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
儿童是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因而应通过法律强制要求对儿童实施保护。以学龄儿童为服务对象的“四点钟学校”的社会工作者必须掌握相关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了保护儿童权利的规定。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2.《儿童权利公约》建立了保护儿童的国际标准。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儿童权利公约》,我国于1992年经全国人大会议批准生效。公约规定:确保儿童享有必要的保护和照料;确立每个儿童均有固有的生命权、身份权、受教育权、游乐权;确认每个儿童均享有足以促进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确立残疾儿童有接受特别照顾的权利等。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了四条保护原则。具体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和保护相结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保儿童受教育的权利。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二、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
1.儿童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生物学理论认为:人的成长史就是历史的复演。个体发展也是一个规则的自然发展过程,差异是由于DNA的差异造成的。儿童的重要特征的发展是有顺序和时间规律的。为此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儿童各个时期发展的规律,掌握各个阶段发展特征,对儿童问题进行评估时要考虑到其生物性成因,帮助儿童正确认识自身,克服因个体成长带来的焦虑。
2.儿童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心理学理论认为:决定个体行为的力量主要是人的内在生物性驱动力,而这些内在驱动力会依据个人人格成熟程度的不同而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是自然、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自我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并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就算完成了这一阶段的任务,否则会可能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学龄儿童突出表现为勤奋与自卑的冲突。儿童社会工作者应掌握儿童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处理可能面临的人生危机;帮助儿童学习、掌握或调整应对环境的影响,以不断获得成长。
3.儿童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同时应重视发展学生的特长。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儿童社会工作者应重视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善于发现儿童的特长,发挥儿童个体的优势,重视培养和促进学龄儿童的自主性。
4.儿童社会学。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社会学理论认为:儿童通过与他人互动,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与此同时,掌握与他人相处的一般性价值和道德。儿童社会工作者应重视通过服务对象的玩耍、游戏等促进儿童成长,推进儿童社会化。
5.儿童文化学。儿童社会学认为文化是儿童生存的重要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作用。多数儿童被环境和文化所综合决定,而儿童群体间存在主流文化、亚文化、代际间文化的传递。儿童社会工作者应重视服务对象生活空间中各种文化的影响,应站在与儿童一致的文化视角去理解儿童,并通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来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三、把握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不但是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指导。与“四点钟学校”社工相关的社会工作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他认为这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只有基本满足了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最占优势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高级需要出现之后,低级需要仍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减弱了。低级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高级需要则是人所特有的。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52年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不仅加之于个体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让其获得或失去某种行为,而且,观察别的个体的社会教化学习过程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3.人际需要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于1958年提出了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4.镜中我理论。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于1909年较完整地阐述了镜中我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互动包括三个方面: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5.一般系统论。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一般系统论,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都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系统是若干事物的集合,系统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性、有机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目的性。贝塔朗菲从理论生物学的角度总结了人类的系统思想,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6.人格终生发展论。人格终生发展论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即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幼儿期(1~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儿童早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儿童中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少年期(12~20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成年早期(20~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成年中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成年晚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是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等等,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7.九型人格理论。九型人格又名性格型态学,其起源久远,近十几年来风行欧美学术界和工商界。这种理论认为人身上有九种气质,包括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景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这九种气质刚好和九型人格相配,即完美型、全爱型、成就型、艺术型、智慧型、忠诚型、活跃型、领袖型、和平型。九型人格不仅仅是一种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更主要的是为个人修养与自我提升、历练提供了深入的洞察力,它可以让人真正地知己知彼,可以帮助人明白自己的个性,从而完全接纳自己的短处、发挥自己的长处;可以让人明白其他不同人的个性类型,从而懂得如何与不同的人交往沟通及融洽相处,与别人建立更真挚、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
8.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源自鲍尔拜的依附理论,20世纪60年代社会支持网络开始将其用于精神病学的临床治疗。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支持计划推进了社会支持网络的应用。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工具性支持或表达性支持。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一个人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一方面帮助服务对象运用网络中的资源解决基本问题;另一方面是帮助服务对象弥补和拓展其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提升掌握建立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9.优势视角理论。优势视角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工作领域中的一种思维模式和实践方式,由美国学者塞勒伯提出的。“优势视角”理论是以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其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最终达到其目标、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这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它强调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进行帮助时,将关注点聚焦在案主身上,尽可能地发挥案主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并通过案主的这些优势来进行自我帮助和自我发展。优势视角理论超越了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其关注点在于个案的优势、潜能和成绩,这一突破在社工领域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
