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桶器,是旧时江南地区生产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用具或工具。这些木制桶器,有生活中所用的水桶、饭桶、澡盆、盛物盘、脚桶、马桶等,也有生产中所需的如用于农业的粪桶、用于手工业的工具桶等。
木制桶器制作技艺,是传统木作中的一种。传统木作分为大木作、小木作、方作、圆作和细作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木制桶器制作技艺也就是传统圆作技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木制桶器已逐步退出当代人们的生产生活舞台。一是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现代家庭卫生间进入寻常百姓家,已使澡盆、马桶成为历史。二是使用频率降低或早已被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所代替,如水桶、脚桶等。
因为离不开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所以历史上通安镇与各地一样,从事传统圆木技艺的木作匠很多。但到了当下,传统圆作师傅可谓寥寥可数。在这寥寥数人中,树山村的顾红达不仅传承了传统圆作技艺,而且将这一技艺革新发展,使苏帮木桶不仅依旧为婚俗等传统民俗服务,还成为能够接近中青年的非遗和文创产品。
为了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苏帮木桶的存续现状和延伸发展,下面附录本文作者对顾红达老师的采访实录。
龚(龚平,本文作者,下同):顾老师好!我来到通安镇参加撰写《通安文脉》这本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在传统技艺方面涉及了苏帮木桶。苏帮木桶应该是属于传统圆作技艺的,而目前您是通安镇这一传统技艺的第一人,也可能是唯一的人了。
顾(顾红达,下同):确实,目前在通安镇范围内可能就是我还在做苏帮木桶了。我知道在附近乡镇还有人在做,但也是数得清的了。我们通安镇可能也还有老的圆作工匠难得会做。他们秉承的都还是传统的技艺做法。
龚:记得您是树山村的?
顾:是的,树山村9 组。
龚:您今年多大岁数了,做苏帮木桶是家传吗?
顾:我今年54 岁。我们祖上不做苏帮木桶,木桶是从我父亲开始做的,后来就传给了我和哥哥弟兄俩。他们现在都不做了,主要就是我在做了。
龚:您现在是一个人做,还是有一个团队?
顾:目前我的“树山木桶坊”从事木桶制作的就我一个人,并且没有人再学艺,传统工匠在现代社会的付出与回报已不成比例。传统手艺在社会上不再能显示出多少优势。这就是现代人不看重传统手艺的主要原因。
龚:现在我们介绍宣传通安文化,包括传统手工艺,就是要让现代人了解它们,认识它们,乃至喜欢上它们。当然,传统手工艺既要传承也要创新发展,能够以新的功能、新的形式融入当下社会。这方面,您正在做一些成功的探索与尝试。
顾:我是尽我努力在做。
龚:为什么叫苏帮木作?
顾:“苏帮”一词与“苏派”的意思相同。“苏帮木桶”就是在历史的积淀下形成的一种区域共性。在苏州区域内的历代桶匠,他们在木桶制作尺度、形态、力学构造方面形成共识。苏帮木桶具有的最共同特征,就是所有木桶都以弧线成型。这种做法极具难度,视觉效果精美,而且每个品种的弧线都有明确区分,形态各异。木桶品种按用途分类达上百种之多。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苏帮”一词还包含了一个民间习俗的共性,您看这只婚庆用的对盘,也叫木盘,只有苏州人用,包括常熟、张家港都用。而无锡市就没有这种习俗。
龚:这看上去有点像果盘了。
顾:这与果盘还是有区别的。您看这个才是果盘,也叫盘芯。它与对盘的区别在于:对盘直径大致在46.5 厘米,上下相合为一对,口与口之间带雌雄契口,合上不会滑动移位。而果盘(盘芯)则比对盘要小,只有26.5 厘米,单只使用,高度差不多11.5 厘米。
龚:对!做雌雄契口、尺寸也几乎要翻一倍大,这与果盘还是有区别的。
顾:您看这个是苏帮五脚用水桶。无锡、江阴的用水桶,就有点像苏北用水桶了,四只脚,脚是桶板延伸下去的,直板的。
龚:现在传统木桶的需要越来越少,您的产品还有市场吗?
顾:市场肯定是小了,但有些桶还有市场。比如这个子孙桶,我们当地年轻人结婚还是要备的。而且,以前都是买一只的,现在要买两只,说是成双成对。
龚:象征意义大于使用价值。
顾:这只苏州人最熟知的马桶,雅一点称“净桶”,民间讨口彩叫“子孙桶”。其实《封神演义》中讲到的财神赵公明三个胞妹碧霄仙子、凌霄仙子和云霄仙子所用最具威力的“混元金斗”,有人认为就是马桶。可见以前人们对木桶的敬仰和依赖之情。
龚:您看,刚开始您还不让我称您“老师”,说要称“师傅”。还是应该称“老师”,因为您现在在圆作技艺方面的造诣已远远超出“师傅”水平,既有实践,又有理论,还有如此深的文化底蕴。好!我们继续。这是蒸器?
