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个案工作的概念和问题
儿童个案工作是个案工作在儿童服务领域的运用。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各工作手法中起源最早的一种,它源于19世纪规范化、系统化的慈善工作和社会工作服务。它是社会工作者以个别化方法,为感受困难、生活失调的个人或家庭(案主)提供物质帮助或精神支持,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1]依此,个案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服务对象的个别化,即是服务于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二是工作方法的个别化,即通过一对一的专业服务方式,一对一的活动和交流,以解决服务对象的具体问题。三是服务目标特殊化,即协助遭遇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恢复和增加社会功能。
儿童个案工作是以儿童(多指有问题儿童)为服务对象,通过帮助儿童解决困难和问题,并预防产生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协助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对儿童做较为健全和积极的指导,促使少年儿童身心健全发展。[2]儿童个案工作的特殊性在于:一是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即服务的重点在于有问题的儿童,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儿童的服务不仅停留在解决儿童的生存问题,还要指向儿童的未来发展,开始面向所有发展障碍的少年儿童。二是对社会工作者要求的特殊性。儿童是脆弱群体,儿童社会工作必须科学、恰当,否则反而会给儿童带来更大伤害。为此,儿童社会工作者必须掌握儿童生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行为学等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才能对儿童心理特点、成长规律有所了解和理解,才能在工作实务中掌握好度。三是儿童个案工作方法的特殊性。儿童个案工作的个别化方法的主要方式包括:与儿童面对面沟通辅导、为儿童提供社会资源。由于儿童心智的不成熟,儿童个案工作更强调为儿童提供社会资源和直接引导。四是儿童个案工作目标的特殊性。儿童个案工作不仅在于帮助儿童解决那些生存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更重要的在于增进其健康成长。
二、儿童个案工作的程序和要求
不同学者对个案工作介入过程有不同认识和划分,但大致可以分为接案或转介、收集资料、制订计划、签订协议、开展服务、结案、评估和追踪等。每个阶段都有社工必须处理的任务和工作要求。儿童个案工作既有必须遵守的一般程序,又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一)接案或转介
接案或转介是儿童个案工作的起点,申请是接案的前提,儿童个案工作的申请一般是由家庭、特定机构或是社会工作者主动找寻。正式接案之前必须对儿童需帮助解决的问题有个基本了解,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接案,如果服务对象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或本专业,或服务对象生活在机构服务区域之外,就要考虑进行转介或转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了解申请者的求助愿望;促进有需要的人成为服务对象;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
(二)收集资料与诊断
正式接案之后,社工就要开始详细收集、整理、评估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资料。收集的资料包括案主的个人资料,如个人基本情况、生理和心理情况;案主的环境资料,如家庭、同辈、老师等人的关系对案主产生的影响。资料收集基本完成之后,接下来进入评估阶段,即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弄清案主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条件。如果评估时出现异常情况,即发现资料不真实或问题超出自己解决能力范围,则要考虑重新调查或进行个案转介。如果没有出现上述情况,则转入制订计划阶段工作。
(三)制订计划与签订协议
在弄清案主问题之后,接下来的工作是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或服务计划。计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解决问题的目的、目标、措施、步骤、方法,明确社工的具体责任等。其中目标必须与案主期望的结果相关,并具有可行性、可测量性;计划中的步骤、方法应具体可操作。同时,计划还应包括社工与案主的协议,内容应明确双方共同认可的服务计划目标、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
(四)开展服务
儿童个案工作的执行过程,也是儿童个案工作最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社工根据制定的计划为案主提供具体服务。儿童个案工作服务主要方式有两种:心理社会治疗和社会环境改善。在服务过程中还应根据服务收效来调整计划,或改进,或完善,或加强。
(五)结案、评估和追踪
当案主的问题基本解决,或社工确认无法解决,或案主(一般是申请人)要求结束服务,或因其他意外情况不得不结束服务,这时就可以结案。结案可采取直接告诉服务对象,或通过延长服务间隔时间以逐渐减少社工服务等形式。结案时,社工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调适服务对象面对服务结束可能产生的不良情绪。二是要总结经验和成果。三是要总结反思失败教训。结案之后还应对整个个案工作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估。即评估服务目标实现程度,评估服务投入(时间、费用及其他资源),如有必要,结案后还应对服务对象跟踪服务。
三、儿童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个案工作服务模式纷繁多样,常见的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人本治疗模式和家庭治疗模式。儿童个案工作则常运用以下几种方式。[3]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www.xing528.com)
