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语用课堂案例及评析研究成果

小学语文语用课堂案例及评析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性学习指导课课堂实录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本堂课是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指导课,通过合作选题、制订计划、展示评价等教学,感受数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并初步学会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最近,咱们学校就开展了一次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校鼓励我们五年级的学生都加入活动中来。由此,学生对本次学习内容的兴趣更浓厚,进而发现原来数字与古诗、戏曲等多种中华传统文化也有着联系。

小学语文语用课堂案例及评析研究成果

综合性学习指导课 课堂实录

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课题组自选主题)

【教学思路】

本堂课是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指导课,通过合作选题、制订计划、展示评价等教学,感受数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并初步学会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把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学生了解了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制订活动计划,把自己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具备更深厚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2.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观察和分析,初步了解活动计划;学会小组合作,制订、修改活动计划,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3.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师: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在我国首都北京发生了一件令全世界瞩目的大事,你知道是什么事吗?(出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照片)

生:北京奥运会召开了。

师:是的,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开幕了。最近,咱们国家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了,你知道是哪一天开幕的吗?(出示开幕式照片)

生:10月18日。

师:记这么清楚,还挺关心国家大事的!看看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你有什么发现?

生:时间都与“8”有关。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8”代表“发”。

师:是的,数字“8”谐音同发财的“发”,在民间是象征财富的符号,是最吉利的数字。古代帝王祭祀用“八簋”(出示图片),用车需“八鸾”(出示图片),统帅万民用“八统”(出示图片),治理国家用“八政”(出示图片),可见数字“8”很受中国人欢迎。

师:想一想,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生:爸爸的手机尾号是“8”;春晚是8点开始……

设计意图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和社会问题为核心进行语文知识的综合。以观察奥运会和十九大开幕式的时间导入,再联系学生身边的现象来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指导选题

师引导:数字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承载者,咱们中国自古以来就喜欢用数字来传递文化。(课件出示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感受)

师:你能为这副对联添上横批吗?

(出示一副没有横批的数字对联:2345 6789)

生:缺一(衣)少十(食)

师:可见数字与对联有关系。

师:你知道这些俗语表达的意思吗?(出示含有数字的俗语)

生1:“三下五除二”表示办事麻利。

生2:“十万八千里”表示距离很远。

师:由此我们发现俗语与数字也有关系。

师:你知道这些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吗?(出示带有数字的歇后语)

生1: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生2: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歇后语里面也有数字。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被一个个数字包围着,车牌号、手机号,一个个数字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展示车牌照片)

师:你从这幅画中发现了什么?(出示一幅由数字组成的图画)

生:这幅画里藏着很多数字。

师:原来数字与画也有联系。

师:这是中国传统艺术——剪纸,作品中也包含数字。(出示含有数字的剪纸作品,学生欣赏)

你能猜出这个灯谜吗?(出示数字灯谜)

生1:无独有偶。

生2:天下无双。

师:原来谜语中也有数字。

师:你还知道哪些传统文化跟数字也有联系呢?

生1:古诗里面有数字,比如我们学过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生2:成语跟数字也有联系,就比如“五颜六色、三言两语、三心二意”等。

师:了解了这些,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中华文化很神奇。

师:是啊,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数字在一起擦出的火花更使它具有无限的魅力。最近,咱们学校就开展了一次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校鼓励我们五年级的学生都加入活动中来。围绕这个主题,你觉得可以从哪方面来着手研究?

生1:我觉得可以研究古诗与数字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2:我们还可以研究戏曲和数字的联系。

师小结:(出示多种与数字有关的传统文化的名称)这里面的学问太大了,值得研究的东西太多了,咱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研究。这次活动咱们分组进行。老师首先给你们1分钟时间,组内商议,共同选定一个研究主题,然后由组长汇报。(小组商议研究主题,各组汇报。)

设计意图

对联、俗语、歇后语等的展示,意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数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使听上去似乎很高深的知识离学生更近。由此,学生对本次学习内容的兴趣更浓厚,进而发现原来数字与古诗、戏曲等多种中华传统文化也有着联系。开放学习的领域与内容,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造条件。

三、制订计划

师引导: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成功,不然就会失败。我们进行每一项活动,都需要事先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一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是顺利开展活动的重要保障。活动计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一份活动计划的样本)大家可以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两个范例。(学生拿出纸质样本)

