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研发:合作研究与完善方法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研发:合作研究与完善方法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决定尝试用案例来完善培训课程(读本)。这种责任不仅仅指导青年教师学做课题研究,更重要的是与青年教师合作做课题研究。2005 至2010年,选用案例完善课程,形成第二代课程《基于案例的中小学(幼)教师实用教育科研方法》。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研发:合作研究与完善方法

讲什么,又如何讲,才能让老师们听得懂,学得更多些呢?

后来的一、两年里,我对开设讲座的学校和培训班学员做了回访,综合老师们的反馈,我意识到自己讲课(座)内容和讲课(座)方式,以说理为主,老师们感觉枯燥。老师们的建议非常现实,如果能把其中的某些建议变为行动,培训效果一定会更好。

这时我想到前几年,曾听过张肇丰老师和郑金洲老师关于如何撰写教育案例的讲座,给我很大的启发。案例是一个真实事件(故事)的描述,它较适于老师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可以用来学习交流经验,还可以用来培训教师。我决定尝试用案例来完善培训课程(读本)。

2006年8月,我作为首批区科带头人参加市首届“双名工程”高级研修班学习,这时我遇上了研修班导师杨老师(上海特级教师,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杨佐荣老师)。杨老师对我的影响到了更深一个层次,不仅仅是如何指导,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这种精神和思想让我懂得研究不仅仅是收获,更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不仅仅指导青年教师学做课题研究,更重要的是与青年教师合作做课题研究。

近20年的时间里,我与青年教师合作研究的项目不少于200 项,平均每年至少有10 项,200 多万字的研究成果获奖或公开发表。《初中数学教学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研究》是我与王老师的合作项目(获区教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初中英语分层教学优化的再实验研究》是我与沈老师的合作项目(获区教科研成果报告类三等奖),《高中物理非书面作业的设计研究》是我与邓老师的合作项目(获市青年教师研究成果三等奖),《高中数学“反思性记载本”设计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是我与唐老师的合作项目(获市青年教师研究成果二等奖),《多学科渗透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是我与陈老师的合作项目(获区教科研成果二等奖),《〈生命科学〉开展学生课外自主获取信息的研究》是我与盛老师的合作项目(获区教科研成果论文类一等奖),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导师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申报立项并完成《优秀教师“情境叙事”策略的研究》(上海市教委规划办立项的双名工程专项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合作的名义开展实地指导,以案例总结指导中小学幼儿园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经验。2006年至今,我指导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或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叙事案例,陆续在省市刊物发表。

前几年,以我的姓名为关键词搜索,看到福建、上海等地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组织学习我发表的案例,这是让我最为欣慰的事。

2007年8月,上海市教研室王老师专门组织各区县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教研员,集中学习了我发表在《福建教育》2006年第12 期上的《研究始于观察》一文,要求教研员以此作为范本整理各自的研究材料。(www.xing528.com)

《福建教育》编辑部杨绍福老师在福建教育杂志社网站上撰写《教学研究的慧眼》一文,原文摘录如下:

陆爱桢老师的《怎样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以〈“讲授与探究”整合教学的案例研究〉的修改指导为例》一文,我是带着敬佩与激动之情看完的。陆老师所追求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实在是点中了当下最常见的弊病——随意而无规范,做到哪算哪;洋洋洒洒完成的研究报告,真正能感动他人,打动自己的地方,真正能推而广之的经验所得,实则寥寥无几。陆老师曾给我们刊物写过不少文章,这些文章有个共同的特点,便是体现思想与技术的结合,体现教学与研究的融合。当然,她的追求,她的实践,都有赖于她对教育理论的深度把握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时刻关注。理论深度给她观察教学提供了一双慧眼,而教学实践则从来就是她研究中的主角。形成敏锐发现教育问题、深度挖掘教学思想的慧眼,方能提高教研实效、有效改进教学实践。文中所提倡的科研报告呈现方法,以及对研究过程中所存问题的分析,不仅对正式的课题研究、撰写科研报告有所帮助,而且对我们日常的教育科研、个人反思有所启示。

2009年修订完成的《基于案例的中小学(幼)教师实用教育科研方法》有近16 万。该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将枯燥的教科研方法以鲜活有情节的案例呈现,通俗易懂,深受教师们的欢迎。这些案例先后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福建教育》《教育参考——新教育探索》等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案例涵盖了教师课题研究全程,从课题的选择和设计,到课题的实施,再到课题的总结。

《研究是一种责任》(《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第4 期)是我指导沈老师做课题研究的案例。该案例主要描述我是如何纠正沈老师不科学的研究方法,让沈老师明白课题研究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如何让沈老师明白自己在研究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自己是不是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

《研究始于观察》(《福建教育》2006年第12 期)是我指导王老师体验写论文的案例。该案例主要描述王老师从写不出论文,到留意观察自己的课堂,发现某些问题,经综合分析后,以课题(或专题)形式深入研究,再在研究的基础上,整理相关资料,最后以论文(报告)的形式将研究结果表达出来。

2005 至2010年,选用案例完善课程,形成第二代课程《基于案例的中小学(幼)教师实用教育科研方法》。第二代课程《基于案例的中小学(幼)教师实用教育科研方法》的形成价值,不仅仅是用真实的案例替代了原有枯燥的理论基础知识,重要的是它的形成过程,正是自己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也是自己学着指导教师做研究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