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起来,人类计时有两种系统:一种是天文计时,一种是物理方法的计时。前面说到,计时是从天文方法开始的,然而天文上的周期性并不像我们外行人想象的那样有规则。以太阳为标准的天文“日”长度其实并不相等,现在一年之中就差51秒;更不用说根据珊瑚化石生长纹判断,4亿年前一年有400多天[10],在地质尺度上来讲,地球自转速度是在减慢的。如此看来,用独立的物理方法计时,避免天文计时中的不稳定因素,是极为重要的。
但话又得说回来,尽管有精确物理定义的“秒”,我们日常使用仍然是天文计时,仍然是按昼夜作息、按年度预算。因为天文周期实际上也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周期,其精度一般讲也足够我们日常使用。即使有了原子钟,仍然需要有历法的天文计时。[11]时间长度的不同等级有不同的用途,论资历用“年”,发工资按“月”,住旅馆算“日”,打电话计“分”。基于天文周期的年、月、日,和由此派生出来的世纪、星期、小时等,能够满足人的生命长度与生命活动的需要,使用方便。可是在地质计时中,这些天文周期都显得太短,动不动就要用几亿甚至几十亿年来表示,既不科学又不方便。不科学是我们根本达不到“年”的分辨率,不方便是无缘无故用那么大的数字,就像平时生活中不用年只用秒,每人要数3千多万秒过一次生日,活到将近19亿秒才可以退休,那就非乱了套不行。
在地质科学产生至今差不多两百年的历程里,我们习惯于“推己及物”,把自己计算年龄的单位加给地球。可是既然知道有“今人不见古时月”的尺度差异,我们能不能找一找:在日、月、年之上,还有没有更长一点的天文周期,适宜于地球和月亮使用?回答是有的。这种周期确实有,而且已经开始使用,这就是地球在太阳系里运行轨道几何形态变化的周期,简称轨道周期。
地球绕太阳旋转,遵照牛顿定律是极其规则的运动。但是,太阳系里还有其他行星,地球身边还有月亮作伴。相互干扰的结果,地球的运行轨道,包括绕太阳公转的黄道和地球自转的赤道面,就会周期性地出现偏差。周期性变化的轨道参数有三种:岁差、斜率与偏心率(图1)。地球自转轴呈陀螺般晃动,称为岁差;地球赤道和黄道之间的夹角称为斜率,也有周期性变化;黄道呈椭圆形,但有时正圆些,有时扁圆,这就是偏心率。轨道参数不断地在变,只不过我们不加注意罢了;但是,地球运行这种几何形态上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太阳辐射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通过地球气候系统的放大效应,最终可以导致冰期的重复发生。[12]
图1 地球轨道运动的三大参数:A.偏心率;B.斜率;C.岁差[13](www.xing528.com)
三个参数中最先发现的是岁差:所谓“岁差”就是岁岁有差别,我国晋朝的虞喜就发现冬至点每年有所移动,50年沿黄道西移1°。现在知道这是21 000年的周期,具体表现是地球在黄道上到达近日点的日期逐年变化。从气候角度说,如果地球在夏至到达近日点,冬至到达远日点,一年内季节的差异就会加强;相反,如果冬至到达近日点,夏至到达远日点,气候的冬夏差别就会减少。岁差周期影响气候季节性,所以季风强弱就会有两万年左右的周期。
地球的斜率也在变。现在回归线在23.5°,这是今天地球的斜率;但是它在22.2°与24.5°之间变动,41 000年一个周期。现在斜率每年减少0.5″,所以北回归线正在南移。例如,台湾嘉义县1908年建造的北回归线标志,到1996年已经落在北回归线以北1.27千米,到9 300年后更要相差90千米。[14]斜率角度增大会使太阳辐射量在高纬区的份额加大,所以对高纬度的气候有重要影响;斜率一旦大于54°,极地就会比赤道还热。
第三个轨道参数偏心率,它反映的是黄道圆不圆,随着黄道短轴的长度伸缩,椭圆形的黄道有接近10万年周期的变化,导致在不同季节中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不同,但由于这种变化幅度太小,对气候的直接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偏心率影响气候,主要依靠调控气候岁差变化的幅度,偏心率越大,岁差造成的气候变化越大。道理很简单:假如偏心率小到为零,黄道成了圆形,也就谈不上什么近日点、远日点和岁差的气候效应了。
这样,2万年的岁差,4万年的斜率和10万年的偏心率周期,通过太阳辐射量的时空分布变化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但是与日、月、年不同,这类天文周期时间长、变化小,只有靠地质时期里的长期积累才会有显著的效果。果然,这类天文周期的发现,是在近几十万年来的冰期记录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