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一语道破语文教学应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规则,并能在类似的情境和语境中迁移运用。从学到用,如何实现方法的习得与迁移?很多老师做了长期艰辛的研究,形成了宝贵的教学思想和鲜明的教学主张。
丁有宽老师历经40多年的岁月,先后进行了八轮教学实验,形成独具一格的“读写结合教学法”。丁老师认为,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这一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以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读写结合中的“读”是感知规律、学习方法,在读好文章的基础上,以课文中的范句、范段、范文为例,引导学生运用迁移方法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练习;读写结合中的“写”是运用方法、巩固方法。通过写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阅读课上所学的写作方法,从而指导更多、更好地阅读和写作。
【课例】《金色的鱼钩》教学片段
2.部分入手,掌握读写方法
第一步,精读第2自然段,理解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词语,体会这些外貌描写,反映老班长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步,精读第8自然段,找出描写老班长嚼草根和吃鱼骨头的动作。从这些动作描写,体会老班长的内心世界。
第三步,精读第20至22自然段,想想老班长的表情变化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第四步,要求学生说说老班长最后说些什么话,表现老班长什么品质。
第五步,根据板书,总结本文写作特点,让学生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掌握“通过外表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3.读写迁移,提高读写能力。
修改习作《勤劳的爸爸》。(修改提示:根据上面所学知识,围绕“勤劳”这个中心,想想短文哪些地方未能抓住人物外表特点进行具体描写?该怎样修改,人物的形象才能更感人,中心才能更突出。)
课文可学习的知识点很多,丁有宽老师紧紧抓住重点部分,引导学生逐步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形象,学习“通过外表描写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这一习作知识。读与写之间,丁老师搭设了桥梁,及时补充一篇问题习作,让学生运用刚刚提炼的写作方法进行针对性的修改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迁移能力。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要经过反复的操练,语言能力的形成也是如此。丁有宽老师主要通过三种做法加大训练量,从而落实读写迁移,提高语言能力。
一是一文突出一个重点。丁老师强调一课一得,课堂依据“认识—实践—迁移”的规律设计教学流程,保证学生充分练习本课所学的这一写作知识。如教《金色的鱼钩》,丁老师抓住“通过外表描写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这一习作知识进行读写迁移训练;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丁老师突出的重点训练目标是“学会采用总-分的构段方法,选择不同事物或从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二是对典范课文,采取一文多次教,多次练,每教一次,重点就转换一次。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丁老师教了三次:第一次教,重点引导学生领会通过“像千斤巨石”“没挪动”等词语形象细致地描写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技巧,从而指导学生修改自己写的有关描写人物的文章;第二次重点学习课文选材详略得当,指导学生编写段落层次提纲;第三次重点学习文章的开头结尾,指导学生练习写与课文不同的开头和结尾。三个读写结合点既注重梯度,又点点相联,读写迁移训练充分。
三是采取一篇带几篇的组文教学法。教学景物综合描写这组课文,丁老师只花了5个课时就教完了6篇课文。通过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仔细观察,小作文到大作文有机结合,再通过评讲,启发学生修改作文。这就需要再读书,再观察,再作文,反复练习;结合开展游览潮州西湖活动,丁老师设计了《出发之前》《车上见闻》《登上西湖山》《归途》等题目,让学生练习写片段或完整的习作。最后以《记一次难忘的队活动》为题进行综合习作训练。一次活动,平均每个学生的习作有十多篇,多的写了二十多篇。通过这样充分的、有层次的练习,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主张“先写后教,修改为主,反复实践”,遵循了写作能力习得与迁移的规律。
例如,在《“关联病”“少年痴呆病”“故事炒故事”》一课的“挑刺”环节,管建刚老师针对学生习作中的共性问题“关联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先读有关联词的句子,让学生读,说一说通不通顺,再去掉关联词读,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没有关联词的句子更简洁利索,然后出示学生习作中使用关联词的一个句子,带着学生修改,最后出示四个句子,让学生独立修改,课后必定还要在自己的作文中修改这类问题。这样的课,语言品质的提升是有习得过程的,遵循“发现—练习—巩固”的规律。管老师的每堂习作讲评课都有“挑刺”的环节,集中诊治很多类似的“常见病”,通过归类修改,学生逐步习得写作能力,提高语言品质。
关于阅读教学,管建刚老师认为,阅读教学必须指向写作,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写”。而在“怎么写”的探究上,他最为关注的是作者是如何“构思”的,注重“段感”“篇感”的训练,为读写迁移搭建桥梁。
【课例】《理想的风筝》教学片段
四、研究“故事的关联”
(师指题目,生读:理想的风筝。)
师:课文的题目是“理想的风筝”,显然,“放风筝”“追风筝”,一定要写。刘老师“上课”的故事,肯定有很多,作者选了“讲故事”“写板书”这两个。请问,能不能换成刘老师“关心同学”,比如,有同学受凉了,刘老师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同学披上;换成刘老师“博学多才”,会弹琴、会画画呢?
