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代飞将军李广的百步穿杨射箭绝技与冷酷兵器

汉代飞将军李广的百步穿杨射箭绝技与冷酷兵器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曾以其百步穿杨的射箭绝技威震边关。据说,李广使用的箭名叫“大黄箭”,有一次,李广巡视山麓,看见远处草丛里卧着一只老虎,他张弓搭箭射中了那老虎,走近一看,原是一块貌似猛虎的大石头。这样,李广名声更大,人们赞誉李广有神力,故箭能穿石。弓是用来发射箭的,种类多。复合弓,以混合的木材或骨头构成的细长片制成,威力大。箭尾粘有羽毛,以保持飞行稳定。

汉代飞将军李广的百步穿杨射箭绝技与冷酷兵器

弓箭是古代的一种远射兵器,也是抛射兵器中最古老的一种弹射武器,它由富有弹性的弓臂和柔韧的弓弦构成。当弓箭手在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便可将扣在弓弦上的箭或弹丸射向远处的目标,用它来杀伤远处的敌人。

弓箭作为远射兵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应用相当普遍,被列为兵器之首。汉代时,就制作弓箭用于实战,造出许多用于步战、水战、骑战的各种弓箭,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等多种。

汉代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曾以其百步穿杨的射箭绝技威震边关。据说,李广使用的箭名叫“大黄箭”,有一次,李广巡视山麓,看见远处草丛里卧着一只老虎,他张弓搭箭射中了那老虎,走近一看,原是一块貌似猛虎的大石头。“大黄箭”透进石中约有数寸,外面只露出箭羽。这样,李广名声更大,人们赞誉李广有神力,故箭能穿石。

弓是用来发射箭的,种类多。唐代弓分为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种。长弓用作步战,角弓用于骑战,稍弓和格弓是狩猎用弓和皇朝禁卫军用弓。唐宋以后直到明清,弓的形制日趋单一化,大致可分为常用弓和练习弓。前者注重射击的准确度,后者练习张弓的臂力。明朝特别重视弓的选材与制作,一把弓上不同部位所用的材料,往往分别来自不同的地方。

不仅中国古代有弓箭,在中古时期,世界各地都出现有弓箭这种冷兵器。中古时期有多种类型的弓,有短弓、复合弓、长弓等。

短弓,长3~4英尺[1],中等射程,容易制造和使用,应用范围广泛,是最常用的弓。(www.xing528.com)

复合弓,以混合的木材或骨头构成的细长片制成,威力大。比较短的复合弓最适合作为马骑弓兵的武器,是蒙古骑兵利器。

长弓源于威尔士,后来传到英格兰,长6英尺,由一整块的木头制造。弓长为配合3英尺长的箭而设。在对付步兵时,不需要把弓拉得太紧就可以刺穿他们所穿的皮制护甲;在对付装甲士兵时,则须用力拉紧即可刺穿步兵或骑兵的装甲。长弓具有长远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中古时代的战场上,大批有经验的长弓兵可以杀伤大量敌人。

弓发射的箭,长约90厘米,箭头是铁的,箭杆粗直,可用多种材料制造,用山杨木、白杨木、接骨木、白桦木、柳木等较轻材质制作的叫“飞箭”,射程较远;用白蜡木、角木等重材制作的叫“重箭”,重箭射程较近,但穿透力强。箭尾粘有羽毛,以保持飞行稳定。

在中国和外国古代历史上,都十分重视弓的制作和使用。古代战争中,“两军相遇,弓弩在先”。无论是攻守城镇,还是伏击战、阵地战都可以弓箭为利器,“先下手为强”指的就是先用弓箭兵器。13世纪时,英国大力发展弓箭部队,弓箭是战场上最有效和用途最广的单兵武器。

弓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