师指导:活动计划可以用文字形式呈现,也可以用表格式。老师建议大家采用表格式,这样更简洁明了。当然,你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份活动计划,说一说:一份完整的活动计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生:包括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时间安排、成员分工、预期成果呈现形式。(师相机板书)

师指导:不同类型的活动,其活动计划的设计也不同。一般包括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时间安排、成员分工、预期成果呈现形式等。至于“预期成果呈现形式”,就是你们调查研究取得的成果,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示给大家。

如果现在让你们完成本组的活动计划,这6项如何填写,大家肯定觉得有难度。但我想,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给大家5分钟,小组讨论商量。老师提醒一下,可以借鉴你手中的范本。

(学生分组讨论)

师:活动内容我想大家应该很明确了。哪组说说你们的活动目标是什么。

生:我们的活动目标是了解古诗和数字之间的联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师:你们采用什么活动方式呢?

生:我们主要采用查阅书籍、上网查询、咨询老师的方式。

师: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生:每天下午6点至7点,还有周六的下午。

师:怎么分工?为什么这么分?

生:×××和×××负责上网查阅资料;×××和×××负责查阅书籍,因为他们家有很多这方面的书;×××负责咨询老师,因为他妈妈就是老师,很方便的。最后由我们共同整理资料。

师:用哪些方式来展示你们的成果?

生:可以制作手抄报,也可以做读书笔记。

师:对于怎么制订活动计划,现在心里有底了吗?

生:有了。

师:接下来就请各组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商议,互相协作,选择你们喜欢的形式,可以是表格式,也可以是文字式,制订好本组的活动计划。

(组长领取活动计划表,学生分组制订活动计划,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学生对制订活动计划是比较陌生的,出示范本让学生观察、发现一份完整的活动计划到底是如何组成的,如何填写的,降低了本环节的难度。之后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可以自主合作开展学习,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作用和团队的力量。

四、展示评价

师:各组都完成得差不多了,哪组愿意把你们的计划展示介绍给大家?(选一组上台)其余各组认真听,仔细看,然后说说他们这组的计划完成得怎么样。

(组长上台展示本组的活动计划,并加以解说)

师:先说说这组的计划有什么亮点。

生1:我觉得他们的活动方式和时间安排非常合理。(师提醒生1用“我觉得你们小组……”的方式和展示的同学直接交流)

生2:我觉得你们小组的活动方式多样化,值得我们学习。

师:你发现了什么不足吗?有什么好的建议?

生:我觉得你们的预期成果呈现形式还可以更丰富些,比如可以拍照啊,做手工啊,等等。

师:是啊,一个计划不是一次就可以确定下来的,往往需要经过多次修改,不断调整。请大家再看看本组的活动计划,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如果有,请在共同商议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其他小组的做法,进一步修改完善本组的活动计划。

(学生检查、修改计划)

师:大家相互协作,都制订出了活动计划,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呢?

生1:我在想我们的计划实施起来不知道会怎么样。

生2:我想快点行动起来。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汇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要了解合作伙伴,学会交流与合作,在互相尊重、理解与宽容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让自己的计划更完善。

五、活动小结

师:大家互相配合,成功完成了活动计划的设计,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今天回去后就请大家各司其职,互相协作,完成活动任务。但是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制订了计划,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计划机械地执行,随着活动的开展,会出现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同学们要依据实际活动中的发展和需求,及时调整、修订活动计划。下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将你们的活动成果展示给大家,好吗?

生:好!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觉得一起合作,众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生2:我觉得今天的学习还蛮有意思的。

生3:我感受到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师小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字,以其独特的内涵构建了多彩而博大的文化体系。作为一名当代的小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批判地继承与吸收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设计意图

在本次语文学习中,学生进行探究的同时会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从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生活中能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执教并整理: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漆河镇中心小学 刘静)

“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课堂评析

把握综合性特点 不忘语文本色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管学习活动涉及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切均是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来进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姓“语”。

一、精选主题,体现姓“语”

“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教材里并没有这一主题,但有趣的文化现象非常吸引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语文学科特征明显,而“数字”明显是数学学科的,这是将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的整合。课堂上,在指导学生选题的环节,教师出示一张张精心寻找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了解对联与数字的联系、俗语与数字的联系、歇后语与数字的联系、画与数字的联系、剪纸与数字的联系、灯谜与数字的联系、古诗与数字的联系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既很好地把握了综合性的特点,又不忘语文课的本色。

