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左边摆放着一台巨大的割草机。穿过这片草地,一位老先生[1]出现在灌木丛边,正在向三人招手。一条小狗乖巧地匍匐在旁边。车停了下来。
“这条狗怎么和我那条那么像?”星星蹲下身子,说,“你是谁呀?”
小狗的躯干上裹着黑、白、棕三色编织的毛发。它听懂似的定睛看着她。这也是一条母狗,胸部有点下垂。星星的手指穿过它后颈的绒毛,触碰到一阵热乎乎的心跳。
“你的爸爸妈妈呢?”星星说。尽管小狗竖着尾巴,她觉得它并不认识自己。“所以你也找不到爸爸妈妈啦?”她说。
“我也不知道它打哪儿来的,我有严重的狗毛过敏。”那位老先生穿着一件乳白色的山羊毛背心,里头衬着毛茸茸的格纹衬衫,脚边还摆着一只黑色的长方形木盒。
“那是什么东西?”星星好奇地问。
“单簧管,小家伙。”
“终于来了一位艺术家,‘单簧管先生’。”
“我也画画。”他友善地摇头,提起了盒子,“不过我对那些自然界不存在的分子结构更感兴趣。当你手里有工具,就能让自己成为它的创世主。”
一路上,单簧管先生都在回忆自己的童年。他说,每当星期六,就会套上一条灯芯绒的背带短裤,和弟弟一起步行五英里,前往波士顿北郊的里维尔海滩。那片公共海滩正迎来一周中最热闹的时辰,不少人开着福特公司出产的T型车来这儿消磨一个黄昏。等到有人离去,他们兄弟俩就开始捡拾遗留在海滩上的硬币,一般是几美分,但是一个周末的收获可能会达到几美元。
“多亏它们被沙子圈了起来,要是像玻璃弹珠那样四处滚动,就不可能有机会被我捡起来,交给妈妈贴补家用了。”说话间,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来了。
“这听起来和您后来的工作还有点异曲同工。”钢笔小姐说道。(www.xing528.com)
“谢谢,不说还真没发现。我确实花了很多年来教导一颗分子待在一个封闭的结构里。它们可以在那儿继续自己的横冲直撞,但是怎么也翻不出五指山。只有先做到这一点,才可能将它们驯服成分子机器。”
“原来你就是能造小机器的人。”星星说。
“说起来是很简单的方案,你知道,分子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些像个环,有些像条链子,如果将它们丢进水里,就会随机地漂动起来,理论上,不同形状的小家伙们总有一定概率会在水中相遇的,”单簧管先生说,“当链子形状的分子恰好穿过了环状的分子,就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将链子的两头串起来,这样就能得到两个锁扣在一起的‘双环’了。双环上面的分子就失去了自由。虽然我更乐意叫它‘钥匙圈’,但总得有一个正经名字,我用‘索烃’来称呼它。”
索烃结构示意图
“听起来还真是简单。”星星想起了和爸爸妈妈一起收看奥运会比赛的时光。那5只环也是这样连接在一起的。那时候外婆就捧着自己的收音机,用耳朵参与这场盛会。
“其实也没有那么简单啦。”
“啊?”
“如此这般重复做一万次实验,也只有一次会成功,的确可以在一堆混合物中检测出索烃,却根本没有办法将它分离提取出来。先别说找到让分子听话的魔法了,怎样才能让两个分子环总能像胶水一样黏在一块儿呢?”单簧管先生摊开手掌。
汽车停在了几条小路的交叉口。一个带着轮子的巨型帐篷杵在山坳。“你不会是从那儿逃出来的吧?”星星想起了爸爸说过的那些马戏团动物的悲惨故事,用手指轻轻摩挲小狗的背脊。它喘着气,一会儿看看帐篷的圆顶,一会儿转向自己。
“那儿可没有马戏,只有魔法。”钢笔小姐将车钥匙塞回了背带裤的胸袋里。
[1] 原型是哈利·赫夏尔·沃瑟曼(Harry Herschal Wasserman,1920—2013),第一个合成出索烃的科学家。哈利是一位单簧管演奏者,同时也总是随身带着画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