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概念,不仅向越来越精细、越短促的高分辨率方向发展,而且也在向长久、遥远的大尺度方向发展,朝着地球历史的早期推进。
地质计时,经历了曲折的历史。地质学的建立就从地层学开始,本身就与时间不可分割;然而那时用的是相对年代序列,指的是地层形成时间先后的定性序列,并不在乎定量的具体年代。识别相对地层年代的依据,主要是生物化石,比如三叶虫的出现是寒武纪的开始,恐龙的灭绝是白垩纪的结束,而这寒武纪、白垩纪无非是科学家命名的一种代号,究竟距离今天有多少年并没有测定,而且对早期的地质学来说也并不重要。当时地质学的任务在于找矿,重要的是识别某个时代的地层,如石炭纪地层含煤矿,而鳞木化石指示石炭纪,找到有鳞木化石的地层,就有可能找到煤矿。发展到现在,地质学的任务已经从找矿勘探扩展到环境保护与预测,性质也从现象描述进展到机理探索,定量的时间概念变成了关键,测年的重要性也提升到空前的高度。
地质学产生的早期,确实缺乏手段,无从猜测地层的形成究竟花了多长时间,只能从今天的地质过程提出自己的推想。例如,海水中盐来自大陆化学风化的溶解物质,那么根据今天河流向海洋输送溶解物质的速率,就可以算出世界大洋存在的年龄。同样,根据现代的岩石剥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的速度,可以推算剥蚀出今天的地形、堆积起今天的地层需要花多长时间。前提是这种地质作用的速率不变,就是所谓“均变论”。地质界的“均变论”,也为当时的生物学革命所接受,如对生物界的进化,就估计有10亿年历史。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专门讨论岩石风化的缓慢,推论地质年代数以亿年计。相反的是当时的物理学界,从热力学角度推算太阳的年龄,以及地球从炽热熔融状态冷却固化的年龄,认为地球年龄只有几千万年,绝不会上亿。地学界与物理学界的争论,到了19世纪末期放射性元素发现后就有了结论:因为太阳的能量还在不断产生,不能用简单的热量消耗来计算其年龄,所以地质界的估算要比物理学界来得正确。(www.xing528.com)
就在1895年X光发现后的第二年,发现了铀的放射性,为利用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测定矿物的年龄开辟新途径:1904年,E.Roservelt首次从一种铀矿物测得5亿年的放射性年龄。现在放射性测年不仅是地质年代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天文学界用来测陨石追索太阳系的历史,考古界用来测量出土文物年龄[9]的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