10.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或称人格结构理论,奥地利心理学家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创始人,该理论影响了20世纪整个社会科学发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影响无所不在。人的性心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婴幼儿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三个部分必须始终是和谐的。个人的问题都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潜藏于潜意识中,理性是无法察觉的,但可以通过精神分析治疗,揭示内在冲突根源,使个人获得自我了解并能洞察和顿悟,解决个人精神内在冲突。个案工作是精神分析治疗方法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1.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不同时代融入了不同理论概念。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适关系。人类遵循适者生存原则,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环境之中。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社会工作的“生态模型”,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的场景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与生态资源分布等有关个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性与调和度三个层面的互动中来考量社会工作的实施。
12.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和认知学派整合而来的。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类的思想、感觉和行动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人的认知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他的情绪和行为是否正常;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因此,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服务对象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鼓励服务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
13.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的理性能力,认为具有理性的人可以自主选择行动。强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个人有选择的自由,有独立自主的权利。为此,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要坚持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帮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发挥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促进服务对象更具有责任感和理性。
四、掌握安全知识
安全教育与安全事故防患是“四点钟学校”项目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工应掌握与此项目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并指导学员及其家人注意防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通安全
1.步行和骑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看清信号灯。特别强调:一是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可以继续通行。二是儿童过马路前一定要停下,这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规则。三是过马路时要:左看——右看——左看。四是骑自行车的安全事项:车铃、车闸必须齐有效;不要三五成群并肩而行或勾肩搭背,更不能追逐或曲线骑行。五是在雾天或阴雨天,儿童身上应佩戴有反光材料的挂件,以增加可视性,避免路上车辆碰撞。
2.公交或校车安全。应该在指定的站台上等车,不可在公交车或校车的左右边或车前等危险区域等车。上车注意:当校车在滑行靠边时并不安全,千万不要急于靠近。只有当校车完全停稳后,再上车。要依次上车,不要推挤,上车时扶好扶手。坐车注意:不离开座位,不打闹,不把手或头伸出窗外。下车注意:要扶好扶手慢走,不奔跑下车;不要在公交车或校车附近逗留,如果有东西掉在地上,不去捡,告诉司机,请他们帮忙;下车后不在车前或车后过马路。
(二)学校安全(www.xing528.com)
1.安全使用文具。“色香味”的文具、涂改液和增白纸,这些文具大部分含有毒物质,影响儿童身体健康,不要过多使用。购买的手工剪刀、刀片应为圆弧顶端,笔帽的直径应大于16毫米,笔帽体上需要有一条连续的横截面至少为6.8平方毫米的空气通道,这样可减少使用者误吞后发生窒息的危险。制作手工或美术作业,必须在老师或社工的指导和监督下使用工具,防止划伤或刺伤自己或前后同学,一旦划伤,应根据伤口深浅及时处理,预防感染。
2.课间安全。要求学生上下课通过过道和楼梯间,或课间上厕所时,不要拥挤、打闹,以防止摔倒或导致踩踏事故发生;课间不要玩耍小刀、仿真枪等利器或玩具,或玩危险游戏,以避免伤及自己和他人的;课间活动不要太剧烈,不要攀爬扶手,正确使用体育器材,以避免撞伤或摔伤;学校如在修缮中,要求学生不得到施工区域玩耍,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课间禁止学生私自到校外与陌生人会面,以防被拐;教师或社工应及时发现、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制止学生打斗,以防造成意外伤害。
(三)校外集体活动安全
校外集体活动应坚持安全、无毒、无害和力所能及的原则,为保障安全,应做好以下工作:
1.事先勘察活动地点。事先对活动路线、地点、环境进行详细了解;考虑该场所的接待能力,注意其合理容量。
2.建立分工负责的组织机构,活动负责人负全责。
3.制定活动安全预案。内容包括活动时间、内容、地点、目的、人数、负责人、安全措施、疏散方案等。
4.加强安全教育,制定活动纪律。向学生和家长说明活动的安全知识和活动规则,要求学生遵守活动规章。
5.指导儿童制作并随身携带一张紧急联系卡,如果孩子遇到意外伤害,可以依据卡上信息联系家长,也可根据卡上信息联系社工。
6.要求参加活动的人统一着装(如穿校服),这样目标明显,便于互相寻找,防止掉队。
7.准备充足的食品和饮用水。
8.需要使用交通工具时,必须租用符合安全要求、具有营运资格的专业出租车,并对学生说明坐车安全知识。
9.在活动期间,要求学生在指定的区域活动,不到处走动,防止意外发生。活动中不要随便单独行动,应结伴而行,防止发生意外。
10.在活动场所要求学生不要随意触摸、拨弄活动现场电闸、开关、按钮等,以免发生危险。
11.活动组织人员应时时关注学生安全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12.活动结束后在规定地点、时间清点人数,待学生全部由家长接走后,工作人员才能离开。
晋江市×××街道×××社区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安全避险办法
1.参与“四点钟学校”的学员家长应在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签订服务协议书,并遵守相关规定。
2.凡是属于“四点钟学校”的学员(包括社工)一律要购买人身意外保险,成员本人已经在就读学校或家庭购买类似保险,可以出示相关证明,申请不参与。
3.学员报名时应当提交体检证明。患有传染性疾病、心脏病等,不宜剧烈运动的学生不属“四点钟学校”校外集体活动报名范围内,请给予理解。如有隐瞒而导致发生意外,责任将由学生家长或者法定监护人负责,“四点钟学校”不负任何责任。
4.社工不负责“四点钟学校”学员的接送,如学员在接送路途中发生任何意外情况,“四点钟学校”不负任何责任。
5.社工在组织和开展活动时,应尽量考虑学员的安全问题,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配备相应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6.定期开设相关安全知识教育课程,向学员及家长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学员及家长的安全意识。
7.对于在服务期间,不听社工阻劝,仍以暴力解决个人问题以及做危险动作导致个人受伤的成员,试点单位社工不负任何责任。
8.如因天气原因无法正常开展活动提供服务,社工将会提前告知家长,家长接走孩子后,学生的安全问题由家长负责,如有发生意外,社工不负任何责任。
9.驻点社工应该注意自身安全问题,夜间休息时,应关好宿舍门窗,如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应该及时联系相关负责人进行解决。
10.试点单位社工应该仔细检查“四点钟学校”的用电是否安全,如发现不妥,应该及时联系相关负责人进行解决和完善。
11.试点单位社工应该注意完善夏季的防暑措施。
12.有条件的试点单位可以准备一个小药箱,以便于当学员不小心受伤,或者因天气原因中暑或感冒,可以得到及时控制。
13.以上安全避险办法的解释权归晋江市致和社工事务所所有。
14.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开始执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