(生沉思)
师:请你默读第八、第九自然段,“放风筝”“追风筝”里的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生:是个乐观、顽强的人。
师:如果上课的故事,换成刘老师“关心同学”“博学多才”,与“放风筝”“追风筝”,搭不搭配?(www.xing528.com)
生:不搭配了。
师:猜一猜:上课的故事,应该写出刘老师的什么特点,才跟后面的“放风筝”“追风筝”,特别“搭”?
生:也应该是写出刘老师的乐观、顽强。
师:现在,请你默读“讲故事”“写板书”,这两个故事,是不是也写出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
生:这两个故事写出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
师:(指板书,生读)讲故事,写板书,放风筝,追风筝。
师:这四个故事为什么能放在一起?——它们有内在的联系,都指向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用故事来写人,要注意故事有没有这样的内在的联系。
这个片段是学习作者如何选材,材料之间要有内在关联。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动笔写之前要考虑怎么写,要理清写哪些故事,故事之间的内在关系,故事如何体现主题。学生明白了作者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事前构思得好,从而认识到自己写作前也要认真构思,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再写。由课文这个例子的学习,实现读写迁移,提升读写能力。
张祖庆老师的教学十分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他打破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分离的现状,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体验语言文字的规律和特点,再巧妙地融入写作教学中,为学生的写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在课文的学习中逐步习得方法,也为方法的迁移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师:三位同学,你们的朗读当中都关注到了一个标点符号,那就是问号。(教师板书:?)老师告诉大家,其实在古代,所有的词都是没有标点的。这标点,是后人为了读的时候停顿方便,加上去的。既然是后人加上去的,老师不禁要问,如果让你给最后一句词加一个标点,除了加问号,还可以加什么?为什么?
生:还可以加感叹号。因为这样读起来一定更有深深的怀念的感觉。
师:是啊,你把这深深的感叹读出来。
(生读最后一句)
生:我觉得加省略号也可以。江南的风光如此的多,这首诗并没有把江南的风光全部写完,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觉得写省略号也可以。
师:是啊,这简简单单的六个点,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江南风景,意味深长。你把这意味深长的感觉读出来。
生:可以问号与叹号一起用。既有深深的赞叹,又有强烈的反问。
师:好一个“问号与叹号一起用”!你把这种复杂的感情读出来!
师:同学们,这最后一句,可加问号,可加叹号,也可以加省略号。但是,在很多文学家和国学大师看来,最后一句加问号是最合适的。这又是为什么?
生:因为他在这个句中加了一个“不”,这样一加,就表示反问的意思,表达的思念之情就更强烈了。
师:哦,是的,问的语气就更加强了。你来问一问。
师:谁还能问一问?
师:我们一起替白居易问一问“能不忆江南?”起——
师:是的,江南是如此的值得他眷恋,所以他在开头就长叹“江南好”——
(学生齐读整首词)
常言道:“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其实,标点符号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郭沫若先生说:“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同样的句子,不同的标点,意思也会有较大的差异。除了具有断句、表示语气的作用外,更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一些特殊符号的巧妙使用,不仅可以表达出更丰富的语义,还可以传递一些不同寻常的语言信息,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语言的独特作用。《忆江南》一文中最后一个“?”则是蕴含了丰富情感的一个语言表达。张祖庆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标点符号“?”中的“秘妙”,关注标点符号的表达方法,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深入体会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深刻情感蕴含在字里行间甚至标点符号里。如此一来,关于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习得自然妥帖,今后在写作中迁移运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