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实践中培养青年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从实践中培养青年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应当防止青年科学家中不重视野外工作的不良倾向,要鼓励他们带着学术问题投入实践,培养从实践中检验假设和发现问题的研究方法。·国际合作在促进我国地球科学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独特而丰富的自然条件,也为许多国际热点的研究课题提供了材料。

从实践中培养青年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通过以上讨论,可以得出如下认识和建议:

·我国地球科学近年来国内论文增长的速度并不代表科学创新的进展,尤其在基础理论方面缺乏国际公认的重大突破,这里有客观因素,也有科研队伍内部的原因,其中科学家本身的思想方法和学风问题,科学管理的导向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随着认识的积累和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已经从现象描述转向规律和机理的探索,其中学术思想起着关键性作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地球科学工作者至今仍停留在现象描述的“普查”阶段,缺乏以学术问题出发立题,根据问题的需要收集材料、进行分析的习惯。因此,从事基础性研究的地球科学工作者必须了解国内外学术前沿的重点所在,从地方性的研究课题中提取普遍性问题,并积极开展学术讨论与争论。

·地球科学认识的源泉在于实践、在于地球,而当前出现的一种偏向是轻视实践,轻视野外调查,单纯依靠前人数据的处理,或者单纯依靠概念进行“研究”。特别应当防止青年科学家中不重视野外工作的不良倾向,要鼓励他们带着学术问题投入实践,培养从实践中检验假设和发现问题的研究方法。

·国际合作在促进我国地球科学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独特而丰富的自然条件,也为许多国际热点的研究课题提供了材料。当前在合作中应当积极参加“深加工”的研究,通过合作形成自己的学术队伍和特色,尽量避免单纯的“初级产品”出口、由外国加工的合作形式。

·学术著作中的不严肃态度和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夸大失实,是学风败坏的常见症状。应当提倡“就地消毒”的办法,在学报和报刊上展开批评和讨论,揭示学风不正和报道失实的现象,绝不应当听任泛滥或者姑息养奸。应当坚决支持敢于站出来批评不良现象的科学家和新闻工作者,而对有意作假的作者应当予以揭露。

·评审制度中的无原则吹捧,是学风败坏的又一常见病。必须维护科研评审制度的严肃性,基础研究的成果一般不必采用评审会的办法,举办评审活动也应以背对背为主,绝不可以在被评审人盛情接待下举行“评审”。评审中使用“国际先进”之类的用语应当严肃谨慎,国际等级的成果应当提倡国际书面评审。尤其要防范把评审制度中的吹捧恶习传染到研究生论文答辩中,以杜绝对下一代的腐蚀。

我国地球科学有着光荣的传统,我国的自然条件又为地球科学的创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与各国同行相比,我国的地球科学工作者几十年来经受了更多磨炼,显示更加坚韧不拔、献身事业的敬业精神。一旦克服客观条件的限制,摆脱历史原因带来的思想方法上的束缚,必将能更好地发挥创新思维,为世界地球科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世纪的交替,正值我国社会变革的高峰,种种挑战和机遇,种种新老的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社会的变化历来是不平衡的,让我们这些负有培养青年责任的科学工作者从自己做起,为青年作出表率,努力争取在自己的集体里形成健康的科研“小气候”,为促进我国地球科学的健康发展,为我国青年科学工作者早日走上创新之路尽绵薄之力。(www.xing528.com)

(本文作者为汪品先、苏纪兰,原载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1998,科学出版社,以及《教育改革与管理》,1999年第1期)

【注释】

[1]苏纪兰.关于促进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1:58-61.

[2]汪品先.从出版物看我国的地球科学,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64-77.

[3]师昌绪,田中卓,黄孝瑛,钱浩庆.“科学引文索引(SCI)”——国际上评定科研成果的一种方法[J].科学通报,1997,42,(8):888-893.

[4]Oliver,J.E.The Imcomplete Guide to the Art of Discovery[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Y.1991:208.

[5]金性春,大洋钻探与西太平洋构造[J].地球科学进展,1995,10,(3):234-2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