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工作期间,香港经济形势一直是我经常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多次参观香港联合交易所、货柜码头和新机场等。通过这些参观和听取介绍,使我不仅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而且具体了解到,在回归祖国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并未受到削弱,而是确实得到了巩固、加强和提升。
金融、贸易、航运在香港经济中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随着20世纪80年代香港制造业大量迁移到祖国内地,第二产业在香港经济中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31.6%下降到2000年的14.3%,而第三产业即金融、进出口贸易、地产、商业服务等所占比重则从1980年的67%上升到2000年的86%。
香港同祖国内地的经贸联系越来越紧密,是我国内地的主要国际融资市场,也是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内地的一个重要渠道。香港的港元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资金进出香港不受限制,并有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这些为它成为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有利条件。
港元最初与英镑挂钩。1972年6月英镑汇率自由浮动后,港元一度改为与美元挂钩。后因美元贬值,1974年11月港元也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到1983年,由于香港经济恶化和中英关于香港前途的谈判毫无进展引发港元信心危机,港元汇价大幅下跌。为稳定港元,1983年10月起实行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一直至今。港元的发钞起先由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负责。香港回归前夕,又增加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这样,港元的发钞就由这三家银行负责。这三家发钞行发行港元,必须以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以等值美元向香港外汇基金购买无息的负债证明书作为法定发钞准备;反之,发钞行也可以负债证明书和港元钞票向外汇基金赎回美元。1美元对7.8港元固定汇率只适用于发钞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之间的发钞准备的规定。港元在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则由外汇市场对港元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
香港是国际金融机构集中的地方。2001年,香港共有认可金融机构250家,其中包括147家持牌银行、49家有限制牌照银行以及54家接受存款的公司。这250家认可机构总资产达6.155万亿港元。截至2001年年底,在香港有133家外资银行,在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中,有76家在香港营业。2001年,在香港各银行之间和香港与海外机构之间的银行同业拆借平均每天成交额为2061亿港元。当年香港是世界上第十大银行中心。
香港与海外其他外汇市场都有联系,每天24小时可与世界各地进行外汇买卖。2001年4月平均每天成交额为668亿美元,占全球交易量的4%,成为世界第七大外汇市场。
香港还是世界第十大股票市场。截至2001年底,上市公司有756家,香港股票资本总额为3.885万亿港元,在全球排名第十,在亚洲仅次于东京和上海、深圳,排名第三。股票成交额平均每天为80亿港元。
香港进行股票交易的场所在香港股票交易所。香港股票交易所位于港岛,它成立于1891年,是亚洲历史最为悠久的交易所之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香港又相继成立了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和九龙证券交易所。1986年4月,这四家证券交易所合并,成立了香港联合交易所。1999年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香港联合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和中央结算公司合并,并于2000年3月正式成立香港交易所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简称香港交易所。
2001年年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700多家公司,其股票可分三大类,即蓝筹股、红筹股和国企H股。蓝筹股是指恒生指数成分股,共33只,到2009年年底增至45只,包括香港当地最有实力的企业,如长江实业、中电控股、香港中华煤气、九龙仓、汇丰、恒生、和记黄埔、新鸿基等。红筹股是在香港注册的大型中资企业在港上市的股票,例如中银香港、中信、光大、华润、招商、上海实业、北京控股、深业、粤海等公司。国企H股是我国内地国有企业在香港股市发行的在联交所上市的股票。
截至2000年8月底,共有116家红筹股公司和内地国有企业在香港上市,市值为1.4617万亿港元,约占当时香港股市总市值的28%。2001年,国企H股和红筹股公司在香港市场筹集资金达259亿港元,占整个香港市场当年所集资总额的40%。
香港每年价值数千亿港元的进出口贸易除通过皇岗等陆上口岸运输外,主要通过港口海上运输,其次是通过赤鱲角机场的空中货运。