二、制定目标,体现姓“语”

获取运用资料,策划活动,尝试写简单的活动计划、活动总结、研究报告等,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在课标要求下让学生分组学习,通过查阅书本、网上搜集、采访师长、分组讨论等方式,积累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素材,最终让学生初步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并展示,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了解、继承传统文化,锻炼他们查阅资料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体现语用

制订活动计划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让学生先观察教师发的两张范例,说说一份完整的活动计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着重引导学生理解“预期成果呈现形式”这一难点。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明确本小组的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时间安排、人员分工、预期成果呈现形式,让每一位孩子都积极投入制订活动计划之中,体现了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团队的力量,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展示评价,体现语用(www.xing528.com)

展示评价环节,学生勇敢上台,向全班同学大声说出他们的计划。此刻的他们仿佛已不是学生,而是自信满满的职场职员,神采奕奕地介绍他们的公司计划。开放性的课堂,就是能让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一组解说完计划后,教师让其他组的孩子们加以评价,先说亮点,再提建议,面对面交流。通过展示、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让自己的计划更完善。

(评析: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漆河镇中心小学 王俊)

综合性学习展示课 课堂实录

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思路】

本次综合性学习展示课以数字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为核心,以小组汇报展示为基本形式,将学生分成五个不同的小组,展示不同的成果。有数字成语大探密小组手抄报作品的展示和对材料进行提炼删减过程的介绍;有习俗文化大荟萃小组展示采访视频,并介绍怎样进行采访的;有数字对联大搜索小组简单研究报告的展示介绍;有数字诗词大传唱小组成果展示,与同学现场互动仿创小诗;有俗语、歇后语大比拼小组与同学现场游戏互动。学生通过前期活动获得的众多资料,经过挑选、整合之后,用适宜的、语文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口语表达能力、交流应对能力、鉴赏评价能力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交流应对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2.学生在活动中获取和积累语言材料,理解这些语言材料中承载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

3.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并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标准

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已经融汇成一派浩瀚的巨流。然而,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数字除了计数功能外,还被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前段时间,同学们都进行了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王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沉浸在书海之中,有的同学在网络世界畅游,有的同学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探讨,还有的同学和小伙伴们分工合作,共同研究,虚心地向老师们请教。(边讲边播放学生活动的PPT)

师:今天呀,大家都带着自己很好的研究性作业回来,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呢?

生1:我们小组研究的是成语中的数字。

生2: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对联中的数字。

生3: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古诗中的数字。

生4:我们小组研究的是俗语、歇后语中的数字。

师:看大家个个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样子,都迫不及待想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吧。给你们一个宽广的舞台,愿你们美丽绽放。

设计意图

语文综合性学习力图沟通语文课内生活与课外生活。在语用视野下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创建真实的教学情景。本环节教师将学生前期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场景制作成PPT,配上音乐,让学生感受到综合性学习的历程是有实际意义的,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言语生长需求。

二、小组汇报,展示成果

师:下面掌声有请第一小组的同学为我们上台展示。

(一)数字成语大探密小组

生1:我们这个小组研究的是成语里的数字,首先让我们认识这些成语,和它们交个朋友吧。(图片展示,介绍成语的概念)

生2: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成语,现在请大家来看一看,我给大家带来的含有一些数字的成语。例如:一心一意、才高八斗、十全十美……这些数字不仅给成语增添了一些韵味,还让我们对成语多了一点兴趣。同学们,让我们仔细观察,多多发现生活中含有数字的成语吧!

生3:刚刚认识了许多带有数字的成语,接下来请大家看看这幅图,你们发现了什么?(图片出示各种鼎,指名同学回答)

生:我发现这幅图片中有九个鼎。

生3:是的,这幅图片中的确有九个鼎,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有关九个鼎的数字成语吧。“一言九鼎”,鼎是夏、商、周时期的传国宝物,一言九鼎意思是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古人认为上有九霄,下有九泉,中国称为九州方圆,皇帝是天之骄子,奉为九五之尊等等。中国人对“九”的迷信,源于对天的崇拜。“九”又与“久”谐音,所以“九”往往与吉祥、繁荣和长久相关。

师:原来“九”有这么深厚的含义。

生4:听完了两位同学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数字成语中的传统文化。“六”在中国人看来是个吉祥的数字。因此像六畜兴旺、身怀六甲、六合元气、六国之君等成语均为褒义词。在中国文化中有“七日来复”之说,不过,“七”却是被中国人忌讳的数字。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含有数字“七”的成语大多带有贬义,如:七嘴八舌、七零八落、歪七扭八、乱七八糟、七拼八凑、横七竖八等等。

生5:了解了六和七的含义,下面让我们来玩一个数字成语游戏。(游戏互动:成语加法、减法游戏,看图猜成语)

师:这个游戏真有趣!

