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隋宫》,是一首不太出名的诗。下面是原诗: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咱们猜一个谜语,上面有半边,下面有半边,中间空半边,左面除去半边,最后还剩下半边。打一个字。”
学生活跃起来。
有学生举手,他说:“是‘片’字,‘一片’的‘片’字。”
师问:“如果是‘片’,如何解释谜面?”
他脸红了,答不上来。
又有同学说是“卡”字,也有的说是“尖”字,同样不能解释谜面。
师又读了一遍谜面,师把谜面中的“有”“空”“除”“还”四个字音读得特别重,并进一步解释“上面是‘有’字的半边,下面是‘有’字的另半边,中间是‘空’字的半边,……”。
有的学生已经开窍,一男生脱口而出是“随”字。
师让他走到台上来,在黑板上写出这个字,并进行解释。结果,在我的指导下,他写成“隨”字。
问:“这是个什么字?”
学生又答不上来。
师:“这就是‘随便’的‘随’字呀,不过是繁体。”全班同学恍然。
师:“我最喜欢这个字。这个字可以组合许多词,都是我喜欢的,譬如,‘随和’‘随便’‘随意’甚至‘随心所欲’,我的课上,我就喜欢随和一些,随便一点,同学们也千万不要拘谨。”
同学们露出欣慰的笑意。
师仍然扭住这个“随”字不放,师:“今天我们讲的课是“隋宫。‘隋宫’什么意思呢?”
“隋朝的宫殿!”
师:“别想当然!请认真看书再回答我。”
看书后,师请一个同学回答。她拿着课本(中师语文课本《阅读和写作》)说:“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现在江苏省扬州市)所建的行宫。”师称赞她看书认真仔细。
“这个宫殿是一般人随随便便可以走进去的吗?”
学生回答当然只能是杨广自己进入。接着学生的话头说,“所以,我把黑板上这个‘隨’字的‘走之’去掉”,接着又顺手在旁边写了一个“宫”字。课题“隋宫”就板书出来了。
这个开头,还真有点新意,学生也觉得新鲜。
补充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商隐讽刺隋朝的隋炀帝杨广的,杨广是历史上最荒淫无度的‘著名’皇帝之一,他在位一共十四年,然而他在外游玩却达到十三年之多,也就是说,隋炀帝杨广在长安京城只呆了不到一年。隋炀帝在江都——也就是现在的扬州建造了三座行宫,非常豪华。他前后三次到扬州游玩,消耗全国老百姓的脂膏,每次他出游,都是全国百姓为他织布做船帆,为他上贡吃喝玩乐的所有东西。杨广荒淫如此,整个国力就必然衰落,王朝就必然走向灭亡。”
师让一个学生朗读一遍。他读把“宜”读成了四声(山东话),师较正他读成二声。
师进入第一句:“‘紫泉’本来长安是一条小河流,本来的名字叫做‘紫渊’,可是诗里李商隐却把‘渊’字写成了‘泉’字,为什么?”
有的同学说,是为了押韵吧?
师:说“渊、泉”属于同一韵母,都是an,只不过声调不一样。我启发说,从唐朝历史角度想想,对唐朝皇帝非常熟悉的同学才可能找到答案。
一同学站起,不敢十分肯定地说:“是不是避讳唐高祖李渊的字呀!”
师肯定他回答正确。同学们都以钦佩的目光看着他。
“‘紫泉宫殿’,宫殿就建在一条河流旁边,或者一条曲曲弯弯的紫渊,就从宫殿里流出,能够衬写出宫殿的什么特色?”
“环境很美。”“环境优雅。”“让读者想起整个宫殿来都十分美丽。”同学们回答。
师:“‘宫殿锁烟霞’,也就是说,宫殿被烟霞所笼罩,这写出宫殿的什么特征?”
