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新年第一天,自古及今都是个特别重要的日子。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称“三元之日”。唐末韩鄂《岁华纪丽》卷一则称“三元之始”,“八节之端,三元之始,开甲子于新历,发风光于上春,七十二候之初,三百六旬之首。磔鸡斩羊,放鸠献雀……”并考证云:“《宋书》:岁朔,县官斩羊置其头于门,又磔鸡以祠之,俗说以厌厉气。裴玄以问河南伏君,伏君曰:‘是上气上升,草木萌动,羊啮百草,鸡啄五谷,故磔鸡斩羊以助生气。’”后来演化成为大年初一在门窗上贴画鸡符来驱鬼怪邪气,《荆梦岁时记》又载:“正月一日……贴画鸡户上……按庄周云:有挂鸡于户,或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后来演变为大门贴鸡为主题的年画。
通安地区对新年第一天也格外重视,俗称大年初一,民间燃爆竹,俗称开门爆仗,穿新衣新鞋,从小孩到长辈依序喝屠苏酒,小辈向长辈敬五辛盘,以为祛邪驱魅,一年康健。明唐寅《岁朝》咏道:“海日团团生紫烟,门联处处揭红笺。鸠车竹马儿童市,椒酒辛盘姊妹筵。鬓插梅花人蹴鞠,架垂绒线院秋千。仰天愿祝吾皇寿,一个苍生借一年。”
为何新年第一天要燃爆竹,据《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宗懔的说法似乎来自汉代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其云:“西方山中有人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着火中,爆扑有声,臊皆惊惮。”通安乡镇人家,鸡鸣之后,或在庭院或在街头巷尾,燃放爆竹,祛除疫疠,祈求平安,更据其自然属性,寓新年“步步高升”的好口采,故直接称之“高升”。
若新年初一为立春节气,则有“百年难逢岁朝春”之谚。乡农晨起,观风云以卜田事之丰歉。有“正月初一有白霜,一个稻把二人扛”“岁朝墨黑四边天,大雪纷飞报旱年。若得立春晴一日,不用力气不耕田”“初一南风五月干”“初一落雨六月旱”等谚语。至正月初八谷生日,老农要看参星卜庄稼丰歉:“参星参在月背上,鲤鱼跳在镬盖上;参星参在月嘴里,种田种在石臼里。”参星(猎户座),古代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常与另外一个星座相对,即商星(天蝎座),但它们此起彼落,参星在西,商星在东,永远不会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商星,古代又称之为“大火”或“大辰”。故而《诗经》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明《长洲县志》:“谷日看参星,占水旱,爆谷占吉凶,名曰卜流。”
新年家中悬挂祖先画像(俗称喜神),供糕果、清茶。开门炮仗后,全家长幼依序展拜,清顾禄《清嘉录》:“具香烛、茶果、粉丸、糍糕,兼以糖馓,家长肃衣冠,率妻孥以次拜。”然后全家围坐吃“团圆”(即糕和糯米小圆子的甜汤),以为新年高兴团圆之佳谶。是日,禁忌颇多,有不扫地、不生火、不泼水、不可用刀、不可动用针线等习俗,意为劳碌一年放假,轻松迎新年。
以前的大年初一,作为一家之主的男性第一次出门,均要查黄历,看今年的喜神方向,走的时候要迎着喜神方向,避开太岁。如走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庙宇,则须进去烧炷香,拜拜神灵,保佑全家平安,俗称“兜喜神方”。此日乡邻、亲戚有相互拜年的习俗,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男女以次拜家长毕,出谒邻族亲友,互相往来拜贺,曰拜年。”通安乡镇老年妇女皆相携烧新年香。顾禄《清嘉录》:“郡城城隍庙及本里土地诸神祠,男妇修行者,年初皆往烧香,必经历十庙而止,谓之烧十庙香。”去的庙宇虽然有不同,但皆忌走回头路。烧香毕,回家必炷香于家堂司命诸神之前,曰回头香。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亦云:“自献岁发春,桕烛檀香,烟光塞观宇,缁羽聚点烛钱,充终岁粮。妇女联队出,烧香必历拜十庙。盖礼以多为贵也。归则炷香于司命家宅诸神,曰回头香。”今乡村习俗如故,烧香以中老年妇女为主,并成为新年十分兴盛的民俗信仰活动。
通安一带过去初一不走亲戚,初二才开始互相走动,吃年节酒。初五则金墅镇商户接路头神。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达旦忘眠,焚香肃拜,求赢横财,名接路头。”并有《接五路》诗云:“送穷迎富乐新春,里俗争酬五路神。”镇上老街店铺开门,先祭祀路头神,祈祷新年财运亨通。伙计如果被请来接路头、吃路头酒,新年的工作算是保住了。老通安人回忆说,接路头最讲究的是要条活鲤鱼,并以为活鲤鱼跳出来为上上吉。鲤鱼放在铜盆里,放少许水,如果跳出来就要大叫:“鲤鱼跳龙门哉!”以为大吉祥。接好路头,这条鲤鱼便放生。此外供桌上有猪头、全雄鸡、青鱼等。有心急的商人甚至直接刀首上撒盐,谐音“现到手”,以求财富快快增长。如今镇乡民众虔诚者年初四夜争先赶至庙宇内财神殿烧香祈财。大年夜祭井封井,初五要祭井开井,有抢水习俗,俗称路头水。抢水意味着新年顺利有财有势,吴语“水”音与“势”近。
