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整个身心发展都处在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阶段。由此决定了青少年的创造力发展独特性,表现在:
第一,青少年的创造力常有更多的现实性。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和想象,儿童经验不足,能力有限,但期望高,所以带有幻想的成份。而青少年经验丰富,能力强,他们的创造想象多半是来自于现实的困境,创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而创造力带有更多的现实性。
第二,青少年的创造力带有很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表现领域广。青少年的创造力常常是在解决问题中产生和发展,因此,新的问题的出现成为激发青少年创造生动性和有意性的直接动因,他们常常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主动地提出新问题,并有意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儿童则不同,他们多寄望于成年人的帮助。同时由于经验的积累,青少年比儿童在更多的领域表现出创造力,他们经验虽不如成年人,但智力水平已接近或达到成年人水平,因而具有远远超儿童的创造力表现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青少年的创造力、创新意识更强烈,更少保守倾向。因为青少年刚从儿童年代迈向成年,没有成年人固有的认识,没有成年人许多不易改变的习惯。而正是这些固定化的认识和不易改变的习惯成为成年人创造力发展的障碍。
第四,青少年在创造活动中创造热情高,思维更敏捷。成年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被自觉不自觉地喜欢用习惯了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当不能奏效时,很难从这种思维的习惯中解脱,也即有一种思维定势。而青少年恰恰较少这种习惯思维,因而思路开阔,敏捷。同时青少年热情、奔放,充满对新世界、新事物的憧憬,并有一种不断追求新目标的欲望,使青少年的创造热情高。
创造力是青少年时期发展和积累的最重要的能力,每一个青少年朋友想要立志成长,有所发明创造、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朋友听到创造和发明这个词时,往往还心存疑虑,有人说,创造发明是科学家和发明家才能做的,也有人说,只有天才才有创造,更有人把发明创造看得神乎其神。
事实上,创造确实是科技发展的灵魂和生命,科技发展也离不开创造。但这并不意味着创造发明就仅限于科技领域。实际上,创造,创新各个领域都有存在。名篇佳作是创造,学习方法提炼是创造,工作方法的改进、工作制度的改革都是创造,改革就是创新,我们生活在改革的年代,实际上就是生活在创新的年代。无论是科学创造、技术创造、文学创造、教育创造、管理创造,都大有可为,创造没有性质之分,只有形式之别。
同时,创造也并非只有天才所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低能的病者外,人人都有创造力,都有创造的可能性,只是程度表现不同,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汽车的发明是创造,技术上的功能改造,工作方法的创新也是创造,只不过我们称为天才的往往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但它并说明小的改革、创新就不是创造,它们只不过是创造的层次差别而已。
再者,创造也并非神乎其神,而是有规律可循的。
因为任何创造活都必须经历某些必不可少的阶段和过程,任何创造活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等等。我们常听说,一个苹果落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又说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浴水溢出,发现了浮力定律,其实这是局外人的误解,他们的这些发现是借助于他们平时已在不懈的研究基础上的顿悟,否则为什么年复一年苹果落地偏偏牛顿发现了呢?还有对某些发明创造领域的不了解,使我们容易产生一种神秘感,所说隔行如隔山,事实上如果我们辟开成果实体,而抽象出方法的话,你就一定会发现创造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
每个人都有创造力,青少年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时期,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成功,有些人不成功呢?事实上,创造力和许多因素有关,真是这些因素的差异导致了人的不同的创造力和创造结果,主要有这样几个,想象、灵魂、机遇。
想象和创造(www.xing528.com)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的各种有意识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人总是在劳动之前,就预想到了劳动的结果。马克思曾指出:蜜蜂在蜡房的建筑方面使某些建筑师感到惭愧。可是最拙笨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所优越的地方就在于建筑师当用蜂蜡来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这个蜂房构造成了。在劳动过程的终结时所获得的结果,是在劳动过程的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劳动者的表象之中了。
想象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头脑中“见到”无法加以亲自观察的事物。如对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即是如此。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作用,例如我们对文学作品,艺术表演、音乐、美术作品等欣赏。如在人际交往中常说的“设身处地”等。不仅如此,想象在创造活动更具有重大的意义。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普朗克也曾说“每一种假设都是想象力发挥作用的产物。”科学创造需要想象,文艺创作也需要想象,一个作家在构思作品,塑造人物时,更需要通过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各种情节。
