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语文化与科学创新融合,走向国际

汉语文化与科学创新融合,走向国际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换句话说,就是以汉语为载体,开辟科学创新的第二战场。近年来,不少专业都在以不同形式和规模开展汉语的高层次学术交流会,收到了良好效果。发展的结果,必然是科学的精华渗入汉语,使汉语文化获得新生,并且产生出国际瞩目的新型文学和科普作品。

汉语文化与科学创新融合,走向国际

当今的汉语和科学,似乎陷入了一种自相矛盾的关系:为了当前加快科学发展,最好甩掉汉语,全盘英语化;但是,从历史尺度着眼,又不该将汉语排除在科学之外。于是,在科学领域里,汉语面临两种前景,或者是逐渐被挤出科学,只是保留在初等教育科普中继续使用,或者是将先进科学融入汉语,使汉语成为英语之外,世界科学交流的第二个平台。换句话说,就是以汉语为载体,开辟科学创新的第二战场。

国际的学术交流也和经济一样,国家之间并不平等。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界受到水平和条件的限制,输出的无非是本地的科学数据和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品;而这些原料和初级产品的“深加工”,几乎全都在发达国家进行,产生出影响重大的学术成果。30年来,中国研究成果的水平显著提升,少部分研究工作已经达到或者逼近“深加工”的高度,但是整体上并没有摆脱“发展中国家”的模式。如果中国的GDP达到世界第二反映了经济实力,那么世界第二的SCI论文数,决不可以解释为科学研究也已经高踞国际前列,中国的科学界还正面临着向“深加工”方向转型的重大任务。与经济战线一样,这种转型要求在加强“外贸”的同时,也要扩大“内需”,建成既有国际交流、又能相对独立的“内贸市场”。物质产品的媒介是货币,交换智力产品的媒介就是语言。如果我们在用美元扩大国际贸易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用人民币结算,那么在用英文加强国际交流的同时,是不是也应当考虑将汉语用作交流语言?

打造以汉语为载体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有着相当广阔的空间。国际顶级学报上有不少华人的名字,以国外单位署名发表文章,他们完全可以请进来用中文交流。中国科学的继续发展,是世界华人用汉语交流的原动力。近年来,不少专业都在以不同形式和规模开展汉语的高层次学术交流会,收到了良好效果。经验表明,用汉语的直接交流特别有利于学科交叉,有利于新兴方向的引入,有利于青年学者视野的开拓。

当前学术刊物“英高中低”的现状是历史产物,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但是可以根据学科的不同,有选择地打造高水平的双语刊物,拓展国内外的影响。就像发展产业要有“孵化器”一样,中文平台可以为一些新生的科学思想提供“保护圈”,经过检验和培养后再去国际“闯荡”,免得一些挑战国际主流观点的新思路胎死腹中。此外,在当前“知识爆炸”的形势下,介于论文和教科书之间的国际综述刊物越办越多,我国学术界格外需要这种高档次的中文综述文章,不过这必须是学科带头人亲自动手,将国际文献融会贯通以后针对我国读者撰写出来的学术珍品。

可以想象,如果我国的科学研究还能继续快速发展20年,一批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成果必将脱颖而出。如果我们同时也能坚持汉语在科学创新中的地位,就会呈现出一种崭新的局面:一些最初在国内提出的新观点,随后引起国际学术界的热烈议论;一些最初用中文发表的新概念,被译成外文在国外广为流传。发展的结果,必然是科学的精华渗入汉语,使汉语文化获得新生,并且产生出国际瞩目的新型文学和科普作品。近年来,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国际影响正在扩大,但这种影响不应当限于太极易经和孔孟经书,它更应当反映现代的中国文化,而高科技的高含量正是当代文化的鲜明特色。(www.xing528.com)

对于100年后的世界交流语言,今天谁也无法预测,可以肯定的只是对信息技术发展将有深刻影响。“图文字”的拓展和人工智能对翻译的贡献,必将使不同语种之间的交流愈加容易,而不见得会有一种语言“一统天下”。我们希望,百年之后的国际语言交流中,汉语将会获得重要的发言权。

最后让我们回到本文的标题:“汉语挤出科学,还是科学融入汉语”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想给刻苦学习英语的青年们泼冷水。恰恰相反,我们想告诉年轻人的是:如果你真想从事科学研究,那除了学好英文外别无选择。所不同的是希望年轻人能够更上一层楼,成为具有双语能力并拥有东西方双重文化底蕴的人,通过科学去促进华夏振兴,而不是蹒跚在世界科学村头,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本文原载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