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同时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缅怀党的光辉历程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元阳发展形势,我们完全有条件、有基础、有底气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从国内看,我国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9亿多劳动力,形成了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和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集体”转移势头汹涌,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带来了时代机遇。从省内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了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纲”和“魂”,为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数字经济建设、滇中城市群发展等重大战略和政策的实施,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提供了重要平台和窗口。从州内看,州委明确提出做靓哈尼梯田遗产区名片,把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打造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的红河样板,把哈尼梯田景区打造成为AAAAA级景区,把元阳建设成为红河南部交通枢纽,加快推进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等发展定位,进一步突出了元阳发展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元阳完全可以在为全州建设云南绿色发展的增长极、沿边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新时代团结进步的美丽红河中大有作为,展现更多的担当。从县内看,“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元阳精神,流光千年、历久弥新,成为元阳人民珍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南部交通枢纽作用的发挥、民生短板弱项的补齐,元阳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越来越坚实。元阳干部实践发扬坚韧不拔、笃定执着的脱贫攻坚制胜经验,历经实战检验,创造出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必将进一步激励各族干部群众乘势而上、乘胜而进,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做好2021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州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融入“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统领,全面落实“以稳为先、以硬为核、以软为重、以活为效”的发展思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提升元阳发展的质量、品牌和影响力,坚定不移走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新路子,确保“十四五”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巩固脱贫成果,着力在衔接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循环的重要方面,巩固发展“三农”工作战略性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可放松。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帮扶不松劲、脱贫不脱钩,扎实推进“四个专项行动”——建救助平台、建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建壮大村集体经济帮扶机制、建扶志扶智机制,推动实现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向乡村振兴平稳转型。全面把握“边疆、民族、山区、美丽”县情的新变化、新内涵,高标准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规划,加强统筹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年更比一年强。二是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为目标,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分类优化生活空间、扩大生态空间、提升生产空间产出效率,以生态、科技等元素保护发展好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重点打造新街镇多依树下寨、全福庄等示范村,引领带动村庄建设成为与城镇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三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积极争取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大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优先支持脱贫乡、脱贫村、脱贫人口。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培养现代农民和乡土人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树立婚育新风,推动形成文明乡风。
(二)做强优势产业,着力在“三张牌”的打造上实现新突破。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已成为全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突破口,是塑造全省在新发展格局中新优势的关键一招。要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提升县域资源资产的硬实力,集中力量推进产业转型、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一是推进文旅产业稳步发展。完善景区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停车场、观景台和“云、网、端”等旅游公共基础设施,新建或改造一批半山酒店、精品酒店、精品客栈、特色餐厅、购物娱乐设施,力争如期将哈尼梯田申报创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大力推动文化旅游行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加快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相关方面的资源资产、文化遗产、业态旅游项目等文旅资源全流程数字化采集,扩大优质数字文旅产品供给,培育构建数字文旅产业新型业态。深化“阿者科计划”,全力保护好82个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聚焦“文、游、养、体、学、智”全产业链,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推动文旅产业与教育、体育、商贸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更好满足各类游客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二是提升特色农业质量效益。下决心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扎实抓好农业现代化发展“一二三行动”,培育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抓住种子和电商这两个关键端,锲而不舍地推进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坚持园区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深耕“稻鱼鸭”产业,加快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打好“绿色牌”“错季牌”“科技牌”,高标准建设一批“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一村一品”专业村。三是加快电商物流发展。着力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和电商产业配套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扩大农特产品电商服务平台覆盖面。大力支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贸易水平,打造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的精深加工产业链、供应链。着力完善县城、集镇周边工业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力争发展一批在家门口就业的扶贫车间。四是探索“数字元阳”建设。紧跟数字时代步伐,加快数字化理念更新,勇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实施数字化专业素养提升工程,深入学习研究5G、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应用等现代信息技术原理,使各级干部大胆拥抱数据化、懂得利用数据化推进工作。围绕资源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着力强化部门之间、机构之间的数据协同采集、更新共享、充分利用的意识和机制,推动政府数据、重点行业数据、重点领域公共信息数据的有序共享,全面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要在用好“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部手机办事通”等移动端应用的基础上,坚持以资源引企业、以市场换产业、以应用促发展,积极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城市、数字经济、数字文旅、数字党建等应用场景探索,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水平。