生6:这是我们小组完成的手抄报作品,我们的手抄报由四大板块组成,第三板块“四面楚歌”这个成语故事比较长,而手抄报中版面有限,我们就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判断,只留下主要内容,删掉了与主题没关系的内容。

小组成员致谢: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师:采访一下,你们小组在做完这个研究之后,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发现数字本是计数工具,在汉语中,因为与有些字谐音,或者相同,或者相似,从而具有与谐音字相同的意义。例如:人们在挑选数字时,常常挑选八、九等吉祥的数字,不选七、四象征不吉祥的数字。这就是我研究的收获。

师:看来你的研究十分深入,赞同你的说法,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最喜欢的数字是九。

师小结:这组的同学在书籍、网络、社会活动中收集了大量资料,又对资料进行分析、判断与识别,删繁就简,完成了一张精美的手抄报作品,祝贺你们,习得了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设计意图

查阅整理资料是综合性学习常见的活动之一。学生通过前期活动获得的众多资料,经过挑选、整合之后,用适宜的、语文的方式展示出来。这一组学生不仅展示了制作的手抄报作品,还介绍了手抄报的设计及他们是怎样对“四面楚歌”这个成语故事的材料进行提炼删减的。可见,学生习得了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习俗文化大荟萃小组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请你们上台吧。

生1:(课件出示电梯楼层按钮、车牌号码图)在生活中,我们发现电梯楼层的按钮没有“4”“14”“24”的数字按钮,而车牌号码一般都带有“8”这个数字,所以我们决定研究习俗中的数字文化。我们采取的是调查采访的方式来了解。

生2:我们采访的对象是家住富华领秀公馆的张爷爷,张爷爷是一位退休的教师。

生3:采访前,我们做了这些准备工作:确定了釆访对象是家住富华领秀公馆的张爷爷;采访时间是12月19日;采访时设计了3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喜欢6、8、9这些数字,不喜欢4?常德人在过36岁时有什么习俗?我们的家乡常德农历三月初三有什么习俗?

师: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呀!

生4:采访时我们是这样分工的:与张爷爷住在一个小区的小培负责与张爷爷联系;子晨、小怡负责设计采访问题;小澳、宇飞、小城负责记录。我们一致认为采访时要有礼貌。

生5:这是我们小组到张爷爷家进行采访时的情况。(播放釆访视频)

生6:张爷爷家干净整洁,他认真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3个问题。我们知道了八与“发”谐音,表示发财的意思,在中国人的传统认识中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四”与“死”谐音,所以电梯里面没有设置有4的数字按钮。常德人在36岁时会扎红腰带,穿红裤头,用以驱邪。张奶奶还用香甜的橘子和好吃的零食招待我们,让我们既收获了知识,又品尝了美食。

小组成员致谢: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师小结:采访是获取信息的一种好方法,习俗文化大荟萃小组的同学做事真周到。釆访前拟定好了采访提纲,确定了采访时间、地点、采访对象,并精心设计了采访的问题。采访时也彬彬有礼。你们的表现十分出色!

设计意图

综合性学习中的人物采访是搜集资料的重要手段。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人物采访是一次生动、真实的口语交际。它把学生置于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人际互动产生了更多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面对不同的情境要随机应变,这比课堂中模拟口语交际训练带给学生的挑战更多。这一小组的同学来到张爷爷家中,对张爷爷进行采访,学生在采访中进行真正的言语实践,提高了倾听、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三)俗语、歇后语大比拼小组

师:现在请第三小组的同学为我们上台展示。

生1:我们小组研究的是俗语、歇后语里的数字。我们这个小组由6个同学组成,他们分别是(小组成员分别做自我介绍)。我们几个同学对俗语、歇后语特别感兴趣。李老师上了《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指导课后,我们几个一起研究制订了活动方案,由我来担任小组长。确定了主题后,我们分工合作,第一步我们在家中通过翻阅书籍或上网查阅收集资料。(PPT播放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图片。)

