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 《圣·特瑞纳女校》[39]封面
几年前,一部叫做《圣·特瑞纳女校》的影片上映后引起欧洲影迷的关注。这是一部由长篇连载漫画改编拍摄而成的影片,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即被搬上银幕。作者是英国著名的漫画家罗纳德·塞尔(Ronald Searle,1920—2011)。故事虚构了一所叫做圣·特瑞纳的英国无政府主义女子学校,漫画的主角是这个学校里顽劣叛逆、特立独行的问题女孩。这些故事一经刊载,立刻在当时的年轻人中引起轰动,刊登它的《小人国》杂志也成为了当时的畅销读物。其作者塞尔60多年的职业生涯激情澎湃,在漫画、插图及动画片等领域近乎疯狂地劳作,直至生命戛然而止——2011年12月30日,他在法国普罗旺斯去世。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他的家人这样向亲友宣告他的一生:“罗纳德·威廉·福特汉姆·塞尔,生于1920年3月3日。2011年12月30日,他在被一段短暂的疾病困扰后,在和平的睡梦中和他的子孙凯特、约翰和丹尼的围绕下平静离开。”他曾嘱咐“只需要一场私人的火葬,没有鲜花和一切多余的小题大做”。然而他的辞世还是在漫画界激起一片扼腕之声。
英国卡通博物馆馆长,阿妮塔·奥布莱恩说:“他真的是最重要的漫画家之一,不只是在英国,包括全世界范围之内。他影响了很多人,他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他是如此多才多艺又如此多产,他的过世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损失,我们错过了他,将再也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人能够取而代之了。”策展人克里斯说:“在我长达40年收藏和与艺术打交道的生涯中,我从未遇到过一个漫画家能像他那样,将技术与灵思完美结合一致,并且具有跨越从滑稽到超现实主义的创造性思维。”业界评论家称:“他已经成为所有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来判断自己所销售画作的‘标尺’,他充满才思的绘图术是他们渴望已久的作品标杆。”塞尔的艺术人生颇具传奇。1920年出生的他5岁起画画、15岁辍学、19岁当兵,22岁随英军驻扎新加坡。在樟宜基地,他用水彩画来描绘军营生活;即便成为日军战俘送往缅甸和泰国有疟疾的丛林修建铁路时,他也不忘拿起笔来“速写”苦难生活,揭示日军暴行。28岁起,他绘制的连载作品“圣·特瑞纳”女校漫画,标志着其向“国际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塞尔迎来创作的“黄金期”。
1953年,赛尔开始受邀在老牌严肃杂志Punch工作,并因其对政治时事的辛辣讽刺,很快成为整个杂志社薪酬最高的作者。由于大胆讽刺英国传统国家体制的弱点,包括神职人员、政治家和艺术家等,赛尔先生经常被描述为第二个威廉·赫加斯(18世纪英国讽刺作家)。他的作品中结合了语言的灵敏和笔触的灵性,短短几行便直抵问题的核心,而不依赖于嘲笑或拐弯抹角的敌意。《卫报》的漫画家史蒂夫·贝尔说:“真正的智慧、智力和不加掩饰的野心,这就是赛尔工作的立足点。”
1950年代中期,赛尔创立了自己的出版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开始呈现出超现实主义和黑色荒诞的风格,在他的书《方形蛋》(1968年)和《秘密写生簿》(1970年)中,他聚焦在如人口过剩和宗教等熟悉的主题上,但表现出更多的焦虑;1972年绘制题为《神的到来》的漫画单行本中展示了巨大的新月坠落到一个大城市的情景。此后数年间,他为《纽约客》《星期天快报》《新闻纪事》等美国主流媒体绘制漫画、插画,成为平面媒体领域中屈指可数的一线作者,备受追捧。(www.xing528.com)
他的漫画能就各年代欧美大都会人的颓废、享乐、轻浮等精神面貌予以适当“评论”,反映出社会政治生活的贫瘠、相互关系的冷漠。塞尔还极尽幽默能量,用画笔呈现他心目中的那个“动物乐园”。他绘制的生物群景,鸟类怪兽出没其间,仿佛让人回到了侏罗纪。从造型来看,其画品古风厚重、清素寡淡。他的前期画作,深受安德烈·弗朗索瓦、索尔·斯坦伯格等画家的影响,但他于“古典与唯美”中用钢笔淡彩速写性地对各色人等及诸多生灵的谐趣描绘,无论是线条色彩,还是动感美感,显然已自成一格,技艺无人企及。从他获得的不少有影响的奖项如职业漫画家最高荣誉“鲁宾奖”、华语广告插图奖等来看,塞尔已无可争辩地跻身于世界一流漫画家的行列[40]。
表10 罗纳德·塞尔相关作品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