》通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深刻地把握住神话传奇剧的体裁,巧妙地借助七仙女的“白扇”和“难香”的道具,充分地动用“神法”和“仙气”的手法,“变村姑”、“呼唤土地”、“叫槐荫树讲话”、“七姐妹下凡帮忙织娟”、“树上留下肺腑语”等,把戏剧中的一些无法解释和解决的矛盾变为情趣化合理化,把一些不可想象的事情化成可能性和现实性。神仙点化,鬼魂托梦是传统旧戏化解戏剧冲突的惯用手法。《天仙配》没有沿袭旧招,它的手法是那么自然新颖真实可信。《天仙配》所演绎的人和事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但其神话传奇的艺术手法的成功使用,使其艺术的真实性得到了极大的检验,从而也使作品获得了极大的感染力。
(二)《天仙配》的艺术成就和巨大影响
《天仙配》的艺术成就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天仙配》是黄梅戏艺术素质的集大成者,是黄梅戏剧种风韵的定格者和确立者,也是黄梅戏的精神风貌、内在气质、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等最典型最集中最辉煌的体现者。音乐唱腔是戏曲地方性的重要特征,是剧种之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天仙配》作为黄梅戏的剧目经典,它的创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对黄梅戏音乐唱腔体系的构建上,表现在不同情境不同人物唱腔的处理上,表现在对黄梅戏原有的音乐唱腔如何继承,如何改革创新即再创造的态度和方法上。正如作者后来说道:“1955年5月,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把《天仙配》搬上银幕。经过充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音乐必须在保持发扬黄梅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加强改革创新的力度,要让所有的唱段和描写音乐,都能准确深刻地刻画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听起来又富有浓郁的黄梅戏风格和韵味,或者有与黄梅戏较近的安徽民间音乐色彩。影片和唱片发行后,得到了观、听众的承认和欢迎。从此,拉动了黄梅戏音乐的全面继承、吸收和改革。”[1]黄梅戏原有的声腔乡土味浓郁、地方特色鲜明、好学好唱好听,但只能表现简单的人物情绪和思想感情。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但较为单调,表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剧情难以到位。这一切都说明,在创作《天仙配》唱腔时,对传统声腔既要继承又要创新。黄梅戏原有唱腔由平词、花腔、彩腔、数板、对板、火工、阴司腔等组成,再加上花腔小戏中的专门曲调可以借助,说不上是有机的体系,但也是完整的。经过长期的演唱实践,它们各司其职即根据剧情戏容要求,采用“套腔”的方式进行演唱,例如表现叙述倾诉的戏文时唱平词,高兴时唱花腔,神仙高端人物出场唱彩腔,双方争吵时唱对板与数板,情急发火时唱火工,鬼魂冤怨时唱阴司腔等,应该说是很有特色很有套路的。《天仙配》音乐唱腔的设计者创作者王文治、时白林,以黄梅戏音乐唱腔原有体系为基础,按照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创作原则,致力于《天仙配》剧情和人物性格的需要,既不是全盘的接收,也不是作离谱的打造更新,而是对原有音乐唱腔进行了去粗取精地筛选,进行了认真吸收综合和调整编排。其结果是既保持了黄梅戏原有韵味和乡上音乐特色,又达到了悠扬通畅,主旋律鲜明,音乐唱腔体系完整的艺术效果。《天仙配》是黄梅戏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和体现者,首先是音乐唱腔成为了黄梅戏艺术的不朽的经典和光辉的典范。“钟声催旧”、“仙女四赞”、“含悲忍泪往前走”、“互表身势”、“槐荫开口”、“织娟”、“树上鸟儿成双对”、“哑木头”、“天上降下无情剑”,可以说,《天仙配》的唱腔段段是经典。提起安徽,人们就会提到黄梅戏,想到《天仙配》。《天仙配》已经成为了黄梅戏的品牌和代名词,成为了安徽文化艺术的名片和窗口。《天仙配》的音乐唱腔吸引且征服了一代又一代黄梅戏艺术的热爱者和痴迷者。是《天仙配》那优美惆怅扣人心扉的唱腔,引领并伴随着黄梅戏艺术走出了安徽、走向全国和走向海外。