生2:第二天,我们几个相约来到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进行资料查阅。瞧,我们找到好书后,就开始做笔记。图书馆的藏书十分丰富,我们个个沉浸在书海之中。回到教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又将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下面就来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吧。(展台展示收集到的数字俗语)

生3:这是我收集的含有数字的俗语。(展台展示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我最喜欢里面的“八九不离十”,这个俗语是表示差不多的意思。“九九归一”就是表示归根结底。

生4:这是我收集的含有数字的俗语、歇后语。(展台展示收集的数字俗语、歇后语)我最喜欢的是“三顾茅庐——好难请”。它由来于三国时期,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庐去请诸葛亮出来跟自己打江山,去了三次,所以叫三顾茅庐。这个俗语,用来表示求才心切。

生5:这是我收集的歇后语,我最喜欢的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展台展示收集到的数字歇后语)

生6:看了我们小组研究的成果后,我有个有关俗语和歇后语的填空题,想考考大家。请用带有“九”的数字俗语填空。第一题:“叔叔费了什么?跑遍了整个山坡,才找到一棵灵芝草。”(学生回答:九牛二虎之力)第二题:我要加大难度了。“这件事交给她(  ),你大可放心。”(学生回答:十拿九稳)恭喜你,答对了。

小组成员致谢: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师:老师有一个有关俗语和歇后语的题目想考考大家,请听题:“这几天火箭队总是输,今天是火箭队对老鹰队的比赛,火箭队的球迷心里很紧张。(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没想到火箭队今天改变了战术,球员们在球场上个个很神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打得老鹰队是莫名其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后,火箭队以108∶85赢得了这场比赛。”(学生说出答案)

师小结:你们小组进行了闪亮的自我介绍,汇报的内容让我们眼前一亮。你们的课件操作能力也十分熟练,老师要向你们学习。

(四)数字诗词大传唱小组

师:老师知道有个小组是研究古诗词中的数字,他们早已做好了准备,让我们用掌声有请他们。

生1: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古诗中的数字,下面请大家看我收集的带有数字的古诗。(声情并茂配乐朗诵一首含有数字的古诗)

生2: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生3:刚刚,两位同学声情并茂地读了含有数字的诗句,同学们应该也喜欢这类诗吧。哪位同学想分享一下你最喜欢是哪一句呢?(指名两个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含有数字的诗句)

生4:刚才听了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句,我也来分享我对古诗的了解。

运用数字可使诗歌对仗工整,富有韵律美。例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运用数字进行对比;“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运用数字进行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数字表示比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数字进行夸张。

生5:刚刚大家听了菲菲同学的介绍,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首带有数字,很有趣的古诗。(出示古诗《飞雪》)我想请几位同学来当当小诗人,模仿这首诗的句式创作一首诗。(指名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现场创作的小诗。小宇同学仿作《雨》这首数字小诗,一句“落入手中无一线”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生6: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填数字入古诗”的游戏,考考同学们对古诗词的积累。(互动“填数字入古诗”)

师小结: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欣赏了数字诗词大传唱小组的展示,我们知道了诗歌中巧妙地运用数字,真是妙趣别具,平添许多艺术魅力。

师:下面我们掌声有请第五小组的同学上台为我们展示。

(五)数字对联大搜索小组

生1: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对联中的数字。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千百年来,一直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和欣赏。我国古代对联艺术中的数字巧对,变化无穷,使人们得到极大的乐趣。这是我们小组共同制订的活动方案。(介绍活动方案)

生2:我是小舟,我六岁开始学习书法,这是我书写的一副数字对联。(展示书写的数字对联,教室响起热烈的掌声)

生3:我是诗涵,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看对联说意思”的游戏,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这副对联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说出“缺一少十,没有东西”的意思)

生4:我是鹏鹏,我们来“对对联”,我出上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你觉得下联是A、B、C三个选项中的哪一个呢?(学生答:我选A“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说说你的理由吧。(学生答:“一掌擎天”对“六合插地”,“五指三长两短”对“七层四面八方”)恭喜你,答对了,确实是这样。我们对对联的基本要求就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生5:了解了对对联的基本知识,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看对联,猜谜语的游戏”,请看大屏幕。“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打一生活用品)(学生猜出这是热水壶,并说出理由)

生6:这是我们小组通过研究写出的关于数字对联的研究报告。(展台展示“数字对联研究报告”,介绍研究报告的四部分:问题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

师小结:数字对联大搜索小组同学的展示形式多样,各有所长。最难能可贵的是尝试写出了简单的研究报告,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列出了调查的方法,对调查情况和资料进行了整理,最后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结论。收获满满呀!

