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安刺绣,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明清时期至20 世纪40 年代末。明清时期,通安农村就已是“家家有绷架,户户有绣娘”,农家绣女有将绣品拿到苏州绣品市场进行交易的。民国年间,苏州城内绣庄将精细绣品发放给专业女工刺绣,而将粗放绣件放料给苏州城外农村绣女。当时,地处偏僻的金墅镇就有发放绣件的绣庄,这种经营方式被称为“代绣包”。通安绣女加工的绣件,都是由这样的绣庄“放生活”下乡发放的。她们按下发绣件的尺寸与用途、要求加工绣制,并根据质量优劣、数量多少领取加工费。中青年绣女一般多绣制被面、戏服、旗袍和靠垫等绣品,而老年妇女与初学者则绣制帽顶花、帐沿和鞋头花等绣品。
第二阶段是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安镇组建了刺绣工场,绣女们的收入开始有了保障。1955 年合作化运动以后,苏州城内与吴县农村的42000 多名农家刺绣妇女约有90%都加入了合作社。当时通安镇有绣女800 多人,也筹建了刺绣合作社,绣女们纷纷集资入股,成了刺绣社社员。通安绣娘成为刺绣社主人后,生产热情高涨,绣艺精益求精,产品不断更新,产量也逐年提高。20 世纪60 年代,通安镇建立了刺绣站,发放各种刺绣加工产品,促进了刺绣业迅猛发展。这一阶段,通安绣女的绣品在原有的绣花被面、鞋头花、床毯、台毯、枕衣和桌围等几十种传统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到了20世纪70 年代,又增加了台布、和服、腰带等新工艺产品。(www.xing528.com)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通安镇刺绣业形成了日用品、服饰和艺术精品三大系列近百个品种,年产各类绣品20 万件(套)。刺绣工艺也不断推陈出新,“活毛套”、双面绣、双面异色绣、仿真绣和乱针绣(绣油画、人物肖像等题材)等高技艺绣品相继涌现。20 世纪90年代,开始由个人经营发放绣活。1998 年,全镇刺绣产值达5100 万元,利税300 万元以上。2000 年,通安全镇有经营刺绣和工艺品业务的20 多家,除了绣品外,还发放加工结网、卷边、挽结和抽丝等小手工艺品。有一部分绣娘从“做绷架”,到做卷边、挽结、抽丝的加工活。刺绣、小手工艺品生产者遍及全镇各家各户,成为通安镇第三产业的支柱。当年全镇刺绣及小手工艺产值6500 余万元,接近1993 年全镇的农业生产总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