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创新与母语思考:文化滋养与突破性思维

科学创新与母语思考:文化滋养与突破性思维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有突破性的科学思考与文艺思考之间,在创造性上并没有界限。欧洲学者能够从传统文化里汲取营养,为科学创新作出贡献,难道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创造性科学思考就没有用处?科学语言归根结底来自生活,来自文化,而母语就是本国文化的载体。联合国规定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创新思维发自内心。科学创新的深层次思考需要文化滋养,而母语文化就是最近的源泉,最有可能带来创新的火花。

科学创新与母语思考:文化滋养与突破性思维

当我们为英语全球化唱赞歌的时候,也不免产生一种担心:英语的一语“独大”,会不会妨碍创新思维?科学是世界性的,真理只有一条,但是走向真理的道路不应该只有一条,垄断不利于创新。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在全球交流的背景下,保持研究群体的独立性和研究方式的多样性,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理想状态是既跟国际结合,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春秋战国时的中国,或者现代的西欧,都是既相互交往又各有特色的。孔子在鲁国吃不开了,就可以周游列国;芬兰在西欧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这些都是在学术上成功的例子。

现在我国有不少单位,从外国文献里找到题目立项,使用外国仪器进行分析,然后将取得的结果用外文在国外发表,获得SCI的高分以后再度申请立项。这种循环看起来也是科学的进步,但实际上是外国科学机构的一项“外包业务”。与经济活动一样,发展中国家除了原料输出还可以接受承包,其中包括脑力劳动,如印度那样。美中不足就是缺乏创新,尤其是深层次的创新思维。毕竟外包不要求创新。

科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发展的关键在于创造性思考。科学思考有两类:一类具有重复性,可以是空间和时间上的重复,也可以是主体和受体的重复,这是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中最常见的类型,采用何种语言并不重要;另一类是创造性思考,与艺术创作十分相似,在这里文化、语种的差别就特别突出。

科学家不论做研究还是过生活,运用的是同一个脑子,经历的是同一番生涯,两者不可分割。科学家不同于门岗,很难划清上下班的钟点,也不会将科学思考仅限制在办公室里。阿基米德浮力原理,是在澡盆里发现的;欧阳修作文构思,是在“马上、枕上、厕上”,并不在书桌上。智慧的灵感犹如闪光,可以稍纵即逝。据说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大楼的楼梯口都摆有纸笔,让研究人员可以随时记下突发的思想。(www.xing528.com)

具有突破性的科学思考与文艺思考之间,在创造性上并没有界限。这种思考要求联想、类比,决不以本学科为限。西方科学家喜欢用一幅漫画或者一则幻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喜欢把自己的发现和神话挂钩。奥地利的休斯用希腊女神命名已经消失的古大洋,称为特底斯洋;英国洛夫洛克把地球系统比作希腊的大地女神,提出了“盖娅”学说……欧洲学者能够从传统文化里汲取营养,为科学创新作出贡献,难道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创造性科学思考就没有用处?

语言是有深度的,越早学的语言扎根越深。“少小离家”的人,默念数字时用的还是家乡话;学习多种语言的人,学得越晚的语种忘得越快。科学语言归根结底来自生活,来自文化,而母语就是本国文化的载体联合国规定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曼德拉说过:“你用一个人懂得的语言与他交谈,你的话进入他的大脑。你用一个人的母语与他交谈,你的话深入他的内心。”创新思维发自内心。科学创新的深层次思考需要文化滋养,而母语文化就是最近的源泉,最有可能带来创新的火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