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梅戏:安徽省的文化品牌

黄梅戏:安徽省的文化品牌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梅戏剧种的代表性剧目和代表性人物均源自以安庆市为中心的周边县市。新时期以来,黄梅戏被称为安徽省的文化品牌,被推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这是安庆市及其周边县市用汗水挣来的艺术成就和地位。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正式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既是安庆话即黄梅戏语言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个性特点,也是黄梅戏区别于其他剧种的地方性特色。

黄梅戏:安徽省的文化品牌

黄梅戏是皖江文化的产物。皖江,上至江西的九江、下至江苏南京,绵延800多里。从历史上看,安庆是皖江上较早建立的重要城市。安徽省从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建省,安庆就是省会。历经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清代八代,后到民国共270多年。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省会才迁到六安金寨。安庆从府地到省会,历来都是南来北往、东去西来人的落脚点,一直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1926年黄梅戏进安庆城演出开始,此后绵延不断。安庆为黄梅戏建立了固定场所、稳定的演出班社,培养和造就职业艺人,丰富了剧目、音乐和表演技艺等,为黄梅戏向城市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无论黄梅戏的音乐唱腔最初源于何处,也无论黄梅戏剧种雏形最初源于何方,经过大量的考证和调研,黄梅戏作为一个独特的剧种,最终形成并成熟于以安庆为中心的周边县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全国解放后,是安庆市及其周边县市的黄梅戏艺术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人才优势,以及皖江上下和两岸的风土人情及其精神思想家园,将黄梅戏艺术一次次推向辉煌。黄梅戏剧种的代表性剧目和代表性人物均源自以安庆市为中心的周边县市。新时期以来,黄梅戏被称为安徽省的文化品牌,被推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这是安庆市及其周边县市用汗水挣来的艺术成就和地位。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正式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庆市作为黄梅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地和保护地,从黄梅戏艺术的现实水平状况和辉煌的历史历程看,都是名副其实和不容置疑的。

(一)黄梅戏地方性的主要标志与表现

黄梅戏艺术的地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语言;二是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声腔;三是地方性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四是戏曲文化精神的主导等等。戏曲艺术是以剧本为基础,声腔为特色,演员演唱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从不同剧种的相互区别上看,语言与声腔对于地方性剧种的相互区别更带根本性。黄梅戏的语言以安庆市的地方话为标准,安庆话虽也带腔拿调的,但它并无方言土话。它接近普通话,可以说东西南北的中国人都能听得懂。上个世纪摄制的《天仙配》、《女驸马》就是用安庆话讲的。安庆市女孩子讲一口标准的安庆话,就跟唱黄梅戏一样非常好听。有人主张为了使黄梅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要让黄梅戏讲普通话,这简直是似是而非荒唐透顶的一派胡言。那样做,只能削弱黄梅戏的艺术魅力和地方特色。具体说来,安庆地方话具有自己的特殊话音;具有本地方的特殊的词汇语汇;具有本地的特殊的句前句后的叹词;具有复杂的地方性的语尾助词。这些既是安庆话即黄梅戏语言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个性特点,也是黄梅戏区别于其他剧种的地方性特色。

黄梅戏音乐、声腔源于山歌、茶歌、秧歌等民歌要素。经过长期的程式化发展,较好地将戏曲艺术要求与大众化欣赏的习惯结合起来。经引进不同剧种、曲种和乐种即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黄梅戏音乐融南腔与北调,调东西和朝野两味,兼具通俗性、大众化、质朴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好听、好懂、好学是广大观众对它的评价和赞语。这样就增强了以声腔为特色的剧种与观众的亲和力。一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唱遍大江南北,一曲“海滩别”将中国人居住在国外的亲人紧密地联系起来。与昆曲京剧豫剧和越剧等剧种相比,黄梅戏音乐和声腔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首先,它是名副其实的来自民间,长于民间,不象其他剧种音乐是综合外来声腔或嫁接多种音乐的结果。二是音区不宽,一般在大6度至大9度之间。这样的音宽适合本嗓子演唱。黄梅戏演员无论男女还是老少,都是用本嗓子演唱,使人听起来具有亲切感。三是拖腔较少,不象昆曲连绵不断,断而又起,余音渺渺。四是慢板不慢,快板不快,整体音乐张力适度,基本上在“12356”五个音符中跳动。音乐形象的突出标志是”和”,使人听起来舒适,不是惊惊乍乍的。五是旋律覆盖面广,集中体现了汉民族共同的音乐感受。黄梅戏声腔由以平词为主轴的板腔体和花腔小调(也可以说是曲牌体)组成。民间班社主要是套腔演唱,城市专业剧团新排剧目一般先要打造一个总谱来,然后按谱行腔。目前的呼声是,既要创新,又要保持黄梅戏唱腔的原汁原味。一个成熟的地方戏曲剧种的声腔一般有三种类型:要么板腔体;要么曲牌体;要么板腔体加曲牌体。黄梅戏属于第三类。其板腔体就是以平词为核心的多种腔调,其曲牌体就是各种花腔小戏的曲调。总体上说,黄梅戏的声腔体系建构在民乐基础之上即从民歌而来,这是毫无疑义的。《中国戏曲史话》的作者彭隆兴在其著作中说:“清代地方戏的蓬勃发展,使其音乐也出现了历史性的变革,标志着这一变革的是板腔体音乐的形成与发展。这是一种新的戏曲音乐表现形式,其重大意义在于它为我国民间音乐走向戏曲音乐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板腔体音乐是以节奏变化作为发展曲调的原则,作为它达到音乐戏剧化的基本表现手法的。这在戏曲音乐史上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创造。对后来戏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板腔体音乐接触到并揭示了戏曲音乐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音乐戏剧性的基础在于节奏变化。这一重要的艺术原理被发现后,戏曲音乐的发展面貌也从此引起了重大的变化”[1]。那么,就黄梅戏这一剧种说来,它的板腔体声腔是源自哪种民间音乐?是采茶调、怀腔、高腔等,又是在何时何地正式形成板腔体的?这些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黄梅戏的音乐声腔问题,而且关系到黄梅戏这一剧种源于何时何地即发生发展的渊源问题。笔者认为,黄梅戏的声腔由皖河流域的怀腔生成。这里不作更深入的讨论。