香港维多利亚港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天然深水良港。
打开香港地图,你会看到,维多利亚港湾位于香港岛、九龙岛和大屿山之间,东西方向成喇叭形,喇叭嘴在东面,喇叭口在西面。东边入口处鲤鱼门,十分狭窄,南北宽度只有540米。往西处于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再往西就变得开阔,直至西边的马湾岛和灯笼岛东,最开阔处南北宽达9.6公里,港湾总面积达5200公顷。万吨以上远洋船舶一般吃水在10米左右,港湾内水很深,最深处达14.5米,万吨以上远洋巨轮可以在港湾内自由航行。港湾内大型邮轮、远洋货轮、驳船、班轮、私人游艇,各式各样的大小船舶来来往往,穿梭不停,一片繁忙景象。有时我晚上去位于港岛的会展中心参加活动,常常看到灯火辉煌的十几层楼高的万吨以上巨型邮轮在港岛铜锣湾和九龙半岛尖沙咀之间的航道上缓缓通过。美国航空母舰不时停靠香港补给,停泊在马湾岛东边的海面上。
我们中联办办公楼位于港岛西环,从我们办公楼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由于港湾东边鲤鱼门入口处狭窄,港岛、九龙半岛都是丘陵,西边有大屿山以及邻近的岛屿,这种地形有利于将风浪阻隔,除受台风袭击外,平时港湾内风浪不大。
港湾北岸的九龙半岛地势平坦,在港湾西北角有葵涌货柜码头,这里是海港的航运中心。这里有19条主要航线连接世界各地,并有庞大的货柜船航线网络,把香港港口同全球500多个目的地联系起来。港口充分利用海阔水深的有利条件按进出港中心航道划分船舶停泊区和锚地。港湾内可同时停泊150艘万吨以上船只,在西部广阔的海湾内遍布系泊浮筒,供远洋船舶停泊。这些系泊浮筒的货轮,就借助驳船往来穿梭于泊位之间进行货物的装卸。这些系泊位装卸货物的货轮一般停留时间只需两天半,而直接停泊在葵涌码头上的集装箱货柜轮,平均13个小时即可装卸完毕。我们除去码头上看装卸外,还去参观总控制室。码头上的一切活动全都由电脑控制操作。每个集装箱里的货物品种、数量、重量,何时来自何地,何时发往何地,这些信息资料全都编排储存在电脑里。根据这些资料,电脑对每个集装箱的排列顺序、堆放位置都做出最科学合理的安排。每个集装箱的卸下、搬运、存放以及装船或从陆地运走,一切都通过电脑系统进行操作,效率很高。带领我们参观的码头负责人告诉我们,当时维多利亚港每年处理1800万个标准集装箱,与新加坡一样,名列世界前茅。(www.xing528.com)
由于香港航运发达,在香港注册的船舶吨位从1997年11月的550万吨增至2001年底的1370万吨。后来,到2010年7月又进一步增加到5200万吨。
香港赤鱲角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我前往参观时,一般都从港岛中环乘坐机场快线,列车经过港岛西海底隧道向北到九龙半岛,经青马大桥,然后沿大屿山北面海边,直达赤鱲角机场候机大楼前下车。整个行程历时25分钟,比自己开车去要快,平时我自己坐轿车去机场通常需40分钟。这条机场快线的建成不仅为往返机场的旅客提供了方便,而且为偏僻的大屿山地区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条件。
赤鱲角机场是20世纪90年代新建的,总面积为1248公顷,长6公里,比原来的九龙启德机场大四倍。这个新机场大部分是填海造成的,小部分是将赤鱲角和榄州两个小岛铲平组成,工程量相当浩大。从空中俯瞰,机场候机大楼屋顶呈飞鸟形状,寓意香港展翅腾飞。候机大楼总面积为49万平方米,长1.2公里,大楼内有无人驾驶的穿梭列车系统,每小时可运送5200名旅客前往登机闸口。
新机场于1998年7月1日启用。开始只有一条跑道,第二条跑道于1999年5月落成投入使用。但很快这两条跑道已不敷应用,现在正酝酿修建第三条跑道。
新机场非常繁忙。2001年时有64家国际航空公司在此经营定期航班服务,每星期总共营办3800个定期航班,往返于香港和全球约130个城市之间,客运量达3300万人次,货运量为210万吨。后来,到2009年客运量上升到4500万人次,成为全球第十大客运市场,货运量达300万吨,为全球第二大货运枢纽。2010年客运量又增加到5100万人次,平均每小时起降60个架次,每一分钟都有一架飞机起飞或降落。
自1993年起,美国联邦快递公司总部所在地美国孟菲斯机场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到2010年,香港赤鱲角机场货运量达413万吨,超过孟菲斯机场的390万吨,成为全球最为繁忙的货运机场。而上海浦东机场2010年货运量为322万吨,名列世界第三位。香港赤鱲角机场待第三条跑道建成后,其设计的最终客运能力一年可达8700万人次,货运能力为900万吨。
香港虽然从1841年起就是贸易自由港,但此后长达一百多年香港经济并未发展起来,而香港经济的起飞主要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
战后香港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46年到50年代初期,是战后恢复和转口贸易阶段。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依赖转口贸易生存。在“二战”中香港为日本人所占领,经济损失惨重,对外贸易几乎完全停顿。战后几年香港逐步恢复了原来的转口港地位,但规模很小。到1950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只有31.5亿港元。