想象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之分。所说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对某一事物的具体描述(言语、文字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有二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形象不是独立创造的,而是根据别人的描述、示意再造出来。如我们读了鲁迅的《阿Q正传》眼前就会出现一个活生生的阿Q形象。另一方面是指这些形象是经过自己的大脑对过去感知材料加工而成,比如当我们读罢《琅牙山五壮士》,五壮士英勇的形象会栩栩如生。再造想象也常包含着某些创造的成分,所谓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所形象的心理过程。在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作品出前,人在头脑中必先构画新事物的形象。比如,鲁迅在创作阿Q形象时,必先在头脑中预先勾画出阿Q的外貌,性格等,这就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创造的成分更多一些。不同的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创造力,在于有的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的差异性,因此要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注重创造想象至关重要。
创造想象是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十分重视创造想象力的开发。爱因斯坦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当他十六岁时,就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有人追上光速,他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光速每秒30万公里,谁能达到这个速度?在一般人看来,这只是一个青年人的瞎想,而这正触及了当时牛顿物理学中的根本矛盾,引起了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深入思考。还有开普勒提出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哈维发现血液循环,法拉第的力线和场的观念的提出等等,都是以创造性的想象为先导的。
灵感和创造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为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回忆起发现时的情景说:“……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我的心想着别的事了。我把坐椅转向火炉,进入半睡眠状态,原子在我面前飞舞,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接起来了,一个个摆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看,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旋转,我突然惊醒,那晚我为这个假说结果工作了整夜……。”就这样,他从“咬住了自己的尾巴的蛇”得到启示,豁然开朗提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辞海》是这样定义灵感的:“灵感是文艺、科学活动中因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而突然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也就是说从心理学角度看,灵感或者说直觉、顿悟、名称不一,但都是指这样一种事实,即长期思考着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突然获得解决的一种心理过程。
灵感产生的条件是由实践提供的,是在自觉思维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首先思考者头脑中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观察资料的积累,对问题经历了反复、紧张、艰苦的思考,到了挥之不去的程度,直至思想饱和,以至陷入僵局。这时,把问题暂搁,放一放,去从事其他活动,有意识转换一下环境,使紧张的大脑思维活动得到调剂、缓解,大脑不受压制。这时下意识活跃起来,易接收潜意识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导致原有的神经活动和认识心理结构的重构,产生联想,并和神经活动系统“耦合”,导致灵感产生。然后再通过思维的鉴别,有用的便成为创造性设想。
灵感迸发一般有二种方式,联想式和省悟式,所谓联想式指,当人们对某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研究而不得其解,后来经某一事件的刺激、启示、触发下,思维顿时产生联想,豁然开朗,迸出创造性的新设想,使问题得到解决。所谓省悟式是指通过内在省悟,内部“思想闪光”而产生的灵感,由此可见要想孕育和捕捉灵感,最重要的在于一是对问题的执着的追究,要明确问题,集中精力,排除困难,不怕挫折。二是充分利用潜意识活动的作用,对思思维要有张有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愉快的情绪,要善于记录突发的念头、新意、妙想。所以要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挖掘自己的潜能,把握灵感是重要的一环。
机遇与创造
本世纪30年代,英国帝国化学公司佩林等人在用一氧化碳和乙烯进行高压反应时,反应塔的压力下降,许多实验人员见实验无望而纷纷离去,佩林等人坚持实验,以后他们在拆除装置时发现有少量白色粉末,这种粉末具有优良的性能,能冷拉成丝或压成薄膜,具有抗化学性和电绝缘性,这就是今天广为使用的聚乙烯。这种在观察和实验中偶然发现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新现象、新事件,即机遇。
创造活动中应重视和善于捕捉机遇,同时人们能否及时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成为是否富有创造力的重要标志,机遇的发现有的是在科学研究中,有的是在日常观察中,有的甚至在闲玩中出现,尽管其表现形式不一,但意外性和异常性是它们的共性。所以一个具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充沛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创造者,才能通过微不足道的小事,抓住机遇。达尔文的儿子在谈到达尔文时写道:“当一种例外情况非常引人注目时,人们都会注意它。但是他却具有一种捕捉例外情况的特殊天性,在许多人认为微不足道又与研究似乎没有关系时,几乎不自觉地,将它忽略过去时,他抓住了,并以此为起点。”这正是达尔文所以能发现生物进化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每一个希望成为杰出创造者的青少年必须培养自己把握机遇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