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叶中国戏剧界发生的“花雅之争”事件,使昆曲迅速衰落,而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地方剧种开始占据主流地位,各地方戏剧日渐兴盛,出现了各地方改编戏剧作品的热潮,一出戏往往有多个剧种的版本,这种现象自清末开始就非常常见了,在此不必赘述。随着地方戏的发展,各地方的曲艺也受到更多人们的喜爱,曲艺发展历史悠久,却一直没有独立的艺术地位。曲艺是以说唱讲故事,戏剧是在舞台上演故事,二者在表现形式上虽有所不同,但对“好故事”的需求却是相同的,所以,许多经典的戏剧作品,也会被搬上曲艺的舞台。俗曲又称“俚曲”,原义为民间流行的通俗歌曲,相当于小曲,往往始创于民间,口口相传,不胫而走,继而为文人关注,或采撷成册,或起而仿之,广大的劳动人民是小曲创作的主体,劳动人民观看戏剧表演,多会将接受的戏剧信息加工创作为时调小曲。从戏剧传播的角度来说,这些承载了戏剧信息的曲艺和俗曲就成了戏剧传播过程中的“软媒介”。近代“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拉开了整理国故的序幕,其间必然会涉及中国的俗文学,郑振铎曾将其定义为:“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11]他把俗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戏剧、讲唱文学、游戏文章等五大类,以上提到的曲艺与俗曲都属于俗文学的范畴。经过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发现近代出版的曲艺作品中,主要有弹词、道情等几种曲艺;出版的俗曲类著作主要为《霓裳续谱》《中国俗曲总目》等。下面就对上述代表作进行简要描述。
(一)曲艺
弹词形成于明代,广泛流行于我国北方和南方,早期有鼓板伴奏和弦索伴奏两种,至明末渐分化为鼓词和弹词,清康熙后,弹词在我国江浙一带流行,嗣后弹词随流行地区的方言和使用的音乐曲调不同而衍化成苏州弹词、扬州弹词、四明南词等。近代以前,弹词多以说唱形式流传,唱本无人收藏,近代“五四”运动后的俗文学研究热潮,使通俗类作品出版量增加,当弹词在近代出现于纸媒出版物时,标志着近代的知识分子开始从文体意识出发来关注案头弹词,在近代出版的弹词作品中,最受欢迎的应为明杨慎的《二十一史弹词》,以《史记》至《元史》的“二十一史”为题材,叙述历代演变史实,为大众提供一种总结历史经验、传播历史知识且雅俗共赏的通俗读物,能将“二十一史”史实以通俗的形式梳理联通,实属不易,周继莲曾评价杨慎《二十一史弹词》“谱兴亡于弦歌之中,寓褒贬在弹板以内,歌可为咏,慷当以慨,提要构元,开史学者之捷径”[12],为弹词之中的经典之作。
道情,亦名“渔鼓”,源于唐代的道歌,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此时已成为一种说唱形式。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陕北道情、江西道情等。清乾隆年间,流行于我国北方的道情后多数发展为戏剧剧种或其唱腔为皮影戏所吸收,形成道情戏系统,道情戏唱腔以真嗓演唱,清悠委婉,悦耳动听,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上海二酉书店在1934年和1936年分别出版了徐大椿所著《道情曲》和《洄溪道情》,表明近代对研究各类俗文学的热衷。(www.xing528.com)
(二)俗曲
俗曲是自明清以来开始流行的民间歌曲,明清时期辑选的民间俗曲是近代俗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且对于俗曲,近人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研究资料显示,近代出版的俗曲类书籍中年代最早的作品是明代俗曲集《四季五更驻云飞》,其内容多为男欢女爱,郑振铎在俗文学史中选录了8首,并评道:“在民间是很传诵着的,是痴男怨女的心声,是《子夜》、《读曲》的嗣音。”[13]《霓裳续谱》是出版次数最多的俗曲集,它是除《白雪遗音》以外,清代最具代表性的俗曲作品集,作品曲词内容广泛,有情歌、民间风俗应景歌曲和咏唱传奇小说故事等,是研究清中叶俗曲的重要参考资料。在俗曲理论书籍的出版方面,近人刘复、李家瑞合编的《中国俗曲总目》,是著录中国曲艺、民间小戏作品曲目的工具书,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近人研究俗文学的必备书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