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安文脉: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变异

通安文脉: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变异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通安经济文化建设有贡献的仁人志士,民众亦视为当地的土地神祭祀。这反映了吴文化背景下民间信仰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征。抬火神会就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消防演戏,衍成习俗,也是老百姓防灾减灾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有庙必有市,庙会存在至今,兴盛不衰,究其原因是民众需要有心理依靠,信仰仪式在心理上依然可以使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取得共同信仰上的联系,庙会还可以解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交流问题。

通安文脉: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变异

通常民间神灵分成祖先神、宗教神和民间俗神等类型。《红兰逸乘·琐载》卷四云:“吴俗敬鬼神而尚巫觋,故庙宇无不崇焕。”千百年来通安民众,初一月半,神灵诞日,逢庙烧香,遇节设供,尤其是与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神如猛将神、白龙神、大禹东岳大帝等,皆受百姓虔诚烧香祭拜。对通安经济文化建设有贡献的仁人志士,民众亦视为当地的土地神祭祀。这反映了吴文化背景下民间信仰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征。

佛教三国时期传入吴地,东晋时期的高僧支遁(道林)在吴县西郊建支山寺,周边的放鹤亭、白马涧等皆因之得名。阳山白鹤寺,始建于唐代,明代以前,阳山周围已有澄照、白鹤、白龙、宁邦、凤凰、净明、大慈、妙静、半山、贺九岭、文殊、昭明、甑山等十余处佛寺,庙有灵济、东岳、三法司、大王、山神等,庵院有云泉、云路、松隐、集庆、景福、正信、凤祥、观音、寄心等。佛教与道教信仰遗迹颇多,民众初一月半烧香拜庙久衍成习,形成庙市。

通安唐后属于长洲县域,亦好祭鬼神,迎神赛会、出会行街颇为繁盛。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八至四月二十八的一个月里,由当地的庙主(有权威的财主)选定何日为庙会的会日,接着预先十来天就出通知,村民准备各色表演项目。到出会行街的时候,鸣锣开道,专人扛肃静、回避牌,队伍旌旗招展,逶迤几里,其中还有臂锣臂香、走高跷、抬阁、抬上轿、舞龙舞狮、挑花篮、荡湖船等表演队伍。队伍末梢“大老爷”(庙中神像)驾到,看会信众皆手拿点燃的香烛跪拜在地,并口中念念有词,祈祷太平丰收。

此外还有提醒民众防火防灾的“抬火神”会,民国前后,通安镇的庙宇中,大多有火神殿。火神,被认为是一方的管火之神。民间传说,每年在一个地区,上天要取一幢民房,农民为了避免或减少火灾的发生,各村庄上由群众自发组织消防活动,叫“火神会”,即有8—10 户不等的人家组成,每年一次轮流抬火神巡游。(www.xing528.com)

抬火神要请一班吹鼓手,邀约亲朋好友,斩猪杀羊供祭火神菩萨,与此同时,搭起一个茅草屋,整晚祈告祝愿,待到天明,把搭好的简易茅草屋纵火燃烧,同时鸣锣大喊:“乡亲们快来救火呀……”在场的乡亲提桶端盆,舀水救火。其实救火是假,演习是真。抬火神会就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消防演戏,衍成习俗,也是老百姓防灾减灾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

但对于频繁的庙会活动,有识之士有所担忧,认为奢靡徒费民资,无益民生乾隆《吴县志·风俗》云:“吴俗信鬼崇巫,好为迎神赛会,高台演戏遍及乡城。会首竭力经营,香花罗列,借巨室之金珠翠钿,装饰孩稚。或坐台阁,或乘俊骑,名曰舍会。明时王穉登已忧其生祸,至近岁之会,台阁奢靡,尤倍于昔。”

有庙必有市,庙会存在至今,兴盛不衰,究其原因是民众需要有心理依靠,信仰仪式在心理上依然可以使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取得共同信仰上的联系,庙会还可以解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交流问题。崇拜的产生与盛行,是民众精神上的需要,也是情感上的需要。神灵使人产生对群体的皈依感,它给人以精神和心理的安慰,也给人以强有力的安定感,故此千百年来传承不衰。择要详述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