《天仙配》的成功,对黄梅戏艺术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天仙配》在上海汇演一鸣惊人,从此结束了黄梅戏缓慢发展的历史,以及冷落一隅的被动局面。业内外人士大大增强了振兴发展的信心,加快了对旧有剧目整理加工和推陈出新的速度,导致了黄梅戏艺术的迅速崛起,开启了黄梅戏异军突起的新纪元。对黄梅戏剧种说来,《天仙配》在上海引起的超乎寻常的反响,是黄梅戏艺术更新换代走出安徽的起点,也是黄梅戏艺术界同仁凝心聚力重新造就和装点自己剧种的发端。可以这样的说,《天仙配》的演出成功,首先直接影响到黄梅戏剧目生产的走向,以及剧种演出风格走向。在旧戏舞台上,神仙点化、鬼魂托梦、妖孽作遂等,既是常见的烘托思想主题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解决戏剧矛盾冲突的艺术手法。《天仙配》不是把七仙女当神仙鬼怪来写,而是作为人——村姑小姐来写。这样就不仅开拓升华了《天仙配》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表现力,而且开创了以神话传奇为题材剧目的新领域和新局面。参加1954年华东区戏剧汇演的剧目《天仙配》,是黄梅戏老一辈文化工作者对黄梅戏旧剧目《百日缘》与《槐荫记》整理加工和推陈出新的首批杰出成果。《天仙配》成就了严凤英、王少舫的艺术事业追求。严凤英、王少舫以本嗓子演唱,生活化表演,以及真情打造舞台人物形象,为黄梅戏剧种的艺术特色和表演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黄梅戏艺术往后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给予了永恒的积极影响。它象一部教科书,不仅传承了安徽地方戏曲文化,而且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黄梅戏新人。它的典范作用是无止境的。它象一面镜子和灯塔,永远照耀着黄梅戏艺术更新创造和超越自我的前程。《天仙配》是黄梅戏艺术在解放后勃发生机的第一座里程碑。《天仙配》的艺术成就和对黄梅戏艺术发展的影响,怎么估计也不过份。(www.xing528.com)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并公布,黄梅戏舞台剧及电影《天仙配》放映后,影响之大史无前例。《天仙配》成为国内外最受欢迎、最具人气的剧目之一。与《梁祝》、《白蛇传》一起,成为最具影响的古典三大爱情悲剧。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放映,从1956年到1959年的4年中,在海外各国就拥有了约300万热心观众,港台地区还涌现了一大批黄梅戏歌星和戏迷。英国女王喜爱黄梅戏《天仙配》的故事,曾一度传得沸沸扬扬。争相摄制黄梅戏古装戏曲影片,成为港台乃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领导时尚潮流的新兴文化。著名的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就是在那个时候发展起来的。该公司在60年代到80年代的摄制的影片中,其80%的影片是黄梅戏方面的。据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统计,在中国大陆合计有1.4亿人是黄梅戏《天仙配》的影迷。从华北平原到沿江江南、从东海之滨到西域高原、从偏僻的村野到繁华的街市,看过《天仙配》影片的人,总是能哼上几句黄梅戏的曲调。“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戴笑颜”。“天宫岁月太凄清,朝朝暮暮数行云”。“渔家住在水中央,两岸芦花似围墙,撑开船儿撒下网,一网鱼虾一网粮”。一时间,这些优美的黄梅戏曲调唱腔响彻祖国大地,人们从心底无不为《天仙配》舞台艺术和影响魅力所折服和充分感动。粉碎“四人帮”后,改革开放以来,黄梅戏电影《天仙配》获得了解放,又恢复了在全国各地的上映。在神州大地在老中青三代人中,再度掀起了竞相观看的热烈场景。同时,人们怀着十分思念严凤英的心情,又一次在议论着品赏着黄梅戏神话剧《天仙配》。事隔饰演七仙女的严凤英离世30多年后,因黄梅戏《天仙配》的唱片发行量超过100万张,致使严凤英获得了“金唱片奖”。这对死者是一次莫大的慰籍,对黄梅戏及电影《天仙配》是又一次地充分肯定。
(三)《天仙配》获得巨大成功的若干因素
