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视编辑实训:景深镜头再现空间层次丰富,提升信息量和真实感

影视编辑实训:景深镜头再现空间层次丰富,提升信息量和真实感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以什么的方式来再现空间,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体现空间层次的丰富感和画面的信息量。一般情况下,具有纵深感的空间能够提供更多的视觉信息。影视编辑应该注意景深镜头在表现空间信息量方面的优势。景深镜头除了可以同时表现几个动作,立体化再现空间,增加信息量,增强真实感外,它还能产生多样化的戏剧性效果。

影视编辑实训:景深镜头再现空间层次丰富,提升信息量和真实感

再现的空间是通过摄像机的记录特性和运动特性再现事物的直观行为空间的,由于摄像机可以以与人眼观察相似的透视比把形象的形态造型、环境背景、运动方式等逼真地记录下来,从而使观众产生真实的空间感

把对象拍摄下来并不代表着立体地再现了空间,比如说,在一些缺乏背景层次的新闻节目中,播音员或主持人在屏幕上的影像是平的,像是与背景贴在了一起,毫无立体感可言,而现实空间却是立体的。因此,常常困扰创作者的一个问题是:在二维平面的电视画面中如何逼真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

空间的再现主要依赖于前期摄像。其再现的方式与效果对于节目叙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如何再现空间上,电视摄像方面有许多成熟的经验。例如,摇镜头渐次展现空间领域,纵向移动牵引观众体会空间的深度,利用前后景的比例关系和背景的光影变化可以显示空间丰富的层次,借用镜面作用可以拓展空间。所谓镜面作用就是借用镜子、反光物体等折射另一形象,诸如借用池塘倒影反映天空云彩、从汽车后视镜看另一主体行为等。在一个采访张艺谋的电视节目《与张艺谋东京对话》中,创作者巧妙地利用镜子,将被访者安排在一个镜子的右下方,通过镜子可以看到坐在被访者对面的采访人。这样就在一个镜头里融合了两个呼应空间关系,可以同时看到采访者和被访者的正面形象。

无论以什么的方式来再现空间,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体现空间层次的丰富感和画面的信息量。冗长而乏味的镜头或镜头组合是难以产生吸引力的,相反,在一个镜头或者一个段落中,镜头能够“言之有物”,观众才可能观之有味。“言之有物”既来自事件或画面内容本身,也受到镜头表现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具有纵深感的空间能够提供更多的视觉信息。影视编辑应该注意景深镜头在表现空间信息量方面的优势。

所谓景深,是指由所摄镜头前景延伸到后景的整个区域的清晰度,从空间表现来看,它能将近景细部与全景场面容纳在一个画面里,使客观世界作为整体在屏幕上得到再现,进而使空间不再是单的片段化的,而是具有立体化效果和可能呈现多重关系、多重信息的形态。

巴赞在解释段落镜头的真实性时推崇景深的运用,他曾列举电影《鹫鹰不飞的故事》中老虎与孩子的关系来说明景深和段落镜头的作用。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生活在南非的小孩不知危险地从兽穴抱起了一只幼狮,而此时母狮正从兽穴不远处返回,孩子父母见状惊恐万分。如果用分切镜头来表现,孩子一个镜头,母狮一个镜头,这时观众紧张感不强,因为视听经验使他们知道狮子和孩子不在一个镜头里。加大视听刺激的手段只能是加快剪辑节奏。巴赞评价说,这样的方式“只有叙述价值没有真实价值”,如果将老虎和孩子放在同一纵深镜头中,则视觉和心理感受就完全不同了:父亲叫孩子停下别动(母狮在画面内不远处),孩子放下幼狮离开,父母在远处看得胆战心惊,母狮过来叼着幼狮走了,父母松了一口气,奔向孩子。在这里,一个镜头里同时表现了几个局部空间之间的关系:小孩和幼狮,小孩和母狮,小孩和父母。其间,恐惧、焦急、等待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具有局部空间构成所难以比拟的真实感。

景深镜头除了可以同时表现几个动作,立体化再现空间,增加信息量,增强真实感外,它还能产生多样化的戏剧性效果。比如,在摄像机的轴心位置上拍摄向前运动的物体,会产生持续向前的感受,在一些影视片中,常见类似某人迎着朝阳不断走向地平线这样的镜头便是采用了景深镜头。有时,通过前后景主体或关系变化能产生特殊的戏剧效果。比如,一个长拉镜头中两个人正在交谈,拉到最后,近景中还有另一个人在注视前两者,空间内容和关系陡然增加了新的成分。(www.xing528.com)

在电视纪实创作中,景深镜头常常和运动性长镜头配合,从而使完整的空间在连续的运动形态和时间流程中得到连贯展现,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与现实一致的时空统一,保持了事件信息的完整性,体现了开放的叙事追求,从而也成为纪实美学一种常见的创作方法。

在画面中,真实地再现空间能够为情节内容的表达、人物活动的表现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依据。而在电视新闻纪录片等纪实类节目中,重视对环境氛围的记录与表现,重视人与环境关系的记录,是真实再现现实空间的重要前提。因为人的生存境遇、事物的存在发展不可能与自然与社会环境脱离,在现实中,人们对于事物的感受是立体的,有空间感、有环境气氛的空间环境充满活力。所以,记录一个事件、报道一个行动,除了记录人物情节外,还要用一定机位、角度、不同景别来记录事件发生的环境,使事件行为具有完整的时空概念。

在实际拍摄中,由于单机拍摄时为保证主体动作连续记录或者是由于缺乏空间意识,一些创作者往往会忽视环境和人物关系的记录,在后期剪辑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以致画面单调,缺乏空间表现的整体感和生动性,充斥画面的只能是局促的对话和支离破碎的空画面,缺乏对人物行为或生存环境的展现。比如反映偏远山区的新闻专题中,不见山区的全貌和有典型环境特点的镜头;反映当地人生活困顿,只是采访加采访,却不见真真切切地走进某户家庭中,把人物还原到真实的生活空间中,诸如此类的做法往往会使报道形象孤立,缺乏生动性。从再现现实空间丰富性和真实性的角度,空间的再现已不完全是前期摄像的责任,后期编辑时同样应从叙事需要出发,考虑镜头结构对保持空间环境信息完整性的影响,考虑置身其中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

比如说,在纪录片《重返驼峰》中,在表现寻找美军遗骸的探险队穿越一座山流湍急的山峰时,画面将环境交代得十分清楚,陡峭的岩石上,人们艰难相扶,山流轰鸣,其间加入了这样一个镜头:湍急山流中,粗大的木桩急速而下。看似简单的一个镜头,却即刻树立起了环境形象,观众宛如身临其境。

《生活空间》栏目曾播出过一个纪录短片《姐姐》,编导没有采用解说词,完全是通过对孪生姐弟及其父母对两个孩子教育的记录,生动再现了一个家庭在孩子教育中显现出的矛盾。其中一段,姐姐蕊蕊因为妈妈偏爱弟弟,感到委屈,磨磨蹭蹭地洗完手不肯吃饭,爸爸一边吃饭一边开导蕊蕊,妈妈一边吃饭一边抱怨。在这场对话段落中,镜头剪辑并不完全是谁讲话就切换谁反而时常在讲话者的讲话中,切出其他人的动作神情。比如:爸爸说话时,蕊蕊显出委屈而倔强的表情,弟弟满不在乎地吃饭,妈妈往弟弟碗里布菜。这样的镜头组合使整个吃饭段落不是单调的“你说我说”,而是立体地再现了吃饭时的情形,从中传达了微妙的人物关系和性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