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享受应有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社会工作涉及服务对象多、面广、事杂,不仅要面对面与服务对象直接接触、互动,还需要作为服务对象的利益代表,反映诉求,争取社会资源,还要承担改革创新服务,沟通各种社会关系。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具备相应工作能力。
一、基础知识
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极为广泛,要求社会工作者要有较为广博的基础知识,才能与各种不同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才能理解应对复杂多样的各种问题。具体而言,基础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政策知识、技术知识和文化知识。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政策知识包括公共政策、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政策,因为几乎所有社会问题都与政府的政策有关,了解和掌握社会政策就成为开展工作的前提。技术知识,包括调查研究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等。文化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
二、专业知识
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化,要求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英国社会工作学者大卫·豪从理论关注内容的角度将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2]支持社会工作理论是指那些对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解释的理论,包括关于人及社会本质的理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理论。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社会工作理论解决的问题是社会工作的理念、系统知识体系和有效的方法技巧。各种社会工作理论还分为两大类: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理论。基础性的理论主要是指就某一社会工作任务的进行理论和介入理论的阐述;应用性的理论则指进行社会工作实践具体工作的过程、方法及技巧的分析。主要的社会工作理论有精神分析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增强权能理论等。
三、基本能力
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是一项极为务实的工作,其核心在于在实际生活中帮助受助对象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在实务中肩负多种任务,包括与服务对象面对面接触、互动;代表案主的利益,为他们争取社会资源;承担改进和创新服务;搭建各社会机构及服务系统之间的沟通网络,满足受助对象的社会需求。因而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多方面工作能力。以下介绍几种基本能力。一是技术能力。即处理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包括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社会工作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工作、社会工作督导等内容。要做好这些工作,处理好其中各种问题,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同服务对象进行复杂的沟通、互动与协作,协调政府、社工机构及其他社会关系,为服务对象争取资源。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得作出恰当反应,因而要求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二是文化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对各种服务对象开展工作,要同他们合作处理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对各种服务对象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和理解,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有较强的文化理解力。三是学习能力。社会工作者要直接面对各种社会问题,而现实世界是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要有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新问题。
社工的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往来与接触,是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相互影响的社会活动形式。社会工作是以人和社会为主要工作对象的职业,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社会工作者来说尤其重要。与不同职业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的案主都能有效沟通,这是社会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在与不同受助者交往的过程中,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才能通过其讲述的内容、言谈的方式、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准确把握案主叙述的内涵,并通过与案主进行态度与情感互动,建立更有利于开展工作的合作关系。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应与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不同个人、机构或团体交往,这也要求社会工作者能在社会资源供给者和需求者两端进行有效协调与联络,以达成社会工作目标。这些都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交能力的具体要求。
四、心理素质
社会工作是与社会问题相伴随而生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同各种有“问题”的人打交道,要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甚至是复杂的难题和应急问题,因而工作中要面临各种压力,所以要求社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一是当服务对象不配合时,应有忍辱负重的精神和气度。二是当社会成员不理解时,又要有包容的心胸。三是面对服务对象的各种感情经历,感同身受是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要求,社会工作者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职业伦理(www.xing528.com)
作为一种职业的社会工作,有自己的服务对象和工作方法,因而也有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规范,这种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规范就是职业伦理。社会工作职业伦理是指导社会工作者正确理解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社会工作者应当明确和自觉遵守职业伦理,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有效开展社会工作,维护社会工作者的信誉,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尊严和地位。其基本内容可从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规范两个部分把握: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价值观不同于个体价值观,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价值观,它代表着整个专业团队对社会正义、社会服务、个人价值、人类关系的认识的一般看法。
国际社会认同的社工价值观
(1)服务——社工应当超越个人利益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
(2)社会公正——社工追求社会变革,特别是为弱势群体工作,并代表他们寻求社会变革。
(3)个人尊严和价值——社工意识到人与人的关系是重要的变革工具。
(4)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社工能意识到人与人的关系是重要的变革工具。
(5)诚信——社工始终坚持自己的专业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并贯彻于实际工作中。
(6)能力——社工不断致力于增进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职业行为规范是其职业价值观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具体内容表现为:一是坚持“助人自助”理念,包容和尊重服务对象。二是协助支持同事工作,促进共同成长。三是信守机构使命,促进机构发展。四是勇担社会责任,增进公众福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