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文化:推动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思考

创新文化:推动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思考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文化就是属于这种层面的东西,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就得在这样的深层次里反思。创新的障碍可以分为三层:华夏文化有着历史上的辉煌,但在深层次里存在着不利于科学创新的因素;近百年来中国经历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反复,对创新形成了新的障碍;而由此产生的当今文化中,也包含着许多亟待改变的成分。

创新文化:推动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思考

阻碍科学创新的因素确实很多,有物质上的、政策上的、文化上的;但根子还是在文化,这是科学创新的土壤,政策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文化的反映。各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相差悬殊,从牛顿达尔文,到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1],不能不佩服英国人的创新能力。

图1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说不太清楚却又无所不在的特征,往往习惯到不能自察,只有与别的民族相比较才能发觉,但又深入血脉之中,好比文化细胞里的基因。最突出的例子是犹太人和吉普赛人,虽经千年流散,性格鲜明依旧。创新文化就是属于这种层面的东西,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就得在这样的深层次里反思。

创新的障碍可以分为三层:华夏文化有着历史上的辉煌,但在深层次里存在着不利于科学创新的因素;近百年来中国经历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反复,对创新形成了新的障碍;而由此产生的当今文化中,也包含着许多亟待改变的成分。讨论中有几位作者不赞成我国古文化有“遗传病”的说法。确实,我们决不能“掉了鼻子还说是祖传老病”(鲁迅语),然而文化确实有自己的传统性。不能否认,从科举制度到今天的应试教育,从“八股文章”到今天的“套话文字”,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www.xing528.com)

如果拿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作为东西方文化源头的代表进行比较,孔夫子谈的主要是社会现象、人际关系;而亚里士多德从物理学到生物学都有兴趣,现代科学之产生于西欧,不无文化历史原因。自然科学的产生,源自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不是为了实用。“地心说”还是“日心说”,对生产力并没有直接关系,布鲁诺甘愿烧死是为了追求真理,不是创造财富。但这种兴趣在中国古文化里比较淡薄。中国人感兴趣的一种是孔夫子的道理,这才叫学问。另一种是应用技术,譬如四大发明清朝末年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概念其实保持到了今天:科学技术是作为生产力才需要发展的,基础科学是因为能促进应用研究才应予重视,长期以来“为科学而科学”是受批判的。重物质、轻精神的科学观容易导致浮躁、肤浅,科学不但是生产力,更是文化,对科学有如痴如醉的热爱,才会有不屈不挠的探索,这才能创新。

东西方文化的另一个区别在于权威崇拜。基于农耕经济的华夏文化,特别主张尊师敬祖,学子的任务在于“替圣人立言”,只需要引据“子曰”“诗云”,并不要求科学论证。这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证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正好背道而驰。一旦信仰取代了证据、政治预定了结论,就堵死了创新的余地,譬如哥白尼时代的西欧和李森科时代的苏联。今天的中国,虽然不再跳“忠字舞”,唱“语录歌”,也不再说“不理解也要执行”,但是整体说来对创新思维仍然陌生。“怀疑和想象是创新的前提”“德育崇尚信仰、科学贵在怀疑”。如果在学术上只会师承、“紧跟”,对国内外权威唯马首是瞻、看脸色行事,创新就无从谈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