“高大,宫殿很高!”“非常雄伟吧。”大家答。
一同学说:“宫殿上面烟霞缭绕,也十分美丽呀!”我肯定她的这个想像十分出色。
师又进一步说:“大家再仔细想想,‘锁烟霞’三字,从‘锁’字上,你还可以觉出什么?”
一学生站起来说:“宫殿是空的。一个‘锁’字表明,没有人来住,只有烟霞来光顾.”
“概括地说,首句写出了宫殿的什么特点?”
“美丽、高大、空置”。
“雄伟、壮丽、空锁。”同学们答。
有同学悄悄说,“雄伟、壮丽,那不成了天安门了?”
师说:“雄伟、壮丽,不只可以描写天安门,还可以描写所有具备这种特征的宫殿,甚至雄伟、壮丽,也可以描写高山呀!”
师引申到下句——
“紫泉宫殿建立在他的国都,如此雄伟,如此壮丽,可是隋炀帝杨广却不住,仍然‘欲取芜城作帝家’,这表明隋炀帝杨广什么特性?”
一个同学举手,师示意他,他说:“欲望无边,贪得无厌。不仅住宫殿,还要建行宫。”
“好,这个评价一针见血。大家把‘贪得无厌’四个字标在这句话的旁边。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是为了揭露隋炀帝杨广的‘贪得无厌’的。大家想想,首句越是极力渲染宫殿之美,渲染它越美,那么,‘欲取芜城作帝家’,就越加显示出他的贪得无厌,欲望无边。”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请一个同学把这两句解释一下。”
一同学拿课本念:“如果不是因为隋朝政权转到李渊的手中,杨广的船队也许会游得更远,游到天涯海角。玉玺,这里作隋朝政权的象征。日角,额头隆起像日头;古时候的相士编造说帝王有这样的天生贵相;这里指李渊。锦帆,用锦缎制成的船帆,这里指杨广的游船。”
肯定该同学解释非常准确。
又补充一点历史资料,隋炀帝出游时,所带的文武百官、皇后、妃嫔甚至尼姑道士,龙船杂船达上千只,在运河上绵延达两百多里,而拉纤的民夫就达八万多人。
接着补充到,杨广三次到扬州,而最后一次,是从大业十二年,一直住到大业十四年,就在大业十四年三月,杨广被他的部下宇都文化杀掉。不久政权归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隋王朝灭亡。假如他不是被杀,那么可以设想,他还会继续游玩下去,因为他已经开凿了八百里的南运河。
师:“如果不考虑音韵因素,‘玉玺’能否改用‘政权’或者‘天下’,‘锦帆’能否改用‘船队’?”
那个同学回答:“不行。因为那样就不含蓄了。”
“是不含蓄还是不形象?”
师答:“既不含蓄也不形象!”
师肯定道:“玉玺和锦帆,都是非常具体的东西,可感可看,非常具体化。用这样的词来表现天下政权,表现浩浩荡荡的船队,的确既形象又含蓄。”
师:“大家想想,李商隐是否十分相信,十分肯定,杨广的政权不被李渊代替的话,那么杨广就一定会带领船队游玩到天涯海角?请根据诗歌的具体词句来回答。”
课堂上沉寂了一会儿。有同学举手。
他说:“我觉得,李商隐对此应该十分肯定。”
师提醒他说理由,他说:“三四句是紧承着一二句的。既然一二句是说杨广的贪得无厌,欲望无止尽,那么,这三四句同样是说,杨广如果不丢失政权的话,那么,他在位一天,就会游玩一天。如此下去,他就会游玩到天涯海角的。”
师接他的话说:“依你的话说,作者已经彻底看透杨广了,非常肯定杨广一定会游玩到天涯海角了?”他点头。
师开始寻找不同意见者。“谁的观点与他不同?也就是说,你认为,作者李商隐并没有十分地确定杨广一定会游玩到天涯海角。”
只有一个同学举手,是位女生。她说:“我觉得,作者是不确定的。因为,他这里用了一个词是‘应是’。”
师说:“哦,你是说,‘应是’这个词是不确定的意思。你说‘应是’是什么意思?”