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文化精神主要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皖江区域的民风民俗以质朴憨厚见长。一些风俗、礼仪和思想道德,以及家教族训和宗族之规,除受少量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的影响外,如黄梅戏传统剧目中有不少神仙点化和鬼魂显灵的情节,主要是受孔子的儒家文化熏陶。这也就是说,黄梅戏传统剧目内容世俗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以人的伦理道德说教为核心,本质上是以“礼”和“乐”影响下的社会管理思想。它以克制和激发两种心理礼法手段,调节与协调家庭、宗教和社会的矛盾和和谐。所谓克制就是以礼俗、礼仪、礼法、礼教为中心,要求人们仁、智、廉、耻、信和忠、孝、节、义。克制自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思想意识和道教规范要求,在黄梅戏传统剧目中都有所体现,用“戏化”了的礼去约束自己。所谓激发就是强调“乐”的作用。就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充分发挥娱乐的功能,就是发挥戏曲等娱乐活动即高台教化作用,以整觞民风和世俗。总之,包括戏曲在内,都是儒家倡导的“发于情,而止于礼义”的一种世俗教风活动,是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一种手段。黄梅戏为此也发挥着难以回避的传承作用。(www.xing528.com)

(二)关于黄梅戏源流问题的讨论

黄梅戏的称谓多有变化,在解放前相当长的时期内,都称其为黄梅调。解放初期,安庆地区政府仍把唱黄梅调作为戏曲改革的大众化方向和地方性形式。直到1953年,安徽省委正式决定,成立安徽省省级黄梅戏剧团,才逐渐将黄梅戏这一名称确定下来并普遍地应用起来。根据老艺人的回忆,黄梅戏在其孕育、萌发和形成的过程中有其不少别名。现简要地给予介绍。1.采茶调或采茶戏。黄梅戏在皖、鄂、赣三省交界处孕育萌发之时,三省的采茶民歌相互渗透竟相流淌,在交互作用中形成一种戏曲,全称为黄梅采茶调。后来又分为黄梅调和采茶调两种称谓,再后来,一支流向鄂东和赣东北,一支流向安徽省望江县等地,均把黄梅戏称为采茶调或采茶戏。2.花鼓戏或化谷戏。黄梅戏在以歌舞演唱故事的过程中,在舞台表演程式和艺术中具有凤阳花鼓的歌舞成分,如小戏“瞧相”、“挑牙虫”等,由此叫花鼓戏。至于花谷戏,其含义有几种解释。其一是说化谷戏就是花鼓戏的谐音。其二是说遭受水灾难民,凭借黄梅戏的音调,作为沿途乞讨卖唱的工具,故称化谷戏。其三是说在旧社会,黄梅戏班社散伙后,艺人们单个活动,求钱化米以维持生活,被讥讽为化谷戏。3.二高腔。源远流长的青阳腔由于声调高昂,根据此特点,人们称其为高腔。流行于安庆的岳西高腔受过青阳腔的影响。因为黄梅戏中的不少剧目和声腔来自青阳腔和岳西高腔,如“阴司腔”等。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因受其影响,因故人们称黄梅戏为二高腔。4.皖剧。黄梅戏称为皖剧,还有一个戏曲故事。1926年,黄梅戏第一次公开进入安庆市演出,第二天艺人丁永泉被反动军警抓去,说他唱的是黄梅调。黄梅调是秽淫之戏,为了打赢这场官司,有些开明知识分子出主意说:“过堂的时候,不要说是唱黄梅调或花鼓调,就说唱的是安徽的地方戏。北京有京剧,湖北有楚剧。我们安徽人唱的是皖剧”。后来,皖剧这一名称时隐时现,一直保留到解放初期。5.徽剧。黄梅戏成为徽戏,始于抗战初期。据老艺人回忆,抗战爆发后,黄梅戏经常与京剧同台演出,对外被称为“京徽合演”。“京”就是京剧,“徽”就是黄梅戏。王少舫就是这时从京剧本位走上了黄梅戏舞台并终其一生。把黄梅戏说成为徽戏,主要因素有二,其一是黄梅戏受过徽调的影响,有其徽腔的成份。其二是艺人们想表明安徽也有以省名简称的地方戏。解放前,安庆太湖一带称黄梅戏就是徽戏。6.怀腔和府腔。黄梅戏在安庆和怀宁生根开花后,内中渗透和散发着不少安庆市和怀宁地方语言和声调色彩,自然而然地加重了黄梅戏的地方味和故乡色彩。同时,那时安庆设为安庆府,所以,人们就把这种用安庆语言演唱的黄梅戏称为怀腔或府调。另外,贵池一带有人就把黄梅戏叫做汉剧。安庆的太湖密陀寺一带,有人把黄梅戏称为弥腔,这是受弥陀寺宗教音乐对其影响之故。从黄梅戏的种种别名中,表明了它的复杂多变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地方戏剧种在其形成和成熟过程中的曲折与艰难。