通安自古稻作蚕桑发达,百姓殷实,对于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灯会,乡镇士绅民众都非常重视。正月十三就开始早早挂起灯笼,俗称“试灯”。富裕人家张挂庭院灯,时人称“宅灯”。也有人赶到苏州城里观灯、猜灯谜。宋范成大《灯市行》诗云:“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塞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侬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有龙灯队到各村表演,村民聚集看灯,称看蹿龙灯。
元宵节物主要有圆子、油。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引《三余帖》:“嫦娥奔月,羿日系思,有童子诣告云:‘正月元夕,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隅,呼夫人名,三夕可降。’如期果然,后世遂有元夕粉团之制。”明吴宽《粉丸》诗云:“净淘细碾玉霏霏,万颗完成素手稀。须上轻圆真易拂,腹中磊块便堪围。不劳刘裕呼方旋,若使陈平食更肥。既饱有人频咳唾,席间往往落珠玑。”
养蚕人家则一定要全家吃茧团,以兆蚕茧丰收。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上元以粉米为茧团,预祝蚕收之盛,或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福。谓之茧卜。”正如宋杨诚斋《茧卜》诗云:“去年上元客三衢……儿女炊玉作茧丝,中藏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
元宵佳节妇女除了观灯外,还有独有的习俗——“走三桥”“拜紫姑”,以为祛病度厄。顾禄《清嘉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走遍三桥灯已落,却嫌罗袜污春泥。”传说紫姑能卜新年蚕桑之事,“问终岁之休咎”,祭之亦可免除灾愆,故植桑养蚕地区妇女祭之尤勤。宋王千秋有《鹧鸪天·煮茧》词云:“比屋烧灯做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描绘的就是江南妇女正月十五祭祀蚕神的情景。袁景澜诗云:“夜静持箕赛紫姑,红裙私祝向墙隅。占书报答年丰稔,灶婢簪花献酒脯。”
二月初二龙抬头称“春龙节”,又称“中和节”。起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古人把天上星辰称为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每当春天到来,龙角星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整个苍龙尚隐而不见,故称龙抬头。明刘侗《帝京景物略》:“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此日是飞龙在天的日子,北方同时祭祀太阳神和土地神,有饮食上吃太阳糕、煎饼习俗,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收。地处江南腹地的通安乡村这一天,民间必吃撑腰糕应节。农忙时节,农民下地松土、播种、插秧,季节不等人,吃撑腰糕是祈祷不犯腰疾,轻松劳作。清蔡云《吴歈》咏道:“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www.xing528.com)
通安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立春、雨水节气后,天气阴晴不定,农历二月初八有“张大帝吃冻狗肉”的谚语,此日为祠山张大帝的诞辰。顾禄《清嘉录》:“相传大帝有风山女、雪山女,归省前后数日,必有风雨,号请客风、送客雨。”二十八日则为“老和尚过江日”,民间传说“老和尚”一旦过了江,江南很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作为民间的土地菩萨则想方设法阻拦,于是气候骤变,风雨大作。俗语云:“必有风报,若吹南风,主旱。”民间谚云:“廿八吹得庙门开,螺蛳蚌壳哭哀哀。”
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俗称花朝节,当地民众有踏青游春、赏花挑菜、赏红、彩花插鬓、吃花糕等民俗活动。老农则关心此日天气阴晴,由此更衍生出有关花朝的俗谚:“有利无利,但看二月十二。”
旧俗,春耕前还有一个娱乐放松活动——看春台戏。顾禄《清嘉录》载:“二三月间,里豪市侠,搭台旷野……演剧,男妇聚观,谓之春台戏,以祈农祥。”蔡云也曾赞曰:“宝炬千家风不寒,香尘十里雨还干。落灯便演春台戏,又引闲人野外看。”此时,也有一些地方无赖借此敛财,因而清代康熙年间汤斌的《抚吴告谕》云:“地方无赖棍徒,借祈年报赛为名,每至春时,出头敛财,排门科派,于田间空旷之地,高搭戏台,哄动远近,男妇群聚往观,举国若狂。”可见春台戏的规模和热闹了。
