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债务时刻到来:所有能量借贷终将返还

债务时刻到来:所有能量借贷终将返还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球上所有的生灵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就没有生命。几乎每个看过电影《阿凡达》的人,除了被影片令人震撼的特技和绝美画面抓住了心,都还会记住这样一句经典台词:“能量在生物间流动,所有的能量都是借来的,早晚有一天要还回去。”中国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纳美公主知道,从猎物身上获得的能量,是大自然借给自己的,要感恩,要珍惜地获取。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

债务时刻到来:所有能量借贷终将返还

卡梅隆用《阿凡达》的语言告诉我们:能量是流动的,我们只是能量的使用者,而不是创造者和占有者。地球上所有的生灵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就没有生命。

几乎每个看过电影《阿凡达》的人,除了被影片令人震撼的特技和绝美画面抓住了心,都还会记住这样一句经典台词:

“能量在生物间流动,所有的能量都是借来的,早晚有一天要还回去。”

中国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所以,当银幕上打出纳美公主说出的这句箴言时,影院里许多中国观众,都在黑暗中发出了会心的一笑。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纳美公主在杀害野兽时,虔诚而温柔,她不停地为它祈祷、让它安息。纳美公主知道,从猎物身上获得的能量,是大自然借给自己的,要感恩,要珍惜地获取。这个世界,本应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世界,每一个生灵都在从别处获取能量,也要为别人获取能量而做出贡献。光索取,而不奉献是可耻的,最终会受到惩罚。

惩罚,无法逃脱,它就是“熵增”!

“熵增”,是一个艰涩难懂的物理学名词,其大意就是:每次获取能量,都是以熵增作为代价的。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

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当您取得了能量,同时,再次获得能量的可能也少了。当熵值达到极限时,机会,也不再有了。此时,意味着一切都归于静止,回到零点。本轮生命,自然就会消失。

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告诫我们“满招损,谦受益”,不只骄傲和谦虚那么简单,即使您无比谦虚,若还是贪婪获取,句号仍会按时画上!先人告诉我们的是:凡事不要做得太过、太满,要留有空间和余地,为获取更高能量,预留足够的熵值,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奉献,是获得“负熵”的唯一途径

记得曾经热播的电视剧《王贵与安娜》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安娜随王贵回到乡下的老家,晚上饱受炕上虱子的叮咬。安娜为了躲避虱子,最后宁可光着身子冻着,也死活不上炕了。

结果,王贵的娘说了这么一句让人忍俊不禁的话:“你看,咱家虱子也得吃饭哪!人,不能太娇气,把家里的虱子都饿着了。”(www.xing528.com)

您看,农村老百姓觉悟多么高!虽然不懂什么能量流动、能量共享的大道理,但是,她对谁都心存善意、不自私,连小小的虱子也不例外

所以,乡下人往往心里豁达、敞亮,病少,身子骨也结实。

而现在的城里人,贪婪地攫取着能量:开着小车,烧着汽油;开着空调,吹着凉风;开着音响,使着耳麦;吃完大餐,再去烤串……只吃肉,不吃谷,只进不出。

舍不得流汗,舍不得走路,舍不得为大自然付出。结果,一些人就热量淤积、疾病缠身、心理抑郁了。

同情心和善良都是一种带有负熵的能量,而贪婪和自私,反而会让您增加熵值,能量获取机会进一步减少。

可见,这“有借有还”的能量,并不是“拿来就用”那么简单!

说起来,我们在这本书中谈到的能量,是个既深奥又模糊的概念,用得最多的地方,一个是物理学领域,一个就是气功、宗教界。

我们人类,的确是活在能量的空间中,而且要靠能量来维持生命,无论是直接的物质能量,还是间接的信息能量,它们都是随时随地地客观存在着,虽然,我们可能根本看不到,或是感受不到。

能量的意义,说白了就是生命的电量,电不足了、电压高了会生病;电耗尽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能量控制着生命的节奏、历程和长短。

[1]1大卡=4185.85焦耳

[2]1两=50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