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崔峦老师在2005年5月的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指出:“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写作方法是无济于事的,宜在写中悟法,写中用法。作文还是习惯,要经常历练。”“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能力。我们要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
存在的问题:教材安排的习作训练量偏少。
从语文教材内容的设置看,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部分,习作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从时间安排上看,课程设置的标准是中段每周七节语文课。基本是每两周里面有两课时的作文教学时间,作文教学时间相当于占到七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的语文教学时间。从全册教材来看,只安排了八次习作训练。如果仅以此为训练,这是远远不够的。
策略:加强实践,举一反三悟其情。
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的课上练笔(如续写、扩写、改写,写感受、写启示、写自己想写的),改变阅读课上不动笔的现状。鼓励课外练笔。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内”。这就需要教师主动开发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训练点,发掘课堂习作教学内容的课外延伸功能。
“多练”并不是盲目地练、机械地练,而是在一定的课内习作的基础上,加强实践体验,有目的地让学生亲身去实践,去体验,已经会做的,或者已经做过的,还可以再实践、再体验,然后举一反三地练习作,让学生明白: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写,而且可以写得生动。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方法,运用到课外,通过模仿、借鉴、举一反三地练,提高摄取写作素材的能力,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关注生活的热情,提高捕捉自己独特感悟的能力,逐步过渡到创新,使写作不再是千篇一律,使写作能基本做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案例一:《太阳》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学习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太阳》时,第一课时主要引领学生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基本脉络和框架,第二课时则让学生写、说《太阳的自述》,在学和写之间架起桥梁,实现知识和语言训练同构共生的完美融合。教师把“写”挤进课堂,使学生在二度感知文本的同时进行个性化创造。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中轻松穿行说和写,自然是兴趣高涨、兴致盎然。(www.xing528.com)
案例二:《学校的花园》从课内到课外
在老师的带领下亲历亲悟写完《学校的花园》后,学生又收到了老师布置的双休日去公园游玩,写一写《家乡的公园》的任务。观察自己所在的房前屋后,写一写《我们的小区》,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再写写自己游览过的风景名胜地。以《学校的花园》为点,运用在课堂内学到的观察、感悟、表达的方法,带动课外的观察、感悟和表达。减少抄抄写写的作业,以增加习作练笔的次数。课外习作的练笔,评改相对简化,但反馈一定要及时。
案例三:《爱护周围环境》由一篇到系列
如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周围环境”。这是语文综合实践的活动内容。通过一个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有了很多的体验,积累了不少的写作素材。如果这样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只写一篇作文,那是大大浪费了写作的资源。所以,这一专题,从调查周围环境开始,可以写一写调查的经过、写一写调查结果所产生的原因、写一写为改善环境我们可以做什么、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等。一次活动,就是一次系列作文的训练。
学生感言:
以前作文写得少,觉得写作文压力很大,现在,写作文多了,觉得这是一件平常事,而且非写完不可,没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完,不愿意交作文本。这就像学游泳的人,第一次下水会紧张,多次下水后,不仅不会紧张,而且可以慢慢学会游泳,体会到游泳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