黄梅戏的源流究竟在哪里,因为没有任何历史材料记载,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我们只能从老艺人的回忆和民间的传说中,给予简要的介绍。黄梅戏的发生地和起源并无定论,但有三种说法值得关注和研究。其一,是湖北黄梅县之说。黄梅县现属湖北省黄岗地区,南临江西的九江、湖口,东与安徽的宿松紧紧毗邻。这个县与安徽、江西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黄梅戏与黄梅县的历史渊源是客观存在的。黄梅县的劳动人民在艰辛劳作中,向来用唱山歌来解愁消累。他们最爱唱的就是采茶歌或采茶调。关于采茶歌的产生,据黄梅县的采茶戏的老艺人说,黄梅县的紫云山和龙坪山都是产茶的地方。每年谷雨清明两节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上山采茶。他们用茶歌、山歌或独自放歌抒发,或彼此你唱我和,于是就产生了许多采茶调。这一类山歌小调,许多都保存在后来的黄梅戏歌舞小戏中。黄梅戏源于鄂东黄梅县的民间小调即黄梅县的采茶调。还有一说,就是因为在清乾隆年间,湖北黄梅县发生过史无前例的洪水,数以万计的灾民纷纷逃荒来到安庆地区以后,带来了他们的民间小调和采茶歌,并与安庆地区的民间曲艺相结合,产生了黄梅戏这一戏曲样式。依据此说的人很多。有人据此,说“黄梅戏是湖北发大水淌到安庆的”。其二,是江西省之说。江西的同志认为,黄梅戏的源头在江西。他们的理由是,黄梅戏是从江西的茶灯戏演变而来,茶灯戏以采茶歌为基调。茶灯戏远在明代就在江西完成,当它成名后慢慢地传至湖北的九江、瑞昌和湖口,由湖北又传到安庆。他们还认为,明清之际,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非常盛行茶灯戏。茶灯戏向北发展,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调结合,促使其向一个新的独立剧种发展;向东流传,与安徽安庆地区的民间小调汇合,再经过变形发展,变成了今天的黄梅戏。江西说法的关键点是,高度发达的江西茶灯戏影响了黄梅戏的生成和发展。其三,是安庆府调与怀腔之说。安徽的同志认为,黄梅戏与湖北黄梅县和江西省没有什么关系,黄梅戏是在以安庆为中心的周边县乡的怀宁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剧种之所以叫黄梅戏,不是因湖北省有黄梅县这一地名,是因为与戏曲活动的季节有关,与民俗活动的气候农时节气有关。“黄梅时节家家雨”,这一时节,霪雨不断,洪水成灾,人们需要求神拜佛,祈祷风调雨顺等。这一时节正是戏曲艺人走村串乡的好时机,因此,将该戏称之为黄梅戏。黄梅戏之所以源于怀腔,情况是这样:古时的怀宁县府在石牌,这是一个水陆交通很发达的集镇,又是鱼米之乡,南来北往的人云集在这里,人们习惯唱的腔调,是类似于黄梅戏的山歌、民歌小调。这种统称为怀腔的民歌小调,是民间的、优秀的、抒情的富含地方个性特色的。黄梅戏的声腔恰似这些民歌小调,故此将黄梅戏称为怀腔。然又在黄梅时节开演,因此,将怀腔称为黄梅戏。

黄梅戏产生的源流可能还有其它一些说法,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黄梅戏作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历史文化现象,在其萌发、形成和成熟的过程中,肯定不是一时一地的产物。它一定受到多种文化形态的渗透、流变和激荡,最后终于趋同定格。从黄梅戏的声腔和剧目内容表现出的民风民俗以及重要的人和事的陈迹来看,黄梅戏成熟于以安庆市为中心的周边广大县乡是不容置疑的。

[1]彭隆兴编著:《中国戏曲史话》,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30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