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称“华夏”,取“服章之美是为华,礼仪之大是为夏”之意,正所谓“礼仪之邦,衣冠上国”。时至今日,中国人更是与时俱进,在古代礼仪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了中国现代礼仪新的内容,中华民族也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通过本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现代礼仪的基本内容,做到知礼、重礼,并通过各种场合的不断练习,养成习礼、守礼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人类的文明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历史形成的同时,作为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的礼仪也随之出现。礼仪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人类逐渐走向文明的历史,了解礼仪的起源和发展演变,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礼仪文化,并通过对传统礼仪的扬弃,正确地指导现代礼仪实践。
(一)我国礼仪的起源阶段(公元前5万年—前22世纪)
据考证,我国礼仪最早起源于祭祀神灵。这是因为原始社会时,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还处于一种愚昧无知的状态,对种种自然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认为各种自然现象是受某种神秘的力量支配的,于是神秘化、人格化自然的力量,想象出各种神灵作为崇拜的对象。为了表达这种崇拜之意,人类生活中有了祭祀活动,并在祭祀活动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地完善了相应的规范、制度,形成了祭祀礼仪。所以,汉代许慎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中也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
公元前1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该时期原始的婚姻制度也始具雏形。根据古代历史文献记载,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就有“夫妻之道”。从伏羲时代开始,即有男女嫁娶的礼仪,规定以“俪皮”为礼。“俪皮”即两张鹿皮,由男方送给女方作为聘礼。“俪”为成双、两者匹配之意,故称夫妻为“伉俪”。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左边、女子坐右边。尧舜时代,国家已具雏形,民间交往礼仪得到进一步发展,拜、作揖、拱手等礼仪广泛运用于社交活动中。
(二)我国古代礼仪的形成阶段(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大约在奴隶社会的夏、商、周三代,我国传统礼仪进入了飞速发展乃至成熟时期。尤其到周代以后,人们由对自然神的崇拜扩展到对人自身的崇拜,统治阶级为统治权力的法定化、神圣化,制定了一整套礼教制度。西周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礼”的书——《周礼》产生,随后《仪礼》《礼记》相继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礼仪进入了成熟阶段。《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礼仪规范,《礼记》偏重对礼的各个分支作出符合统治者需要的理论说明。当时,统治者以“三礼”为依托,十分重视对贵族及其子弟的礼仪教化。当时的“国学”就以“六艺”为基本的教学内容。“六艺”就是礼(礼节仪式)、乐(音乐舞蹈)、射(箭术)、御(驾车)、书(写信)、数(算法),其中礼仪教育列于首位。这种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制礼的精神,而且还要让学生“演礼”,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
《周礼》《仪礼》《礼记》这三部礼仪著作作为我国礼仪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不仅对人的正确行为和社会公德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还对人际交往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我国古代礼仪的发展、变革阶段(公元前770—前221年)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礼乐崩坏”,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此时,相继出现的孔子、孟子、荀子等重要思想家,发展和革新了我国的古代礼仪。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恢复周礼,“克己复礼为仁”,把“礼” 看成治国安邦的策略。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并且告诫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人们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做“文质彬彬”的君子。总之,孔子较系统地阐述了礼及礼仪的本质与功能,把礼仪理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主张“民贵君轻”“以德服人”,他认为要达到“礼”的标准,要讲究“修身”,培养“浩然正气”。
荀子则主张“隆法”“重礼”,提出理法并用,他说:“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他认为“礼”的目的就是区分每个人的长幼、贵贱和贫富。
孔孟等儒家的礼仪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中国礼仪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礼仪文化的基础。(www.xing528.com)
(四)我国古代礼仪的强化、衰落阶段(公元前221—1911年)
秦朝统一“六国”以后,实行中央集权制,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政令,奠定了封建体制的基础。
西汉时期董仲舒在孔孟思想的基础上,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提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天人感应说”,他把儒家礼仪具体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后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礼教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封建定制。
盛唐时期,《礼记》由“记”上升为“经”,成为“礼经”三书之一。
宋代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家庭礼仪教育研究成果突出,这是宋代礼仪发展的一个特点。此时出现了司马光的《家范》、朱熹的《朱子家礼》等礼仪著作,这些著作秉承传统家庭礼仪教育的精神,强调父母的言传身教,注重礼仪教育与启蒙知识的结合、礼仪教育同日常生活行为的结合。至此,我国古代礼仪进一步发展,变得更加严密、完善。
元、清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给古老的中华传统礼仪带来了冲击,但少数民族礼仪始终没能占统治地位,反而被根深蒂固的封建礼仪所同化。清末,洋人的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礼仪文化也随之涌入,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封建礼仪根基渐渐松动。1911年辛亥革命使封建王朝迅速土崩瓦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除旧布新,翻开了现代中国礼仪的崭新一页。
(五)我国现代礼仪阶段(1911—1949年)
辛亥革命以后,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更是对传统礼教制度进行了疾风暴雨式的摧毁。这些为我国现代礼仪的产生和普遍被社会认可作了充分的酝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六)我国当代礼仪阶段(1949年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确立了新型的人际关系,我国的礼仪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到现在,当代礼仪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礼仪的革新阶段,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此间,许多落后的传统礼仪被淘汰,比如,“神权天命”“愚忠愚孝”以及严重束缚妇女的“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一些优秀的传统礼仪继续保存下来,并得以发扬光大,比如精忠报国、尊老爱幼、讲究信义等。此时新型的人际关系也确立起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是一种同志式的合作互助关系。
二是礼仪的退化阶段,指的是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传统礼仪和现代礼仪受到严重的摧残,许多人不懂或者根本不遵守起码的礼仪规范,打倒一切、怀疑一切,不敬父母、不敬师长,毫无秩序。许多传统的礼仪精华也被当作“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打入冷宫。
三是礼仪的复兴阶段,指的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我国的礼仪建设进入了新的全面复兴阶段,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纷纷出台,礼仪教育、岗位培训日趋红火。《公共关系报》《现代交际》等一大批有关礼仪的报纸刊物不断涌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我国现代礼仪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学习礼仪、懂得礼仪、运用礼仪蔚然成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