她说:“是‘大概可能’的意思,‘也许可能’的意思。”
师:“这个同学理解非常到位,她紧紧扣住了具体的字词来理解,来把握。应是,是推测,不是百分之百地把握。”
师走回到刚才那位同学跟前。“你们两位都不要坐下,你们两个,一个觉得作者李商隐已经十分肯定杨广会游玩到天涯,一个觉得作者并没有十分肯定杨广会游玩到天涯。请你俩各自辩解一下吧。”
他说:“我同意她的意见。我刚才的话没有道理,她的话才有说服力。她抓住了‘应是’这个词。‘应是’就是不十分确定的意思。”
“也就是说,大家都同意,作者李商隐在这里只是一种猜测,他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政权不丢的话,杨广一定会游玩到天涯海角。”
大家都点头,尽管有些同学仍然有些犹疑。
师有些着急,因为师刚刚点了一把火,本希望这把火能够熊熊燃烧,希望不同意见的双方唇枪舌剑,可是却突然熄灭了。
同学们同意得太轻易了,太缺乏深入思考了。
为使学生往深处考虑,师就顺着话题发挥下去,以使同学们发现结论的不周密处。
“更进一步说,你们认为,李商隐并没有看透杨广,对杨广的本性并没有十分的把握,你们认为李商隐的观点是,尽管杨广其人贪得无厌,但是,他如果继续往南游玩的话,还可能有突然省悟的一天,会幡然悔悟。所以,作者李商隐在这里使用一个不确准的词儿——‘应是’,表达自己推想、猜测的意思。”
终于,有同学发言了。
他站起来:“老师,我觉得这样说似乎不对。其实,李商隐是看透了杨广的本性的,在李商隐看来,杨广这个人就是至死不悟,死不悔改!”(www.xing528.com)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李商隐看来,杨广就是那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无赖。”
又一个同学说:“如果不丢失玉玺大印,杨广必定会游玩到天涯。”
师:“原来你们都认定了作者李商隐看透了杨广,可是,怎么解释李商隐在这里用了‘应是’,如果真的看透了,那么应该用‘必是’,为什么用‘应是’?这样写‘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必是到天涯’,不更恰切表达看透杨广的意思了吗?”
学生有些急,“不对,用‘必是’,不如用‘应是’更含蓄。”
“用‘应是’更具有讽刺效果!”
师进一步说:“同学们这样一说,哦,我忽然有些明白,用‘应是’在字面上似乎显得轻巧,可是讽刺力度更深,挖苦意味更强。我给大家读一读吧,我想像,李商隐就坐在杨广的对面,他已经彻底看透了杨广,他非常鄙视杨广,可是他又想狠狠耍弄一下杨广,狠狠讽刺、挖苦一下杨广。李商隐就说,杨广呀,杨广,(你的)玉玺-不缘-归日角(的话),那么,(你的)锦帆-应是-到天涯(了吧),呵,是不是呀?呵……”
师绘声绘色地模仿着想像中的李商隐,师的语调非常轻飘,非常口语化,完全是讽刺的语调,根本不是在字正腔圆地范读,而是在极力轻松地模仿着想像中的李商隐与杨广谈话、想像着李商隐在逗弄、耍弄杨广这个泼皮无赖。
师的绘声绘色的模仿刚刚落声,教室内顿时一片掌声。
师立即总结道:“这里,用‘应是’,实际上,是以表面上轻巧的字眼表达深度的讽刺之意,以‘应是’的揣测,表达‘必是’的判断。”师把这几个字板书在黑板上。
进入“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两句,牵扯到两个历史事实,即“腐草无萤火”和“垂杨”。
课文的底下有注释。
“请一个同学讲讲‘腐草无萤火’是怎么回事?”
