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学校学生权利义务与履行的意义

高等学校学生权利义务与履行的意义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部分学生法制意识淡薄、片面,只注重权利的享有而忽视义务的履行,这往往成为学校与学生产生矛盾、发生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明确学生义务、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因此,明确学生义务,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合理地维护和运用自身的权利,从而减少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冲突,也可以保障学生依法履行义务,保障学校顺利完成教育任务。

高等学校学生权利义务与履行的意义

作为学生必须明确知道:获得学习机会是学生应有的权利,而完成学习的过程则是学生应尽的义务。从我国颁布的《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我们不难得出,学生不仅是被保护的对象,同时也是权利与义务的主体,在教育领域中,学生既享有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也负有接受教育和管理的义务。

第一,有利于学生权利的实现。义务既是权利的前提,又是权利实现的保障。只有承担自己的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相反,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就不能得到相应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学生和家长只是一味强调权利,不谈义务,或者是先要求享有权利,却没认识到这些权利只有与义务相联系才能体现出来,只有履行义务才能获得。若没有法律义务的规定,权利就没有保证。权利是法律所确认的某种可能性,这种可能要变成现实,必须有义务来保障。

第二,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公民。学生正处于学习、发展阶段,对事物敏感度高,活泼好动,但自制能力差,心理发展不够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尚未确定,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法律知识的认知肤浅、不全面。部分学生法制意识淡薄、片面,只注重权利的享有而忽视义务的履行,这往往成为学校与学生产生矛盾、发生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尤为重要,这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给予恰当的引导、管理和教育。(www.xing528.com)

第三,有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明确学生义务、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同时,由学生自身原因引发的相关教育类纠纷,不仅会对学生造成伤害,也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因此,明确学生义务,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合理地维护和运用自身的权利,从而减少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冲突,也可以保障学生依法履行义务,保障学校顺利完成教育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