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漫画的冲击
二战后,与其他大多数欧洲邻邦大相径庭的是德国漫画一直发展得不顺利。在德国人看来,漫画要么是一种专门针对儿童的媒介,要么就是为笨蛋创作的低级垃圾。德国民众发起过很多社会运动来抵制任何价值“值得怀疑”和内容“具有冒犯性”的文艺作品,漫画在德国的卑微地位由此而来。讽刺的是,德国是现代漫画先驱之一威廉·比施(Wilhelm Busch)的诞生地,他在1865年创作了连环画《马克斯和莫里茨》,但很遗憾,德国公众大多没有意识到这种媒介的潜在价值。虽说直到今天,德国漫画市场很大程度上仍依靠翻印国外的作品,但本土原创作品已不再默默无闻。“二战”后,与其他的欧洲邻邦一样,德国出版商开始引进并翻译出版美国的漫画,以《米老鼠》(图64)杂志为载体的迪士尼漫画在德国十分畅销。除了迪士尼漫画外,德国也从法国和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引进漫画。早期,本土漫画很少出现,直到1953年,罗尔夫·考卡创作了传奇系列故事《菲克斯与福克西》。很多年中,这是德国系列漫画中唯一的成功之作。在柏林墙被推倒之前,东德的情况更加糟糕,当时所有的漫画、连环画都被当作是“帝国主义的宣传工具”而遭到禁止,绝大多数儿童杂志还在刊登30年代以前的漫画,仅有一本来自东德的杂志《马赛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德国统一后,这本杂志现在主要出版传统类型漫画。
图64 《米老鼠》漫画系列[20](www.xing528.com)
从战争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末,漫画在德国的发展进入了低潮,但还有埃哈帕出版社、卡尔森和阿尔法等公司继续翻印来自国外的漫画,同时,漫迷群体的基础开始形成。随着80年代到来,漫画迎来兴盛期,虽然规模较小,但情况毕竟开始改变,其标志是漫迷杂志开始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漫画剧场》。它的出现创造了一种氛围,多数人不再将漫画作为一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来谈论,在其影响下产生了其他一些漫迷杂志,如RRAAHH !、《ICOM资讯》和《翻印漫画》。20世纪80年代末期,德国漫画家开始进军国际漫画界。沃尔特·默尔斯凭借连环画《小屁孩儿》成名,这部作品描绘了一个令人讨厌的小男孩形象。拉尔夫·柯尼希创作了一系列关于同性恋生活的连环画,其中《杀手安全套》后来被改编为电影。马太斯·舒尔特海斯通过其科幻主题的作品在法国和美国出了名,而安克·福伊希滕贝尔格奇特的梦境般的连环画引来了无数模仿者。这一时期,小型独立出版社开始出现,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约亨企业”,它反对部分出版社向国外的联盟出版社和科内吕斯出版社看齐,只想把自己的规模变大的发展模式,反而强调要发掘本土漫画人才。以前很少有机会出版自己作品的汤姆、OI、赖因哈德克莱斯特、莉莲·穆斯利等都是其支持的对象,但“约亨企业”最终在2000年关门,尽管新的出版商,如再生公司和茨沃齐费尔出版社已尝试替代它的位置,但德国漫画业还是留下了一个难以弥补的巨大空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