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距离产生美,神秘激发兴趣的话,那么“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则对汪品先散发着持久的迷人魅力。
人类进入深海只有几十年历史,而海洋平均有3 700米深。由于隔了巨厚的水层,人类对深海海底地形的了解,还赶不上月球表面,甚至赶不上火星。
正所谓“山高不如水深”——陆地最高的珠穆朗玛峰8 800多米,而海洋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却有11 000米。到目前为止,有3 000多人登顶珠峰,400多人进入太空,12个人登上月球,但是成功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至今只有3人。
自古以来,海洋开发无非是“渔盐之利,舟楫之便”,都是从外部利用海洋。当代的趋势,却是进入海洋内部,深入海底去开发。现在全世界开采的石油1/3以上来自海底,其经济价值占据一半以上的世界海洋经济产值。
各国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视甚至争夺日益激烈。要想获取,必须先搞清楚深海底部“有什么,怎么办”。汪品先探究和守望的,正是这片蕴藏着无尽宝藏的战略领域。
直到近几年,深海研究在我国才提上日程。为海洋科学呼吁20多年的汪品先,现在才感到如鱼得水,“海洋事业迎来郑和下西洋600年以来的最好时机”。(www.xing528.com)
其实,学古生物学出身的汪品先本来对海洋的了解也很有限,真正让他大开眼界,看到国际海洋科学前沿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西方的考察和进修。
1978年,汪品先随团访问法国和美国。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很多认知需要重新建立。两个月在10多座城市与学术机构的访问,以及接下来获得“洪堡奖学金”在德国1年半的研究,使他懂得了什么是当代科学,特别是海洋深处的研究。“如果苏联的5年学习获得的是扎实的基础,那么从德国学到的则是活跃的学术思想。”
而那段时期,国内在海洋研究的很多领域还处于落后和空白状态。汪品先和同事们就是依靠简陋的设备,建立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他们住的宿舍以前是个肝炎病房,工作的实验室是个蚊蝇成群的废旧车间,用于研究微体化石的是两眼对不上焦的显微镜。
尽管如此,汪品先和同事们还是在1980年完成出版《中国海洋微体古生物》文集,后来又翻译为英文版。这本书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十几个国际学报纷纷报道。“中国觉醒了。”法国一本学术期刊在对该文集的评论开头这样写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