农历三月三日,民间传说为荠菜花生日,在通安乡镇,人们戴荠菜花,还把荠菜花放在灶头上,说是可以避蚂蚁。谚语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老农有听田鸡(青蛙)报之俗,以卜丰稔。谚云:“午前鸣,高田熟;午后鸣,低田熟。”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的4 月4 日至6 日之间。按农历冬至后105 天是寒食,到108 天是清明,《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后寒食习俗皆融入清明,清明兼节气与节日双重功能,以至于后世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了。长江流域寒食习俗,最早记载见于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饴大麦粥。”通安祭祖称“过节”,仪式讲究,大体与顾禄《清嘉录》记载相同:“士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间有婿拜外父母墓者。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远则泛舟,近则提壶担盒而出。挑新土,烧纸钱,祭山神,奠坟邻。新娶妇必挈之同行,称上花坟。新葬者,又皆在社前祭扫。谚云:新坟不过社。”
清明上坟,通安习俗只摆水果、青团子。上坟先添土除草、供品摆好,烧锡箔、跪拜祈祷。在家祭祀,则有肋条肉、笋干、鳊鱼、黄豆芽等讨口采菜肴,称“过节”。上坟后往往继之以踏青郊游、放鹞子、戴柳等活动。
城内政府衙门也组织安排活动,抬出本城城隍至虎丘郡厉坛,安抚那些无人祭扫的孤魂野鬼。各乡镇老百姓争先恐后赶到山塘去看出会仪仗。每年清明日、七月半、十月朝,皆有此会,因此称三节会。顾禄《清嘉录》:“此日,还可到山塘看会……每会至坛,箫鼓悠扬,旌旗璀璨,卤簿台阁,斗丽争妍……过门之家,香蜡以迎,薄暮反神于庙,俗呼转坛会。”
清明一过便是养蚕时节,植桑养蚕在苏州附近许多乡镇是主要副业,通安亦不例外,俗话:“上半年靠蚕,下半年靠田。”蚕妇忙着洗晒蚕具,男子则为蚕室掸尘刷墙,进行卫生消毒,迎候蚕宝宝的诞生。明高启《养蚕词》云:“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二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檐前缫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通安女子自幼习蚕缫丝,耕作之余刺绣赚取外快,补贴家用。清《震泽编》卷三载:“凡女未及笄,即习育蚕。”顾禄《清嘉录》载:“环太湖诸山,乡人比户蚕桑为务。三四月为蚕月,红纸粘门,不相往来,多所禁忌。”并引郭麐《樗园销夏录》云:“三吴蚕月,风景殊异,红纸黏门,家多禁忌。少妇治其事者,往往独宿。”谷雨前后正是蚕时,故民谣云:“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润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干。”旧时候,蚕农将蚕种窝在胸口,谷雨期间孵蚕,升火温蚕,须日夜留神。由于温种难度较大,有些蚕农往往买现成的三眠蚕,《清嘉录》云:“俗目育蚕者曰‘蚕党’,或有畏护种出火辛苦,往往于立夏后,买现成三眠蚕于湖以南之诸乡村,谚云:‘立夏三朝开蚕党。’”清圣祖玄烨《题耕织图·织·大起》云:“春深处处掩茅堂,满架吴蚕妇子忙。料得今年收茧倍,冰丝雪缕可盈筐。”采茧以后,养蚕全过程结束,蚕家大门打开,称“蚕开门”。蚕月大忙告一段落,接下来分箔、煮茧、缫丝。节气进入小满,田中菜花结籽,秧田需要放水育秧,因此有“小满动三车”的民谚,所谓三车即榨油车、水车、丝车。宋范成大《缫丝行》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姑妇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云:“惟时,邻翁称庆,蚕妇相邀,挝鼓赛神,缫车鸣雨,花篱人语,柳户风香,景物清和,丝抟白云,各携至中郡庙前卖。收丝客每以四月聚市,到晚蚕成而散,谓之卖新丝。”
立夏节气,民间称“立夏节”。旧时有尝新的习俗。家中有小儿人家,必讨七家茶叶煮来喝,以为可以防疰夏。袁景澜《姑苏竹枝词》咏道:“梅水盈池闹井蛙,比邻分送七家茶。樱桃元麦时新出,四百楼台锁落花。”就此还衍生了称人习俗,顾禄《清嘉录》云:“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验夏中之肥瘠。”通安乡民立夏则吃立夏饼、甜酒酿、尝三鲜(苋菜、蚕豆、蒜苗),以应节气。俗话云:“叫花子难吃重阳糕,种田人难吃立夏饼,天晴雨落外面蹲。”农忙也在立夏后开始。
四月初八日为佛诞节。明《长洲县志》云:“外教于四月八日名浴佛,治斋供。”佛教信徒均云集庙内,参加浴佛活动,故又称为“浴佛节”。通安一带还有特别的节日食品即乌米饭、乌米糕。通安附近山里有乌饭树(南烛)生长,每年四月间村民采嫩叶捣碎取汁,浸糯米蒸熟即成乌米饭。明岳岱《阳山志》卷下有记载:“青饭者,色青黑,甚香美。山僧至四月八日以一种树叶即曰青饭树,取汁渍米炊以遗人,亦曰佛饭。”如今四月初八吃乌米饭仍很盛行,并发展为乌米粽子、乌米酒酿等,成为现代人追捧的保健食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