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学生自主性的策略:高中数学教学新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性的策略:高中数学教学新实践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三点。(二) 指导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进行自主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方法与能力的获得是学生成为真正主体的标志。对于一些上课需要用的教具、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命题的证明,体会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笔者认为,学生要提高学习能力,必须养成反思的意识,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性的策略:高中数学教学新实践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数学学科相对抽象,学生学习时常会感到枯燥、乏味,要让学生主动学数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只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保持持久的热情,才会把数学学习当成快乐的事,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具体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三点。

1.重视数学史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尽可能介绍一些跟课程内容有关的数学史,包括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笔者会介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朋友家做客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具有特殊的关系,进而提出并证明了勾股定理。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在《九章算术》中给出的有关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并且“赵爽弦图”被选为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大会(ICM)的会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公式符号,它的背后包含着生动的故事,感受到数学家严谨的思维和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2.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将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数学故事化、生活化,让生活数学化,把数学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边处处是数学,如“你每天大概几点从家出发才能保证不迟到”“你回家怎么走路径最短”“学校的伸缩门为什么由四边形组成”“如何选择最省钱的上网方式”等一系列方案选择问题都与数学息息相关;将鸡兔同笼的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才能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3.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在平时,可以经常组织数学趣味游戏、讲数学故事、举办数学讲座、开展数学智力竞赛、鼓励学生自制数学教具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既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又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迷恋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需要以及学校设备配置情况,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场景,让学生观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以及选择适合的媒体,运用挂图、实物、录像、投影、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泼。

(二) 指导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进行自主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比掌握某一项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渗透学习方法和揭示学习方法,结合实际介绍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维、学会记忆、学会操作。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他们的兴趣便会大大增强,便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习。方法与能力的获得是学生成为真正主体的标志。

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进行摸索、阅读和思考的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安排好预习的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预习,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学生可以自定一些批注的记号,如波浪线、三角形、五角星等,在课本上把关键内容画出来,并标出自己觉得不太明白的地方。对于一些上课需要用的教具、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

2.指导学生课堂学习(www.xing528.com)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切有意义的教学必是学生手、脑、眼、耳、口都得到解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听课,听教师对重难点的剖析等;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勤动手,把不明白的地方或重点的地方记录下来,按教师要求完成课堂练习。

3.引导学生复习总结

及时复习总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对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加深理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一课一小结,一天一总结,对每节课的知识点和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结,及时复习巩固、查缺补漏。进行单元复习或阶段复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弄清前后知识、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纵横关系。

4.指导解题策略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讲的都懂,自己独立做题却常常感觉不知从何下手;有些题目的题设条件稍加改变或题型变了学生就不会做了。还有学生陷入题海无法自拔,每天做大量练习,但考试成绩依然不理想。这些说明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真正理解或者学习方法不对、学习策略欠佳。

首先,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数学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定理、公式、运算法则等,明确它的数学意义以及应用条件,知道它与其他数学概念、规律的区别联系,知道它在高中数学甚至整个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命题的证明,体会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其次,教给学生解题策略,而不是单纯的解答步骤或正确的答案。教师在讲题时应讲清解题思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模型思想以及归纳法、配方法、换元法、类比法等。例如,学生在证明几何题时常常觉得无从下手,从条件得到结论比较困难,那么此时引导学生由结论出发向已知条件追溯,再从已知条件开始证明结论,这样问题就在一步步的探索中得到了解决。

最后,让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交流,可以请会学的学生给大家讲讲他是怎么学习的,让学生能吸取别人方法中的精华从而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 开展反思教学

根据弗赖登塔尔的观点,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只有借助不断的反思,才能促使学生的现实世界变得数学化。通过反思,学生才能加强对事物的理解,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思维活动加以反思,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技巧,不断地提升自己,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评价等。

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解题被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掌握数学知识的手段。笔者认为,学生要提高学习能力,必须养成反思的意识,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和解题思路的反思,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查缺补漏;另一方面,能够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