这一模式主要方法是通过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发展过程来认识案主问题的根源,以对症下药。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精神分析理论主导了社会工作治疗方向,因而个案工作几乎等同于心理(精神分析)治疗,目前心理治疗虽然不再是主流的治疗方法,但仍然是重要的服务模式,两者的区别最主要有两点:一处理问题不同。心理治疗处理的是心理疾病,特别是有严重精神病的患者;而个案工作也处理心理疾病,但主要是处理一般性的情绪不适或心理困扰性的神经症,同时也要解决个人大量的社会性问题,如贫困、失业、家庭问题、学校或社会适应性问题。二是处理方法不同。心理治疗主要是心理咨询专家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治疗,对案主个人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而个案工作不仅调适个人,更主要是挖掘个人潜能,调动社会资源以共同解决案主的社会问题。
这种治疗模式要求社工对案主的了解必须从“人在情境中”入手,强调个人的行为是由其内在的心理和外在的社会因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形成的,对案主治疗的关键是调整其人格体系,改善其社会环境。因而治疗过程包括建立关系,给案主以支持、增加案主的自我了解与增强自我强度。治疗目标在于帮助案主恢复正常生活,增加案主自我认识。在儿童个案工作中,要求社工致力于改善环境,以提高儿童对环境的认识能力,促进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危机调适模式
这一模式认为危机是个人生活平衡被破坏或打乱后的一种状态。在危机状态下,容易引起当事人心理或行为上的失衡,因此,应通过介入干预调适,使当事人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这种模式要求社工要及时接案和处理,坚持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的工作原则。对于儿童而言,危机不期而至并不少见。因此,社工掌握危机调适模式极为重要。面对儿童处于危机状态的情形,社工应力求提供资源支持,缓解儿童的不适,并努力引导案主适应新的环境,增强自我适应能力。
(三)行为修正模式
行为修正模式认为个人的行为是在外在环境的刺激和制约下形成和改变的,因而应通过外部环境的力量训练和治疗,以调整人的行为。这种模式要求社工要掌握正强化、负强化、角色扮演、榜样等工作技巧和方式,以协助案主修正不良行为。这种模式对儿童社会工作极具意义,几乎每个儿童都会面临行为模式的强化和修正的问题。在儿童个案工作中,这种模式要求社工注意儿童在行为训练上获得情绪、理智上新的平衡与协调,要求社工修正儿童行为时必须获得儿童情感上的接纳与认可。
(四)结构家庭疗法
这种模式以家庭为治疗单位,运用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沟通理论去了解案主的个人心理状态,并多元、多层次地介入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通过改变家庭结构和组织,以改变家庭成员的交往方式,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解决困扰案主的问题。儿童问题与家庭往往息息相关。在儿童个案工作中,要求社工进入案主家庭,了解家庭成员间的交往方式和状态,进行家庭结构方面的评估,并指导家庭结构完善,以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恢复和增强家庭功能,从而解决案主问题。
(五)社会支持网络模式
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并与新的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网络有利于帮助个人预防和治疗社会问题,或恢复社会功能,因而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人生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对于儿童尤其重要。在儿童个案工作中,社会支持网络模式要求社工在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点帮助其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四、儿童个案工作的策略和技巧
儿童个案工作中,由于案主本身的特殊性,个案工作成败对案主成长影响是正负相关关系,成则促进其健康成长,败则不仅是没成效,甚至有可能导致案主问题更严重,出现负向增强,因而要求社会工作者要坚持工作原则,即保密原则、沟通原则、个别化原则、环境分析原则及承认与接纳原则。要坚持这些原则,就要求社工在工作中对儿童既要有来自内心的关怀,又要能运用相应的策略和技巧。具体而言,应重点掌握好以下策略和技巧:
1.重视改善家庭和学校环境。儿童生理和心理的脆弱,使得外在环境成为影响儿童成长的主要因素。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生活的主要环境,为此,在儿童个案工作中,纠正儿童行为和心理偏差,应重视改善儿童家庭和学校环境。
2.掌握儿童个案工作的主要技巧。做好个案工作,要求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包括在个案工作各个环节——接案、资料收集、与案主及相关人员的沟通、工作记录、治疗和评估等方面都应注意把握工作技巧。学龄儿童常见问题有行为偏差、心理偏差或学业问题,因而个别谈话、行为指导和学业辅导是学龄儿童个案工作的主要形式。应重点掌握这三种形式的工作技巧。在个别谈话技巧方面,应力求建立信任关系,注重交谈细节、频率和时机。在行为指导技巧上,应避免采取直接命令式指导,更多采用尝试性的建议指导,即提供多种建议方案,给予案主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同时,随时跟进、及时鼓励,在此基础上方能取得较好效果。在学业辅导技巧方面,主要包括指课后作业辅导。关于“个别谈话技巧”和“学业辅导技巧”的具体内容在第五章第一节已作了详细阐述。
3.重视个案工作的总结检讨。总结检讨工作要贯穿于个案工作的整个过程,以及时巩固成果,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避免工作失误可能给案主带来新的创伤。
4.重视个案工作的追踪辅导。个案追踪辅导的目的在于观察和促进案主行为及情绪改变的持续性。人的行为的真正改变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的。儿童身心具有脆弱性和环境的多变性,增加了儿童良好行为养成的难度。因此,儿童个案工作取得的成果还需追踪和巩固,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