第二个阶段是从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初期,以上海、宁波为主的江浙企业家带去几十亿元的资本和设备,以及生产管理技术,开始投资于香港的纺织工业,为香港纺织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西方对我国内地实行封锁和禁运,使香港战后刚刚恢复起来的转口贸易急转直下,商业贸易企业纷纷倒闭,香港经济面临严重困难。这促使香港不少企业家不得不转而从事加工工业,以谋求生存。有些企业家则通过向大陆偷运物资赚钱。到1959年,香港已有大大小小的工厂4689家、工人20余万,比1954年增加了一倍多。围绕着工业的发展,公路、港口、电力工程、建筑、商业和银行信用规模也都不断扩大,基本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的新的经济体系。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促使香港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张,1960年香港外贸总额达到90.1亿港元。从60年代起,西方国家进行产业调整,转为优先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而将劳动密集型生产线转向海外。香港企业家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服装、塑料、玩具、钟表、电子等轻纺工业,逐步使香港成为亚洲轻纺工业中心之一。到60年代末,香港的制造业产值占本地生产总值的30%,香港工业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由50年代的10%左右增加到80%左右。这标志着香港经济已从过去的转口贸易为主转变为以轻纺制造业为主。
第三个阶段是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是香港工业逐步走向多元化、服务业经济起飞的阶段。70年代初期,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和石油危机的冲击,香港经济也曾发生过巨大的波动,但香港渡过了难关。在这期间,香港一些传统行业如纺织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不断提高,香港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服装出口地之一;同时,一些新兴工业如电子行业等迅速崛起。对外贸易在这期间也有了更快的发展,外贸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9%,到1982年,香港的贸易总额在世界上名列第13位,香港因此跨入了世界新兴工业化地区的行列。这一时期也是香港金融、旅游、房地产业兴起和迅速发展的时期,香港成为地区性国际性金融中心。
第四个阶段是从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香港成功地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经济多元化和国际化更趋成熟。中英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发表后,香港前途由原先的不确定变得明朗起来。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形势下,香港同内地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香港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从80年代中期开始,香港工业转型在经过长期酝酿之后开始起步,着重发展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香港的整体经济结构也逐步实现了多元化,一些原来处于从属地位和服务性质的行业,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金融、商业、旅游、房地产等行业的地位日益上升,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则大量向北迁移至中国内地的珠江三角洲。香港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先单一的贸易和加工出口型经济演变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香港天然资源贫乏,内部市场有限,其经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究其原因,除了香港有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政局长期相对稳定、港人勤劳智慧,以及战后世界经济贸易长期相对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为香港带来的机遇条件外,还有中国内地的因素。
40年代末50年代初内地大批资本家移居香港,带去大量资金、设备和人才。从新中国成立前后到80年代,内地移居香港的人口达250万,约占香港现有人口的40%以上,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大量廉价的劳动力。香港背靠祖国,与中国内地有天然的经济联系,是进出中国大陆的门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直对香港采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政策,从政治上稳定香港,在经济上通过各种方式支持香港的发展。几十年来,内地一直以优惠价格长期稳定地向香港供应大量的主副食品、日用品、生活用水以及生产原料等,这对保持香港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减轻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增强香港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香港的中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对促进香港的经济繁荣也起到相当的作用。可以说,在香港经济发展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中国内地因素的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