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被害预防研究阶段特征

被害预防研究阶段特征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难发现,被害性是导致被害人被害的重要因素,是被害人具有的共性特征。因此,被害性研究的深入,极大地推动了被害预防的发展,被害性研究的状况,基本上反映了被害预防研究的水平。

被害预防研究阶段特征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伴随着被害人学的进一步发展,被害预防研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大量运用,推动了被害人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对被害人学的研究而言,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以医学为例,精神病学以及脑科学的发展,为被害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意识状态研究提供了强大武器,人们对包括被害人在内的自我认识进入新的层次和境界。此外,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对社会调查、数据采集、状态分布等与被害人相关的信息收集以及分析产生了巨大影响——海量的计算数据得到了更为迅速、便捷的处理。基于个案调查分析所获得的被害个性与共性、独特性与普遍性,更为容易得到理论和实践的检验——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获得案例数据更为容易了。由于大量科学技术应用到被害人学的研究之中,这使得被害人学的研究方法和路径产生了重大变革,其研究结论也更为科学。这种变化对于建立在被害人学研究基础之上的被害预防影响巨大。

第二,“被害性”研究成为被害人学的研究重点,这也是被害预防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关于“被害性”的界定,学界也有不同的描述。如门德尔松认为:被害性是指“遭受某些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某些损害的所有各类被害人的共同特征”。[24]瑞士被害人学家琼·格雷文就曾认为,被害性是指一种内在、外在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因而使人成为被害人的那种特性,包括被害的倾向性、受容性、敏感性及被害意识。不难发现,被害性是导致被害人被害的重要因素,是被害人具有的共性特征。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相关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其最终目的是将这些因素作为突破口,发现、预防和消除被害。被害性与传统意义上的犯罪原因是具有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被害性从被害人的视角研究被害人被害的原因,而犯罪原因则主要是从犯罪人视角研究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原因,两者区别明显。可以说,被害性是被害人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它说明了被害人的被害原因。因为被害预防是在被害人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弄清楚被害人的被害原因,针对这些被害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被害预防的基本内容和应有之义。因此,被害性研究的深入,极大地推动了被害预防的发展,被害性研究的状况,基本上反映了被害预防研究的水平。(www.xing528.com)

第三,被害预防成为犯罪预防理论的重要板块。20世纪末期之后,被害人学进一步发展,最终成为一个独立课程进入到各个大学课堂,这预示着被害人学的基本成熟。研究的不断深入推动着被害人学不断走向成熟,而成为大学课程的被害人学又吸引着更多的学者甚至学子不断投入到研究中来,进一步充实了被害人学的研究力量。这种良性循环最终将被害人学的研究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与被害人学一脉相连的被害预防研究,随即也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被害预防研究的内容不断拓展。在被害预防的发端与发展阶段,其研究内容主要专注于被害预防的概念和被害性研究,进入到发达阶段之后,被害预防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害原因与预防研究,诸如被害人援助、被害人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救助等内容的研究也已经展开。二是被害预防的地位不断提升。被害预防的研究进入到一个相对发达的阶段后,被害预防在犯罪预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犯罪预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被害预防研究尚未兴盛的阶段,被害预防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预防类别,然而,自被害预防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进入到新的阶段之后,被害预防成为犯罪预防独立而重要的组成的部分。三是被害预防研究走向精细化。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被害预防理论研究精细化。围绕着被害预防这一核心,针对预防主体、预防手段、预防效果、预防评估等研究深入展开,被害预防的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越来越细致和深入。另一方面,被害预防的具体研究精细化。被害人被分为诸如青少年、女性、老年人等多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展开性质不同的被害研究。具体被害人的被害预防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可以反哺和完善被害预防理论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