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收益一般应做如下分配:
1.确定收益分配的内容
确切地说,基金分配的客体是净收益,即基金收益扣除按照有关规定应扣除的费用后的余额。这里所说的费用一般包括:支付给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支付给托管人的托管费、支付给注册会计师和律师的费用、基金设立时发生的开办费及其他费用等。一般而言,基金当年净收益应先弥补上一年度亏损后,才可进行当年收益分配;基金投资当年净亏损,则不应进行收益分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收益和费用数据都须经过具备从事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确认后,方可实施分配。
2.确定收益分配的对象
无论是封闭式基金还是开放式基金,其收益分配的对象均为在特定时日持有基金单位的投资者。基金公司通常需规定获得收益分配权的最后权益登记日,凡在这一天交易结束后列于基金持有人名册上的投资者,方有权享受此次收益分配。
3.确定收益分配的比例和时间
一般而言,每个基金的分配比例和时间都各不相同,通常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基金契约或基金公司章程中事先载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净收益的90%。在分配时间上,基金每年应至少分配收益一次。
4.确定分配的方式
基金的分配方式通常有三种:(www.xing528.com)
(1)分配现金。这是基金收益分配的最普遍形式。
(2)分配基金单位。即将应分配的净收益折为等额的新的基金单位送给投资者,这种分配形式类似于通常所说的“送股”,实际上增加了基金的资本总额的规模。
(3)不分配。既不送基金单位,也不分配现金,而是将净收益列入本金进行再投资,体现了基金单位净资产值的增加。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在我国只允许分配现金。我国台湾地区则采用第一种和第三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而美国用得最多的方式却是第一种和第二种。
5.确定收益分配的支付方式
这关系到投资者如何领取应归属于他们的那部分收益的问题。通常而言,支付现金时,由托管人通知基金持有人亲自来领取,或汇至持有人的银行账户;在分配基金单位的情况下,指定的证券公司将会把分配的基金单位份额打印在投资者的基金单位持有证明上。
投资锦言
基金收益如何进行分配和各国对基金收益税收政策密切相关。由于个人的利息收入、股息收入和资本利得在税负方面的处理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多数国家在基金收益分配时,会按照收益来源规定不同的分配比例。同时,基金的收益分配与基金的类别也有一定关系,收入型基金注重获得即期的收入,分配的比例较高,并以现金形式为主;而成长型基金侧重于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值,因而分配比例相对较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