顾:这是甑子。甑子有好多种,这是蒸糕用的。还有这个是做青团子的浅甑,不叫甑子,就叫甑。
龚:这些木制蒸器现在还有人需要么?
顾:甑子和浅甑还有人需要。还有种蒸饭桶,直径在25 厘米左右,桶壁也带弧形的。现在需要的人少了。还有一些以前生活所用的木桶,现在有的作为婚俗陪嫁,有的则作为陈设,没有多少使用功能了。比如这两只弯板脚桶和蛇头脚桶。
龚:这只米桶现在还是有人需要的吧?
顾:米桶在现在倒又具有市场潜力了。这只米桶,有20 斤的容量。我就是根据现在市场需要才缩小的,最大直径不能超过30 厘米。这样,才适合现代厨房的地柜。
龚:这只提水桶,现在还有市场?(www.xing528.com)
顾:提水桶,现在已徒有虚名,人家买去置门口放雨伞了。
龚:也好,还是保留了传统文化要素,也没离开了水。
顾:这只足浴桶,高30 厘米,上口直径36.5 厘米。
龚:这样的足浴桶,现在应该需求量比以前要大了。
顾:这只泡茧桶,是浙江人家定制的,一般是没人要的。
龚:是的,现在我们这里吴江也不用这个泡茧了。
龚:跟我们藏书羊汤桶有啥区别?
顾:我们苏州的羊汤桶盆膛是下面大上面小,箍桶时把铁锅与木桶密闭连体。而他们的牛肉汤桶直径要将近一米呢!上面大,下面小,拿回去坐在锅口用铁丝和清水泥连接密封。这只桶能够把一只牛连下水一起煮。容量太大了,一年到头不熄火。现在山东也没有桶匠了,他们是在百度上找到我的。
龚:哦!不容易。
顾:这只中药汤剂保温桶,可盛60 斤水。它内部有不锈钢夹缝,并垫隔热层,用保温管套住不锈钢软管连接水龙头。
龚:这个保温桶就是传统木作技艺与时俱进的实例吧!新功能,新结构。
顾:是的。这只轱辘取水桶,现在主要是景观工程使用的了。
龚:现在的木桶家族中,有些桶功能已经消亡或减退,有些则出现新的延伸功能。
顾:是的,比如婴儿睡觉的长桶,现在稍微改变一下造型,就成了婴儿沐浴桶了。本来老式的弯板浴盆现在已升级为单人沐浴桶。
龚:您以前是用传统工艺做木桶,现在是用新工艺了。能介绍一下它们不同的工艺流程吗?
顾:好的。传统箍桶工艺流程,大致是这样的:选料,断料,锯板,开桶片(钱子大小不一),刨斜边,钻孔(竹销位置),坯料单箍组合,内壁刨制成型,外壁刨制成型,手锯锯割底板槽,松箍镶底,套箍紧固,抛光,油漆,成品。
龚:那现代的工艺流程呢?
顾:革新后的箍桶工艺流程,大致是这样组成的:选料,断料,锯板,倾斜开桶片统一锥度(钱子尺寸一致),机械定位钱子内外双弧线(厚度一致),打销槽,上箍组合,抛光,油漆,成品。
龚:那您革新了苏帮木桶工艺流程后,主要的效果是什么?
顾: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观点,不断融入现代工业新元素,简化程序,提高功效,升级品质,规范形态,与时俱进,使视觉效果跟上时代潮流。
具体的效果么,是可以体现标准化,实现规范性。这样,能够达到每件同类作品完全相符,比如传统木桶的壁厚是厚薄不均匀的,我现在技术升级后桶壁厚度全部一致,而且产品还可以作同比例缩放了。
龚:能同比例缩放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我们小辰光,我还站过立桶,现在不用了,也没有了。
顾:您看,我这里有立桶,是微型立桶。
龚:哦!这些都可以作为摆件了。
顾:我们可以去树山木桶馆看看。
顾:这里的品种很多。据我所知已经属于全国收藏品种最多的木桶陈列馆了。我们先来看这一组微型木桶,这些是西瓜桶、饭桶、渔民舀水桶、钱箱、茶壶桶、栲、接生桶、水篮、马桶……
顾:还有这一组微型木桶,这些鞋桶、轱辘取水桶、镬子、把尿桶、拎水桶、粪桶、果子桶……这个馆的展品,我还在逐步完善。
龚:不错!
顾:明年我要抽时间开始设计开发袖珍木桶。
龚:那好!我们期待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