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安古井遗址群:太湖变迁的见证

通安古井遗址群:太湖变迁的见证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安境域占有太湖湖面10.39 平方千米。1986 年,在通安金墅以西的太湖沿岸修筑防洪大堤,又发现有文物出土。文物部门及时赶到现场,在修筑大堤取土处,发现有古井,并清理了4 座。第三种是砖井,距离原太湖岸线110 米。对太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目前尚无一致的看法。通安古井群的发现,证明了现在通安太湖岸线外百米范围内有居民定居点的存在。

通安古井遗址群:太湖变迁的见证

通安境域占有太湖湖面10.39 平方千米。1976 年,通安在金墅港口与龙潭江口之间的太湖水域,筑起了一道曲尺形的防洪大堤,围湖造田,并辟为通安种殖场。湖水抽干后湖底曾发现灰黑色的井坑几十座。经调查,在这个区域的麦田内零星散落着石斧、残石镰、残石刀以及许多陶片。陶片的陶质可分为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几何印纹陶三种,纹饰有弦纹、叶脉纹、方格纹、细麻布纹、组合纹等。这些文化遗物的特点,与上海戚家墩遗址下层西周时期的遗物相接近,可见这里本应是一处古文化遗址。

1986 年,在通安金墅以西的太湖沿岸修筑防洪大堤,又发现有文物出土。文物部门及时赶到现场,在修筑大堤取土处,发现有古井,并清理了4 座。这次清理的古井,距离原来的湖岸线60—100 米。发现时仅残存了下半部。上半部由于水流冲刷,古井的开口层位已经无法判断。

清理的这4 座古井,分为3 种。第一种是土井坑,井口直径约1.3米,深约0.8 米,井壁平滑,井内堆积满淤泥。清理出青瓷盆残片,腐烂的树枝、草绳等。第二种是陶圈井,有2 座。一座直径0.7—0.72 米,另一座直径0.78 米。在全部清理完之后可以看到砌筑方式,系先挖好直径为1.04 米—1.16 米或0.92 米—0.98 米的圆柱形井坑,然后将陶井圈层层垒筑,坑内四周再填以泥土而形成。这2 座古井内出土了青瓷器、陶器等文物。第三种是砖井,距离原太湖岸线110 米。清理时只存井底部分,在井旁采集到双耳平底青瓷残罐、四系青瓷罐各1 件,以及残井砖3 块。查询当时该地取土筑堤的民工得知,该井是由一端带卯眼,一端有榫头的长方形带榫砖侧立盘筑而成的。

由于失去了地层,文物工作者于是根据古井的形制、建筑方法和古井内出土的遗物来推断古井的年代。2 座具有陶井圈的古井在苏州的其他遗址中比较常见,出土的部分泥质灰陶弦纹罐,为汉代遗物,所以这2座古井应是西汉时期的古井。一座土坑井出土有双耳乳钉足黑陶罐,应该是战国时期的遗物。一座带有榫卯结构的砖井出土有青瓷罐,具有南朝青瓷罐的特点,应当是南朝时期的水井。加之上述提到的西周时期文化遗物的出土,可见这个区域人类活动延续时间非常长,从东周到六朝,一直没有中断。后来由于陆地沉降,水陆变迁,这块曾经颇为兴盛的人类居住点便被淹没于水下。(www.xing528.com)

对太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目前尚无一致的看法。地质地理学者、历史地理学者依据近年来对太湖的浅地层勘探、太湖平原沉积资料以及古文化遗址、历史地理资料,对太湖的成因及演变,做过各种探索。有学者研究指出,当时今宜兴丁蜀、常州雪堰、无锡南泉、苏州胥口等地的太湖沿岸以外二三十里的湖区,均为可供先人居住的底质坚硬的陆地。至今太湖湖底晚更新世末期硬土层之上,大多仅覆有2—20 厘米厚的浮泥,说明全新世开始以后,太湖在大多时间内基本为陆地,即使是潟湖形成期或是太湖成湖期内,太湖的水面和水深也都不会太大。距今2000多年前,由于太湖地区持续沉降,太湖水面因此不断扩大。更重要的是,由于长江和杭州湾边滩的堆积,促使碟缘高地高程增高,以及冈身以东地区快速成陆,导致三江在缩窄中不断淤塞,太湖排水不畅,积水加剧,太湖以及东太湖地区,水域因之显著扩大,这就是通安古井群陷落的真正原因。

通安古井群的发现,证明了现在通安太湖岸线外百米范围内有居民定居点的存在。对研究太湖的形成、变化,以及湖岸线的变迁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例证,据此可以推测古太湖湖岸线的变迁轨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