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过度相似,公司就会走下坡路。公司需要标新立异的员工,来给公司注入活力。
撒切尔夫人过去常问她首次会面的人,或与她一起工作的人,“他是自己人吗?”她想知道这些人是否和她“政见统一”。当然,凝聚力很重要。当我们谈起团队合作时,我们总是觉得,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会相对高效,也会减少冲突。
然而,在招聘时,最糟糕的问题可能是询问面试者是否是“自己人”,因为能轻易融入团队的人不一定是你需要的人。
雇用一名与你,或者与你团队现有成员相似的员工,似乎是明智甚至自然而然的选择。一些老板在面试时偏爱“迷你版”的自己(mini-me),如果求职者看起来很熟悉,或是有着和自己相似的经历,老板就会倍感亲切。
但是,雇用如此相似的人,会使你的团队进步吗?世界瞬息万变,多样性也在逐渐增强。顾客也希望有亲和力的人为他们服务,商业领域也需要多样性。
在公司高层,缺乏多样性更是一个大问题。有些公司通过配额制(或强制实施)来重组以男性为代表的董事会。人们一直疑惑:“我们到底需要一个女人来做什么?”“我们以前都没有女员工,这不是她们该来的地方,为什么要改变录用方式呢?”让一切都保持原样是一种封闭、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那些久居高位的人也恰好是这样想的。
但是,员工相似性强的大型团队,企业文化单一,缺乏多样性,充斥着群体思维和狭隘观点。团队内部太过平和,没有咄咄逼人的争论,也缺乏对权威的质疑。长此以往,就会滋生各种小问题,最终演变为大危机。
◎志趣相投的诱惑力
追求相似性,会使人下意识对陌生人产生偏见,偏爱熟人。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无意识的偏见,面试小组才涵盖了不同性别、背景、年龄的面试官。正如心理学家宾娜·坎多拉(Binna Kandola)所言:在面试开始之前,适当地提醒面试小组努力做到公平,警惕无意识的偏见,这有助于他们面试得更顺利。
一些观点主张积极寻找事物间的差异性,但也有一两个例外。《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一名高管曾被问及,让他们取得了如此巨大成功的原因。他说:“这是由于极度缺乏多样性。”台下的观众主要是美国人,他们都对此相当震惊。虽然那样说有些滑稽,但我们的《经济学人》专栏写手有点淘气,这一点跟他的老板同出一辙。“报纸”(他们坚持那样称呼)可能会雇用很多牛津和剑桥的中上阶层毕业生,要想升职,他们必须思想开放、兴趣广泛且拥有批判性的思维。表面上看来,他们思维单一,但其实他们头脑活跃,企业文化丰富多样。
◎企业文化俱乐部
每个员工都融入的企业文化,并不意味着思维一致,那只是表面上的稳定。管理大师加里·哈默尔曾哀叹,人们普遍希望在工作中“保持一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了扼制新想法的出现,还是为了压制要引发的争议?
保险公司希斯科克斯(Hiscox)向来以自己标新立异的企业形象为傲,其办公室充斥着先锋艺术作品,员工在休假时也经常参加一些冒险活动。该公司的总经理史蒂夫·兰根(Steve Langan)是英国人,在2016年1月接受《董事》(Director)杂志采访时曾说:“我们欣赏那些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独到见解的员工——这与主流看法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该公司的理念就是“每一年见证不一样的自己”。(www.xing528.com)
希斯科克斯的首席执行官布罗耐克·玛索加达(Bronek Masojada)说:“一家好的公司应该让新员工摸不透其真正的企业文化。”换句话说,一家公司不应该只聘用那些和自家的理念特别合拍的人。如果人们要下点功夫才能摸清一家企业,这是一个好兆头。因为这说明该公司的文化是独特的,成功入职的员工能够深入了解其文化,那些落选的人则不能。
◎差异的优越性
2016年12月与世长辞的记者埃·吉尔(AA Gill)认为,最有意思的人往往是“不合群”的人。他在2012年曾说:“那些有意思的成年人永远都是学校里的差学生、怪胎、失败者还有愤青。我没有在胡说八道,事实真的是这样。”
然而,行为处事标新立异,克制自己不去随大溜是需要勇气的。在工作场所有一个悖论存在,那就是:人们想要团队精神,想要凝聚力,但又不想要员工全是千篇一律。人们希望员工们可以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又希望他们各具特色。这种矛盾心态在巨蟒剧团(Monty Python)的作品《布莱恩的一生》(Life of Brian)中最有名的一个桥段里得到了体现:
布莱恩:你们应该自己想办法,你们每个人都不一样!
人群:你说得对,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
布莱恩:你们都有自己的个性!
人群:对,我们都有自己的个性!
人群中有一个声音:我不是这样的……
人群中的其他人:闭嘴!
企业招揽的员工,应该是看起来与大家格格不入,而实际上却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