“杨广在洛阳和江都征集过萤火虫,在夜晚游乐时放出看萤火。”一个学生站起来读课本上的注释。
“‘垂杨’是怎么回事?”师问。
学生答不上来,因为课本上没有注释,学生只是猜测:“就是河边上长着垂杨柳呗。”
师补充道:“杨广在洛阳景华宫时,曾经派人搜求萤火虫好几斛;斛,一种量具,一斛相当于十斗。夜间游山时杨广手下人,放出萤火虫,整个山谷一片光亮,杨广就以此为乐。据说江都有‘放萤院’,相传就是隋炀帝放萤的地方。还有植柳,说的是,隋炀帝开通运河由汴口到长江的一段,杨广沿着堤岸1300多里地,遍植垂杨柳,后世人称‘隋堤’。”
师想让学生体会到这两句诗的妙处。但是直接讲这两句诗的妙处,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容易理解。
于是师按照备课时的设想进行,我说:“我想把这两句改写一下,大家跟原诗对比一下,看看好不好?我这样改,‘当年腐草捉萤火,千里运河植垂杨’。”同时,师把小黑板拿出来,上面就写有这两句。
我同时提醒学生:“相互比照时,不要考虑音韵方面,而只考虑内容方面。”
有学生举手。他说:“我觉得不好。”
师示意他说出原因,他说,“老师你改的那两句只是叙述一种历史事实。”
师反驳道:“只是叙述历史事实有什么不好?原诗也是在叙述事实呀,你看,‘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人家说的既有历史事实,也有当今的事实。”学生答,他已经抓到了要害。
“哦,我改写的这两句,只有‘历史事实’,只是历史事实的一般描述,而原诗两句,既着眼于历史事实,又着眼于‘当今的事实’。也就是说,形成了一种对比。什么对比?”
学生答:“是古今对比!”
师抓住不放:“请你抓住具体字词来说说。”
学生说:“原诗这里有‘于今’,同时有‘终古’。”
“‘于今’怎么样,‘终古’又怎么样?”我追问。
“于今腐草无萤火,显得非常热闹;而终古垂杨有暮鸦,显得非常凄凉。”学生说到了点子上,说到了诗句的妙处。
“好,确实如此!”师表扬他。
同时又引导,“谁还能补充一些吗?大家想想,当初,萤火多么光亮,光耀山谷,多么热闹,多么繁盛;而现今萤火竭尽,只剩下了暮鸦声声,枯草败落,多么压抑,多么凄凉。”
又一学生举手,师示意后,他说:“这里有兴亡的对比,有盛衰的对比。萤火似乎成了兴盛的象征,暮鸦似乎成了衰败的象征。”
他的话赢得了掌声。
“对,这两句实际包涵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呀!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皇帝在位时总是以捉萤火放萤火这类事情为乐,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暮鸦声声!”
至此,全诗已经欣赏了四分之三,师回头把头绪整理一下。
“大家看看,一二句说的是‘出游’,二三句说的是‘灭亡’,三四句说的是‘亡后’,”同时师在黑板上也竖着写出上面六个字,“诗歌写到这个地方已经写到了尽头,从出游一直写到亡后,诗歌似乎已经把要写的内容写尽,往后已经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大家想想,是不是已经没有东西可写了?”学生点头。
“如果为了凑数,硬凑上八句,那么,顶多再加上两句议论、劝诫的话,什么‘后人莫学隋炀帝,荒淫误国被人骂’之类。这样诗的结尾就非常没有意思了。看看李商隐这位诗人大家是怎么写的?”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师:“两句是议论吗?”,
学生答:“是描述。”
“是对什么的描述呢?对真实事实的描述,还是对想像的描述?”
学生答:“是对想像情境的描述,对杨广死后的情况的想像与描述。”
“这就是继续入‘地下’穷追猛打了。作者对杨广,不但追击到灭亡之后,还要追击到地下!想像杨广的灵魂会不会悔改。大家看看,杨广到了地下之后,他的灵魂悔改了没有呢?”师特别强调“地下”二字。
“没有!”学生答。
“陈后主是谁?”师。
一学生站起来念注释:“陈后主,叫陈叔宝,南北朝时陈朝的最后的国君,因为荒淫灭国。”
“陈后主也是一个荒淫国君,大家是否知道陈后主的陈国是被谁灭的?”
