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两地层面,围绕地方发展与区域发展问题,都曾经提出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概念。比如,北京提出了 “首都经济圈” 的概念;天津提出了 “环渤海经济区” 的概念。可以看到,这些概念都是以本地经济发展为着眼点的。由于京津各自为政,北京和天津提出的经济发展概念都具有以各自辖区为核心向外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与此同时,河北也不甘示弱,在 “首都经济圈” 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 “环首都经济圈” 的概念。
首都经济圈是以首都北京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形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首都经济圈简称首都圈,其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的直隶省。根据空间位置的关系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首都圈可以分为两个圈层:内圈由五个地区组成,即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唐山市、廊坊市、秦皇岛市,外圈则包括河北省的承德市、张家口市、保定市和沧州市等地区。”[8]首都经济圈的提法最初源自1982年 《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中 “首都圈” 的概念。“1982年的 《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中最早出现了 ‘首都圈’ 的概念。”[9]2011年3月,国家 “十二五”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 “首都经济圈”。[10]首都经济圈的概念在学术界和实务部门一直有所沿用[11],但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首都经济圈的概念热度也有所下降。据媒体报道,“原计划今年 (2014年,笔者注) 6月份出台的 《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有可能更名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名称的变化,更强调了京津冀三地实现协同发展的迫切要求。”[12](www.xing528.com)
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最早是天津提出来的。“1986年,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同志提出环渤海区域合作问题。环京津冀区域经济概念随之提出。在他的倡导下,环渤海地区15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13]渤海作为我国唯一的内海,不仅连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而且联通津冀、眺望京畿、辐射内陆。环渤海地区一衣带水,具有天然的共同自然资源禀赋,也应当具有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环渤海经济区概念与首都经济圈概念的根本不同在于,它不是以一个点为核心向外划圈,而是以多个点为支撑,形成由点到域再连接成片的区域发展模式。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区的主体。然而吊诡的是,1986年发起成立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的15个城市中,并不包括北京。“环渤海的十五个市地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成立了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 (专员) 联席会,参加联席会的有辽宁省的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市,河北省的秦皇岛、唐山市、沧州地区、沧州市,山东省的惠民地区、东营、潍坊、烟台、青岛市,以及天津市。”[14]或许在决策者的最初定位上,北京由于并不濒临渤海,还算不上环渤海经济区第一层次的主体城市,而只能作为第二层次的依托省份而存在。“根据渤海湾在国内外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自身特点,该地区应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一个以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唐山、秦皇岛、天津、东营、烟台和青岛等十几个大中小沿海城市为主体;以北京、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一市为依托;以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地区为腹地,以五个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 ‘窗口’,以我国北方和亚太地区为主要活动舞台的独具特色的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15]由天津市率先提出并倡导推行的环渤海经济区从一开始就坚持 “三不” 原则,即不以某一城市为核心、不划定明确的界限和不先搞生产力布局调整。“第一,不以某一城市为核心,而是由十几个大中小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体,共同构成经济区的核心,即环渤海经济区的 ‘主体’。第二,不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环渤海经济区主要由 ‘主体’ ‘依托’ ‘腹地’ 三个部分组成,其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第三,不先搞生产力布局的调整,而是先抓那些利益相关、亟待解决、各方又能很快受益的重大区域性问题,来推动经济区的建设”。[16]应当说,“三不”原则提出的初衷是非常好的,既遵循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群建设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开放发展与包容发展的基本要求,还恪守,中央与地方权力运行的基本边界。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在组织上,缺乏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行政区划上,松散的城市联合体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省级行政辖区范围;在经济基础和利益诉求上,联合体内的大中小城市之间彼此的经济基础差异悬殊、利益诉求各有不同;在实际开展中,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步履迟缓。“从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环渤海区域市场形成和区域经济联合进展迟缓,似有 ‘雷声大、雨点小’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之感。从地区内部看,‘诸侯经济’ 林立,‘联合喊在嘴上,对抗走在腿上’,以致于环渤海地区联合的会议时断时续,貌合神离,一年不如一年。”[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