《天仙配》受到如此广而大的好评和反响决不是偶然的,有其三大基本因素:一是黄梅戏音乐唱腔优美动听即固有的素质;二是一代天才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的声情并茂、如泣如诉的演唱;三是对董永卖身葬父,从而感天动地的传统戏剧题材的改造和突破。董永卖身葬父的戏剧故事从唐代《董永卖身》的变文,到宋代《董永遇仙传》话本,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演变。自清代昆曲衰落、各地方戏曲剧种蓬勃兴起后,各地方戏剧种竞相搬演这一戏剧故事,形成了百花争奇的局面。安徽的岳西高腔、青阳腔,江西南昌采茶戏,山东梆子戏,河南豫剧,福建闽北四平戏,河北罗罗腔,浙江婺剧,广东粤西白戏,广西壮剧,以及蒲仙戏、贵州傩堂戏等等,自明清以来,都演绎过董永的故事。《天仙配》、《七仙女下凡》、《槐阴记》、《董永》、《织黄绫》、《百日缘》、《槐阴别》、《董永卖身》、《织绵记》、《七姐下凡》等,尽管剧种不同,剧目名称不尽相同,甚至故事情节的差别也显而易见,但故事梗概的核心和主要思想价值倾向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董永卖身葬父、忠孝感天动地;遇仙女搭救、织绢还债;长工期满、返回天庭;仙女告别;董永升官;仙女送子;董永之子长大寻母⋯⋯。这一内容结构流传了近3000年。解放以后,为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新的时代价值取向,黄梅戏界在“三改”活动中和新的思想指导下,先是对《天仙配》一剧的单折《路遇》进行了加工整理,并参加了1952年的上海戏曲调演;进而对《天仙配》的全剧进行了推陈出新,并参加了1953年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区戏曲汇演。1955年在摄制成电影前,又进行了一次加工精炼和提高。通过这样一次次地改造创新,《天仙配》获得了全新的风貌。《天仙配》的主要改编者陆洪非先生在其《黄梅戏〈天仙配〉的演变》一文中说:“黄梅戏《天仙配》老本是以董永为主要人物的,以董永孝心感动天帝为主线的。⋯⋯如何把这个表现神灵主宰人之命运的老戏,改写为反映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戏,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决定:保留卖身葬父,删除孝心动天。⋯⋯七仙女的下凡不应该是被动的作为玉帝奖赏孝子的工具,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她是积极主动的。⋯⋯但老本中七仙女的形象光辉只是若隐若现,那是因为有个‘奉命下凡’的阴影笼罩着她。这也影响了演员对这个人物的再度创造。”剧作者就是按照这一思想对《天仙配》进行了改编,其成就功不可没。总体说来,具有四个方面的突破性的转变。一是从孝感即道德伦理价值取向向情感即人类之本性的突破和转变。二是从故事情节的民俗性即贫寒、忠孝、诚信取义及一系列行为举止的世俗性向人民性的突破和转变。通过强化董永与付员外,七仙女与玉帝之间的矛盾冲突,将其故事的思想意义和政治倾向提到更高境界。三是从歌颂天堂美妙、人间如狱,天上人间不一样即天壤之别向天上人间都一样的突破和转变。通过仙女“四赞”和“大姐常说人间好,男婚女嫁配成双”的人间真情的歌颂,导致仙女“飘飘荡荡下凡来”,表明天堂不比人间好。四是从戏剧故事本身的虚幻缥渺的神奇性向戏曲艺术的典型化方面的突破和转变。将七女主动下凡求爱助困的言行作为民妇村姑来写,在“天上”与“人间”两个典型环境中塑造了这个典型人物形象,真实地再现了农耕社会“男耕女织、和谐共度”的美好田园生活图景。总之,《天仙配》的改编达到了传奇性与抒情性、思想倾向性与艺术典型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天仙配》吸引了亿万的观众,赢得了广阔的市场,获得了“《天仙配》、黄梅戏、严凤英”三者划等的认知,导致了《天仙配》在黄梅戏剧种中超前绝后的定格与定型。黄梅戏从此获得了世人公认的“董永卖身葬父遇仙”即《天仙配》的“艺术专利”。
《天仙配》是中华戏曲宝典中的不朽的精品,也是黄梅戏剧种的永恒的传世经典。
[1]安徽省文化厅等编:《黄梅戏唱腔竞选1949-1999·后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4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