学生答:“不知道。”
“就是杨广呀!是亡国之君灭了亡国之君,而又步亡国之君的后尘。”师说。
“如果三四句中‘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是说杨广‘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死了,成了地下鬼了,应该落泪、悔恨了吧,可是呢,他仍然不落泪、不悔恨,可以说是什么呢?——”
“——见了棺材也不落泪。”学生顺口而答。
“对,死后他的灵魂仍然淫乐,仍然要做风流鬼,仍然惦念着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惦念着想欣赏荒淫舞曲《玉树后庭花》。”师接着发挥道。
但是学生们仍然没有注意到两个词的妙处,这两个词是“若逢”和“岂宜”,难以体会这两个词的表现力。
于是,师便这样问:
“同学们,我问大家两个问题:第一、假如人死后真有灵魂,那么,杨广的灵魂会不会去找陈后主?第二、假如杨广和陈后主真的在地下见面了,那么杨广会不会询问《玉树后庭花》?”
学生们不假思索回答:“会”“当然会!”“一定会!”
“那么,我把‘若逢’二字改成‘必逢’,‘岂宜’改成‘一定’,好不好呢?”师问。
学生沉吟片刻,有的读出了声音,在推敲这两组词语。
“老师,我觉得那样改动之后有些死板!”有学生发言。
“不如原诗更活泼。”一个说。
“不如原诗更有意味。”又一个说。
师接话说:“也就是说,不如原诗更耐人咀嚼,更灵动。请大家把李商隐这两句诗反复吟诵一下,你是不是觉得李商隐这个人就在眼前呢?如果他在眼前,他是个什么形象?”我进一步启发。
“应该是一副轻轻松松的样子。”一个说。
“是嘻嘻哈哈的,不十分严肃的。”一个说。
“好像跟杨广在开玩笑。”又一个说。
“那么,换成‘必逢’和‘一定’后,大家再读读,再想像一下李商隐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形象?”师说。
“李商隐的表情很严肃。”
“面无表情地委严厉地斥责杨广。”
师说:“哪一种情况表现出来的讽刺、挖苦、蔑视之意,更强烈、更尖锐呢?”
“轻轻松松的那一种。”学生一致同意。
“也就是说,如果用一个十分肯定的词,感情十分强烈的词,表达出来的效果,却不一定强烈;而用词看似不经意,词义也不确定,但是表达出来的效果,却十分强烈。大家看看,‘若逢’是设想、‘岂宜’是问句,都是这样的词,表现效果却出奇地好。请大家记下这样一些话,叫做‘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大家体味一下这首诗中的用字,就有这种特点。譬如,不缘、应是、于今、终古、若逢、岂宜,这六个词,都是平平常常、平淡无奇的,可是它们的表现力却非同一般,真可谓‘平字见奇’。”师把“平字见奇”四个字写在黑板上。
“这首诗是咏史诗。一切咏史皆以讽今为目的。咏的是历史,却都是写给当朝皇帝的。李商隐这首诗,也许在告诫他们,统治者的行为本身,往往是国家兴亡、盛衰的根本原因。勤俭为民,当朝就会走向兴盛;奢侈为已,铺张淫逸,当朝就会走向衰亡。曾经有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成由勤俭败由奢’,大家知道作者是谁吗?”
学生回答:“不知道。”
“就是本诗的作者李商隐。在此意义上,李商隐写出的‘岂宜重问后庭花’这句话,是问杨广,还是问唐朝当朝皇帝?”
“问当朝皇帝!”
师说:“也是问后代的封建统治者。”
剩下的时间,师让学生把这首诗背诵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