设计意图

成果展示是自主活动后展现语文综合性学习魅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活动,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原生态展示,让全体学生分享收获成果的快乐,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成果共享。学生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口语表达能力、交流应对能力、鉴赏评价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三、收获感言,点评小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展示汇报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收获吗?并用一两个关键词将学习所得写在黑板上。

生:我收获到了整理资料的方法,就是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删繁就简。

(生在黑板上板书:删繁就简)

生:我知道了采访别人时,要提前制订好采访提纲,要确定好采访的时间、地点和采访的对象,并且要精心设计好采访的问题,采访的时候也还要有礼貌。(生板书:制订计划、彬彬有礼)

生:我知道了诗歌中巧妙运用数字会很有趣。

生:我学会了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才能更高效。

(生板书:分工合作)

师总结:同学们,看到你们出色的表现,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里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我们继续探究。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中,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让我们在今后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表现得更为出色吧!

设计意图

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言语实践中习得语用技巧。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收获,并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自己的学习所得。学生在表达中学习,在表达中成长。

【板书设计】

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

制订计划

分工合作

删繁就简

彬彬有礼

……

(执教并整理: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江南小学 王丽斌)

“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展示课课堂评析

巧架合作之桥 妙探语用之味

一、聚焦表达,明确语用目标

这堂课的目标非常明确:了解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联,汇报研究成果。孩子们巧架合作之桥,人人参与汇报。在汇报时注重语言的表达,紧扣小组细化后的主题展示,比如:“数字成语大探密”小组从鼎的本意出发,解读了“一言九鼎”的意思,通过谐音,解释了“九”常表示吉祥、繁荣、长久。又对比出“六”多带褒义,而“七”多带贬义。又如“俗语、歇后语大比拼”小组成员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不仅有序地、幽默地介绍了自己,还详细地说明了资料的来源、筛选的过程,与听众们进行了互动,进行了猜谜游戏。在整个汇报环节中,有问答,有讨论,有点评,语言丰富、活泼,表达形式多样。

在前期的准备中教师也对孩子们的听、说、读、写提出了要求,从课外书籍中,网络信息中,身边的老师、同学、家长口中获取所需的资料,对材料进行筛选,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又贴近学生语用的最近发展区,明确了语用目标。

二、积极导引,提升语用能力

这堂课上,教师的引导简约而不简单。孩子们汇报完之后,王老师都会及时给予评价、指导,为孩子们的自主合作探究指明方向。比如,经常适时地用采访的形式询问孩子:“你们小组在做完这个研究之后,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学以致用,还能根据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及时出题互动,让孩子们灵活运用俗语和歇后语。

综合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师生的角色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汇报环节中,有几组的孩子都不约而同地设置了一个环节——和台下的同学互动。有的是猜谜语,有的是填诗词,更有共同诵读的环节。在自由活泼的问答互动中,又将数字的探究与生活紧密相连,提高了正确运用诗、词、句的自觉性。这样,在思与辩的过程中,完成情感的渗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注重积累,习得语用方法

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们的这堂展示课也传达着一个信号:积累知识重要,学习方法更重要。孩子们一开始收集到的材料有很多,包括语文特质的和非语文特质的,如何甄别?有孩子提出要“删繁就简”,有的孩子提出要“要提前制订好采访提纲,精心设计采访问题”,这都是通过前期的经验积累而学习到的方法。通过这一次的综合性学习,孩子们将资料分类整理,做成手抄报,利用课余时间到采访对象家中进行采访、拍成视频、做成PPT,还有发挥自己的所学写成对联,讲解自己读到的有趣的对联故事,等等,读与写相结合,听与说共运用,既培养了策划和开展活动的能力,又进一步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掌握了合作探究方法。这样在下一次学习活动中就可以迁移运用,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评析: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江南小学 赵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