(三)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在夯实发展根基上实现新突破。稳定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资,是打牢元阳在新发展格局中坚实根基的先决条件和最大动力。要站在促进稳投资、强化补短板、提升竞争力的高度,全力抓好交通、水利、新型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后劲。一是加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围绕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大力改善县域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和智慧交通水平,推进交通运输“提质增效、适度超前”谋划,着力营造放心的交通运输消费环境。扎实推进元绿高速、建(个)元高速公路建设,力争民用机场项目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扎实推进南沙至赛刀二级公路、两城区停车场、物流园客运站等项目的建设。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形成全面硬化的自然村交通网。二是大力提升水利治理效能。统筹推进农业农村节水配水体系、设施生态管理体系、河库保护体系等现代水利体系建设,以水带动产业发展,以水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加快排沙河、麻栗寨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切实打造“美丽县城”建设的点睛之笔。全面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力争牛倮水库开工建设,扎实做好马龙河水库、西观音山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三是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布局合理、定位准确、产城融合、绿色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做强城镇经济,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城镇品质,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增强城镇人口承载力、资源集聚力、内需带动力。扎实推进县城核心区域、旅游景区、集镇、特色小镇等热点区域的5G网络覆盖,积极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城镇配套设施短板。(www.xing528.com)
(四)推进绿色发展,着力在提升生态实力上实现新突破。生态是元阳最大的优势。要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努力把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打造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的红河样板。一是全力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突出“生态兴农、生态兴旅、生态兴县”战略指引,积极申报实施哈尼梯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探索建立哈尼梯田生态补偿机制,争取哈尼梯田纳入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步伐。倍加珍惜森林—梯田—村庄—水系“四素同构”生态系统,绝不允许毁林开垦、随意撂荒、破坏水资源。二是加快哈尼梯田数字化建设。实施“数字梯田”行动计划,建设梯田生态监测系统,梯田管理智慧化系统,以技术手段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引领,全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进一步抓好梯田景区数字展览、慢直播、地理信息、有声产品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提升哈尼梯田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三是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扎实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深入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水源污染整治等工程,持续推进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坚决整改各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全面推进生态林防护体系建设,让蓝天、白云、碧水成为最好的民生福祉。四是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务实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广泛宣传健康文明新生活“六条新风尚”,推动全社会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文明新风创建活动,坚持以推进“厕所革命”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建设生活富裕、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五)持续深化改革,着力在释放政策红利上实现新突破。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努力开创元阳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营商环境。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农村资源要素,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深化民生领域改革,统筹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一颗印章管审批”,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好差评”等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应上尽上”,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三是积极扩大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大循环、双循环”,加强与自贸区红河片区、经开区、综保区的政策对接、产业对接、项目对接,着力提升特色农业、文化旅游、贸易服务等领域开放水平。深化与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区、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的交流合作,建立健全全方位对接合作的机制平台,推动友好交流,增进民心相通。
(六)改善民生福祉,着力在共享发展成果上实现新突破。一切的发展都是以提升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为检验标准,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一村一幼”行动,增加学前学位,普及优质学前教育。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项目工程,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全面落实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快推进县第二中学后续工程建设进度,扎实推进元阳一中和高级中学扩规提质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培训、交流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更加重视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二是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完善县乡村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医疗标准化建设,补齐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短板弱项,提高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质量,完善卫生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织密织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网络,深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持续强化监测预警,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三是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倡导全民健身。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补短板”工程,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增强对外传播内容吸引力,全面讲好元阳故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和传承体系,强化《哈尼古歌》《四季生产调》等民族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不断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的民族文艺精品。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深入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着力做好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工作,健全儿童福利、特困人员供养、未成年人保护,以及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七)提升治理效能,着力在“五治”融合上实现新突破。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建立健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效能。一是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的法治进程。深入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工作,扎实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法治素质、法治意识,加快推进法治元阳建设,切实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二是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基层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服务建设,全面提高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深化禁毒防艾、扫黑除恶工作,严厉打击走私、非法入境、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公共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提升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力和整体战斗力。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各项工作,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和应急物资保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大力弘扬“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元阳精神,筑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由“创建型”向“示范型”转变,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不断完善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提升平时服务、及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