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国际合作,大洋钻探计划能够历经四五十年而不衰,动力从哪里来?关键在于它节节攀升、不断更新的科学目标。大洋钻探四大阶段,每进一个阶段制定一份新的科学计划,最近为2013—2023年新制定的IODP科学计划称为“照亮地球”,其中最“亮”的内容是“地球连接”或者称为“行星循环”。
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但是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并不都出自地球表面。随着科技发展,20世纪60年代,人类终于能克服地心引力进入太空,又发明了遥感技术从空中观测地球;到80年代,出于对温室效应的忧虑,又开展了“全球变化”的研究,“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寻找二氧化碳排放后的下落。但是,从土壤到大气,从陆地到海洋,所有这些都还是在地球表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的过程对表层有重大影响。迄今为止,人类对这些影响还缺乏认知。
决定人类生态环境的两大因素是水循环和碳循环,科学家成天在地球表面研究它们,殊不知更多的水和碳是在地球内部。可人类“入地”的能力远远不如“上天”,地球半径6 300多千米,地壳的厚度只占几十千米,而人类最深的钻井只打穿了12千米。地球的大部分属于地壳下面的地幔,它占地球体积的84%,地幔里的水和碳要比地球表面多很多倍。地球表面97%的水在大洋里,而地幔里的水至少相当于1.5到5.5个大洋。
再来说地球上的碳。虽然目前对地球内部碳总量的估值十分悬殊,至少相差20倍,但是怎么说都比地球表层的碳储量要高出几个数量级。当然,地球内部的水和碳的储存状态与地球表层不同:地幔里的水锁在矿物的晶格中,在高温盖压下的碳也是面目全非。例如,地幔中居然有个金刚石富集层,可惜人类没有本事进去开采。然而,地球内部的水和碳,是在和表层不断交换着的。通常火山爆发喷出的气体,60%是水汽,10%至40%是二氧化碳,但更大量的交换发生在海底。海底是“漏”的,大量的水和碳酸盐随着板块从深海底俯冲到地幔深处,又有大量的水和碳从地球深处冒出海底。海底的“二氧化碳湖”,“可燃冰”中的甲烷以及“深部生物圈”中的有机物,至少一部分碳来自地球内部。但是,这种交换并不平衡,从表层流进地球内部的水多、流出来的少,有人推测6亿年来地球表面的水流失了6%至10%。(www.xing528.com)
将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结合起来研究水循环和碳循环,这就是“行星循环”,也就是新10年大洋钻探的科学亮点。说到底,直接探测地球内部的唯一办法还只有打钻,而深海海底正是最贴近地球内部的地方。
当然,探索地球表层和内部的关系远不限于水循环和碳循环。例如,地球表面的海盆张裂、山脉隆起,这类构造运动的推动力就在地球内部,就在于地幔物质的对流。今天的亚洲和西太平洋之间,夹着一串从白令海到南海的边缘海,其成因就在地球内部:1.5亿年来估计有6万千米长的板块,沿着西太平洋边缘俯冲下去,形成了“板块的坟场”,随同带进来的水使这里的地幔运动格外活跃,以致上方的地壳张裂,形成了一系列边缘海。可见“行星循环”能为地球表面的许多现象提供钥匙,这也正是南海349航次科学目标的重点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